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赤水河边

 古蔺同乡会 2020-07-03

赤水河边,三尺酒香

很多人长大后走出了自己的故乡,仿佛只有出去了之后才能感到那种久违的亲切,但越是思念就越发的害怕,因为每次回去都会油然地生出一种陌生感来,不单是老街坊邻里的故去和城镇的翻新,地理上的隔离也总会时有时无地淡漠了心中那份人情感,而只有自小隐藏在心中最深处的记忆,才会历久弥新。

其实仔细回想起来,每个人的故乡必不单是落脚吃饭的地方,却是犹如护佑你的干爹干妈,给每个人的孩提时代留下许多的秘密。要说小镇的“衣食父母”便是那条长长的赤水河。平素如抖水袖般曲折的河道里流淌着碧绿晶莹的河水,静静的,轻轻的,那点水色嫩得如新生婴儿的皮肤,仿佛一划就会破掉;可一到了夏日里,潺潺的河水就一下换了身装扮,变得轰隆隆起来,搽抹着浓重的赤黄色,如同一个粗犷的壮汉一路奔腾而下,从东面的山口携着开天辟地的使命一路慰藉着川黔两地,飞流向西。大约以前取名“赤水”的时候是在某年的夏季,这样才名正言顺。

我依然记得此时下河“洗澡”的人最多,夏日夕阳落山,对河两岸的人们都聚拢在河滩上,丈夫带着妻子,父母带着孩子,嬉笑玩水,消释一天的疲惫和燥热。

人们消夏的河滩叫做二郎滩。

二郎滩上下游一百多公里的范围内,赤水河就是川黔两省的天然分界线。故乡小镇隔河相望,属贵州的遵义仁怀地界,如果说跨省显得很困难,在那里就是一伸脚走两步那么简单的事。说起来也怪,可能长期作为两省关隘的缘故吧,赤水河于柔媚中却多了一份凶险,急流险滩,暗涌四伏。单我知道的从茅台镇一路向下便有二合滩、沙滩、兴隆滩、豹子滩、鲤鱼滩、大小洪滩、二郎滩,岔角滩等打船的滩头。

照此说来,二郎镇因二郎滩而成名,为什么叫这个名字呢?小时候听父亲告诉我,相传二郎神君曾来此,见此地滩多河险,为造福两岸人民,便做法将修桥的石头变成猪儿一路赶到二郎滩,谁知半途被人破了法,猪儿变成石头,不能动了,一怒之下,留下两个脚印便回天上去了。一个脚印留在河岸边二郎庙旁小溪沟里石板上,另一个则远在习水县的桑木场,两个脚印,遥遥而生,唯美地印证着那个古老的传说。


小镇依山而建,从河边一直伸到山上。河两岸悬崖突兀,奇峰叠出,滔滔河水穿越崇山峻岭一路汹涌而来,在回水沱边绕了个弯,如同和两岸的人们打了个招呼,又呐喊着震人心魄的声音一泻而去。前依赤水河,背靠卧佛山,镇里的人们过着自己紧凑实在而简单的生活。以往的时间里,镇东头靠河边是阡陌的稻田,回望是几抹苍翠的远山,五老峰横在当头;南边的卧佛山下是僻慌的榛莽未除的土山坡;西头山上,一座悬在半山的观音院,如绿山中的一点红花,深深地扎在峭壁里,默默地祝福着山下的全镇人民。

要说小镇最有情味和底蕴的地方还属那片残存的老街了。

一条青石道从河边沿山而上,两边是一家挨一家的青瓦木板的老房子,有的已有上百年历史,尽显着古朴和沧桑,而铺路青石中生长的几髻青草、高大曲折而粗壮的黄桷树,房门外摆在两边镇宅的油亮的石兽,早已布满微尘的木柜台却还都演绎着百年前那一幕商贾云集、酒业兴旺、盐运繁忙的景象。

早年间黔地无盐,四川自贡产的井盐从泸州合江沿赤水河往上,运至二郎滩存积,然后由人工徒步翻山背盐到茅台、上遵义、进贵阳,再散发到贵州各地。“好个二郎滩,四面都是山,天天背盐巴,顿顿菜汤淡”,这是当时背夫们悲苦而矛盾的生活写照。

当时整个二郎滩有德谦裕、德华隆、德祥盛、德祥裕、天益号、丰盛号六大盐号。盐商囤积居奇,抬高盐价,镇里百姓守着盐仓却三餐无味。1935年红军长征,在二郎滩头两次渡过赤水,打地主,开仓分盐,四山的百姓纷纷跑来领盐巴,十分的热闹。为感谢红军的在这里的“扶困济贫”,百姓们捧出了精心酿制的郎酒慰问红军。

“上游是茅台,下游望泸州,船到二郎滩,又该喝郎酒”,这首赤水河畔的船歌清楚无误地道出了郎酒在我国酿酒业的重要地位。

中国久负盛名的两大酱香型白酒——茅台和郎酒皆是由赤水河哺育,两家酒厂沿河而居,其间距离不过80余里,可谓姊妹金花。二郎滩的人们取郞泉水,用“高温制曲”、“两次投粮”、“凉堂堆积”、“回沙发酵”、“九次蒸酿”、“七次取酒”、“三年陈贮”、“盘勾勾兑”,酿制出甘醇味美的郎酒。“酱香突出,醇厚净爽,幽雅细腻,回味悠长”,郎酒酿制过程,虽是一脉相承的工艺,但其味道又不同于茅台酒的酱香,香气较之更馥郁、更浓烈,有“浓中带酱”的味道。有人曾赋赞曰:“蜀中尽道多佳酿,更数郎酒回味长”。

我明晰地记得每年夏日在街上走着,潮杂的日光搅拌着浓郁的酱酒香味,裹着整个人,完全侵入其中。一旦遇到老家屋子后面郎酒车间开窖了,酒味悄悄地从天井上空飘进了家中,填充着每间屋子,香味迷人。

我生长在这个小镇上,从小学到初中,那里有我儿时美好的记忆。现在在外工作,一面适应着外乡的生活,一面又舍不得那份回家的亲切感,虽说我说不出还有多少残存镜头留在这里,但我依然怀着一颗如郎泉水明如镜、碧如玉、甘如露的澄澈的心,每年回来都到西头的观音院祈拜拜,和那些熟悉街坊长辈们聊会天,也盼求家人的平安快乐,小镇的宁静祥和……


作者介绍:

陈旭,古蔺二郎镇人,

大学毕业后在深圳工作,

核能核电工程师。

编辑:王   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