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临床验案赏析】中风专题:脑栓塞

 逸农农 2020-07-04

脑栓塞

脑栓塞是指各种栓子随血流进入脑动脉导致血流阻塞,引起相应脑组织缺血坏死,出现相应的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栓子包括心源性栓子和非心源性栓子,临床上心源性栓子最常见;非心源性栓子也是脑栓塞的重要原因,如大血管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和附着物脱落、长骨骨折的脂肪栓子、空气栓子、寄生虫卵等。栓塞常见于颈内动脉系统,尤其是大脑中动脉。中青年和老年人均可发病,病情急骤,发展迅速,多在数秒或数分钟之内症状达高峰,多属完全性卒中。主要表现为偏瘫、失语、偏肓、偏身感觉障碍等。具体症状取决于栓塞血管所支配的供血区的神经功能。除脑部病变外,同时具有作为栓子来源的原发病的表现。如有心脏病的症状体征或心脏手术史,长骨骨折或手术后等。常先有肺部症状,继而出现精神异常、烦躁、头痛等神经系统症状,死亡率较高。本病相当于中医“中风”、“偏枯”病症。脑栓塞多有慢性原发病如风心病、动脉硬化等,久病多虚,久病多痰、多瘀。多表现为虚实挟杂证候,临证之时,应根据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的原则,或先标后本,或标本兼治,但鲜有先本后标者。

1、仝示雨活血逐瘀、祛风解痉法治疗脑栓塞案

牛某,女,23岁,住院号:771198。

患者于1977午3月3日早2点左右,下床小便时,感觉左侧肢体运动失灵,言语不清,跌倒在地,不能起立,由家人扶持上床。于3月5日收入内科住院治疗。检查:血压120/80 mmHg,原有风心病史3年。嘴向右㖞,舌偏向左侧,咽部充血,颈项微有强直,心悸,大便燥结,左侧肢体瘫痪,言语謇涩。舌质浅红,苔薄白,脉结代而弱。

西医诊断:脑栓塞。

中医辨证:风窜经络,气血瘀阻,乃中经之证。

治宜活血逐瘀,祛风解痉。方用桃红四物汤合牵正散加减。

当归9克  川芎6克  赤芍9克  丹参15克  

红花9克  桃仁9克  白附子6克  全蝎5克

僵蚕6克  地龙15克  钩藤9克  鸡血藤15克

络石藤9克  丝瓜络9克  番泻叶9克  甘草3克  4剂。

服上药后,自觉症状稍有好转,胃脘微痛,腹胀,故在原方内加砂仁5克、木香6克,以和胃理气止痛。2剂后,各症好转,但感四肢乏力。舌质淡,苔白,脉弱。治以补气养血,通阳活络。方用补阳还五汤加味。

黄芪30克  党参15克  当归9克  赤芍9克

川芎6克  丹参15克  地龙15克  桃仁6克

防风6克  鸡血藤15克  络石藤9克  红花6克

细辛3克  甘草3克  5剂。

服药后,除胃部胀闷、大便溏泻外,其他尚好。故在原方内加白术、苍术、佩兰各9克,以健脾渗湿,芳香化浊,3剂。服药后,诸症消失,惟患侧肢体仍不能活动,继服补阳还五汤加味月余,于1977年4月底痊愈出院。

(《当代名医临证精华》——中风专辑)

【评析】本例系素有心疾而导致脑栓塞者,属中经络证。此粪患者多因心脉瘀阻,气滞血瘀,风窜经络所致。由瘀血致病,故治疗重在活血逐瘀,方用桃红四物汤合牵正散加减。另外,本例患者在症状减轻后,也先后出现了胃脘微痛、腹胀、大便溏泻等症,故相继加入砂仁、木香理气止痛,白术、苍术、佩兰健脾渗湿,待胃肠功能恢复后,再以补阳还五汤善其后。可见,临证应注重调理胃肠功能,以利于病情的尽快恢复。

2、赵清理补益气血、祛瘀通痹法治疗脑栓塞案

杨某某,女,40岁,工人。

患者罹“风心病'10年余。1981年2月2日,适值早餐,突然昏仆,人事不省。继而出现口眼㖞斜,左半身瘫痪,失语。立即送当地县医院抢救治疗。查脑脊液:清彻透明,压力正常。诊为“脑栓塞”,遂住院治疗。经中西药配合治疗3个多月,患者神志虽已清楚,但仍口眼㖞斜,口角流涎,语言謇涩,左侧肢体不能活动,且皮肤干枯、发凉,疼痛时作。4月中旬转郑州市某医院,又经中西药治疗月余,收效甚微,延余诊治。

初诊:除上述见症外,还伴有头晕心悸,气短乏力,左侧肢体时发剧烈疼痛,痛时如刀割锥刺。患侧肌肉痉挛,肢体强硬,甚则夜不能入睡,或痛作而梦中惊醒,口淡不渴。舌质有瘀点,脉沉而涩、时有一止。

此属气血不足,筋脉失养所致,乃中风后遗症也。治宜补益气血,祛瘀通痹。方用炙甘草汤合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处方:

黄芪12克  白芍12克  桂枝9克  党参9克

生地12克  阿胶9克(烊化)  当归9克  威灵仙9克

生姜9克  炙甘草9克  大枣5枚  3剂,水煎服。

二诊:服药后,肢体疼痛稍减,夜间已能入睡。照上方加桃仁、红花各9克,以增强化瘀通络之力。并嘱其对患侧肢体按摩,每次按摩至皮肤发红、变温为度。

三诊:服药6剂,患者言语清楚,然吐字仍较慢,患肢已不疼痛,且能慢慢作屈伸活动。仍以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味。处方:

黄芪12克  桂枝9克  白芍12克  生姜6克

大枣4枚  党参9克  桃仁9克  红花9克

杜仲12克  川牛膝9克  首乌12克  鸡血藤20克

炙甘草9克  6剂,水煎服。

四诊:服药后,诸症均逐渐好转,言语流利,吐字清楚,肢体活动较前自如,口眼㖞斜已恢复正常。嘱其注意加强锻炼,并继续服用大补气血之品促其恢复。以十全大补汤加减。处方:

黄芪12克  党参9克  白术9克  桂枝9克

云苓12克  炙甘草6克  熟地9克  川芎9克

鸡血藤20克  白芍12克  桃仁9克  红花9克

川牛膝9克  地龙9克  水煎服。

以后照此方略有出入,连续服用月余而愈。

(《临症心得选》)

【评析】该案患者除中风肢体功能障碍表现外,皮肤干枯、发凉,疼痛时作为其特点,证属气血亏虚,瘀血闭阻之象。以黄芪桂枝五物汤益气温经,和营通痹,旨在温通阳气,调畅营血。炙甘草汤滋阴养血,益气温阳,复脉定悸。方中重用生地黄,滋阴养血为君。《名医别录门》谓地黄“补五脏内伤不足,通血脉,益气力”。配伍炙甘草、党参、大枣益心气,补脾气,以资气血生化之源;阿胶甘润滋阴以滋心阴,补心血,充血脉;以桂枝、生姜辛温走散,温心阳,通血脉,并宣养阴(血)药滋腻之滞;威灵仙温通经络。诸药配伍,阴血足而血脉充,阳气足而血脉通。服用月余,病情大有好转。后又以十全大补汤加味调理而善后,2个月而病竟痊愈。

图书信息:

图书名称:中风古今验案全析

图书作者:申洪波,姜德训主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