不久前,有两名小婴儿因口腔出血不止而被紧急送医,做了头颅CT后发现,两个孩子颅内也有出血状况,而致病原因竟是孩子缺乏维生素K,影响凝血因子的合成,进而导致脑出血的发生。 维生素K是一种脂溶性维生素,与血液凝固密切相关,如果缺乏时,可引起身体有出血倾向或凝血时间延长。 一般来说,以下人群容易缺乏维生素K:容易流鼻血、长期大量使用抗生素、有灼伤及外伤的人、胆汁不足的人、早产儿、新生儿。 新生儿几乎都会缺乏维生素K,因为母体的维生素K很难通过胎盘输送给胎儿,同时胎儿自身合成维生素K的能力有限,必须及时补充,否则会因为缺乏维生素K而出现脐带出血、包皮出血、肠道出血、脑出血等症状,而母乳的妈妈也要注意多吃富含维生素K的食物。 目前给新生儿额外补充维生素K的方法有口服和肌肉注射两种,需遵医嘱。食用配方奶的婴儿无需额外补充维生素K。 除新生儿之外,经期女性也要关注是否存在维生素K缺乏。 如果女性在经期失血量很大,要考虑身体是否缺乏维生素K。如果经期血量流失过多,对女性身体来说是一种损失,会损失大量铁质。 很多女性会在经期吃些补血或补铁的食物,却没想到这是治标不治本,更重要的是避免维生素K缺乏而导致的失血量过多。所以注意补充维生素K才是更重要的。 维生素K除了具有凝血功能外,还有预防骨质疏松和防治心血管疾病的作用。 维生素K具有促进成骨细胞合成,抑制破骨细胞分解的作用,也就是说维生素K能够从促进骨构建、防止骨破坏两个角度维护骨的健康,达到预防甚至部分治疗骨质疏松的作用。 除了预防骨质疏松外,维生素K还具有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的作用。 维生素K分成两大类,一个叫做维生素K1,主要来自各种绿色蔬菜;一个叫做维生素K2,主要来自于肠道细菌的合成。但是,肠道内细菌合成的量不足以维持体内整体的需要,还需要通过食物补充。 通过饮食摄取维生素K是最安全的方式,富含维生素K的食物有很多,蔬菜类包括菠菜、甘蓝、莴笋、芥菜、香菜、藕等,大豆油等油类、动物肝脏,以及肉类、奶类食物中也都含有维生素K,日常应注意多摄入。 北京协和医院临床营养科 于康教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