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买保险前要体检么?这些误区要知道!

 保呗多多 2020-07-03

大家好,我是多多。

国内保险发展至今,越来越不缺的就是保险产品,险种的多样性可以满足不同人的不同需求。

正因为这样,大家将过多精力和时间花在无尽的产品对比中,最终很可能还是不知道买什么。

最近接触到的咨询者越来越多,发现大家对热销产品都有或多或少的了解,但对产品以外且影响投保的知识知之甚少。

就比如,不少人都这样问多多:买保险前要体检么?

我相信这个问题困扰着不少人,甚至有些人还为此吃过亏,那到底买保险和体检有没有关系呢?一起来看看。

1、买保险前要体检么?

2、这3种情况,需要体检

3、体检记录,保险公司能查到吗?

买保险前要体检么?

可以肯定的是,不建议也不需要在投保前去体检。

为什么呢?

因为买保险存在健康告知这个环节,或许很多买过保险的人都不知道有这回事。

一直以来,不少人诟病“保险是骗人的”,理赔纠纷不断,这其中90%甚至更多的纠纷,都源自于没有如实告知。

所谓的如实告知,就是根据保险公司提出的问题做如实回答,《保险法》这样描述:





(点击可查看大图)

由此可知,国内保险产品遵循如下2个原则:

1、询问告知

简而言之,就是问什么答什么不问不答怎么问怎么答,如果没问到,不用特意去做额外检查。

我们以热销重疾险达尔文3号的健康告知为例,如下图所示:

达尔文3号
健康告知

(点击可查看大图)


达尔文3号询问2年内是否住院,那2年以前的住院史就不属于询问范围,可以直接答“否”。

但如第4项询问“目前或曾经是否患有下列疾病“,只要是曾经有过其中问到的疾病或情况,不管过了多久,也不管是否痊愈,都要回答“有”,然后走智能核保或人工核保。

2、根据已知情况作答

有些人会有这样的担心:最近脖子有点痛,会不会有甲状腺结节?那需不需要告知?

这个完全不用担心,我们只需要根据自己已知的过往身体状况、就医记录做如实回答。

但从业这么多年,多多也见过不少这样的误操作:

本来身体健康,完全可以通过健康告知,但听信他人建议去做了体检,结果查出了这样那样的问题,反而弄巧成拙,无法通过健康告知。

这3种情况,需要体检

当然,不建议在投保前去体检,但有些特殊情况还是会被保险公司要求体检或做专项检查。

1、保额超限

买保险时,细心的小伙伴会发现一个概念:免体检保额。

很好理解,就是字面意思,超过某个保额,就会被要求体检。

原因很简单,保险公司为了控制道德风险,避免投保人逆选择。

比如2018年底的“泰国杀妻骗保案”,丈夫在短时间内为妻子购买3000万保额的保险,后在泰国将妻子杀害。

当然,有小伙伴会问:“我身价过亿,那只让我买50万,够干啥?”
 
如果有高保额需求,那就2个选择:

  • 如果非得买一家保险公司的产品,那就按保险公司的要求进行体检,并且会核查收入状况;


  • 购买多家保险公司产品,每家保险公司买最高免体检保额,既满足了高保额需求,又能发挥不同公司产品的优势。


一般情况,寿险最高免体检保额200万,重疾最高免体检保额50万。
 
此外,最高免体检保额跟年龄、地区也有关系。

还是以达尔文3号重疾险为例,其免体检报告的要求:





(点击可查看大图)

2、健康问题需进一步明确性质或程度

回答健康告知问卷时,比如被问到是否曾经或正在患有某种疾病,就得如实告知,而这时候就需要提供半年或一年内检查或复查报告。

比如1年前发现甲状腺结节,那保险公司就会要求提供近半年的甲状腺超声检查,甚至甲状腺功能检查报告。

请注意:是提供单项检查报告,而不是去做一个全面体检。

3、身体不适及时就医

如果觉得身体不适,就有必要及时去医院做检查,别特意为了买保险而熬着,反而耽误了病情。

不管怎么样,身体健康还是要排在第一位。

体检记录,保险公司能查到吗?


说到这,很多小伙伴可能会有这样的侥幸心理:保险公司能查到体检记录吗?

一般来说,当需要理赔时,保险公司有权从多个渠道获取我们的个人情况。





(点击可查看大图)

比如就医记录、医保卡买药记录,门诊或住院治疗记录,当然也包括体检记录等等。

但话说回来,实际操作中,考虑到调查期间的成本,保险公司是否进行调查,以及多大程度调查,确实有不确定性。

可是,敢赌吗?

如果有相关疑问,或有关于社保、商保、互助问题咨询,联系多多~



作者:保呗多多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