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幸福,有两种敌人:即痛苦与厌倦。即使我们幸运的远离了痛苦,便靠近了厌倦;若远离了厌倦,便又会靠近痛苦。生命呈现着两种状态,那就是外在或客观,内在或主观,痛苦与厌倦在两状态里都是对立的,所以生命本身可说是剧烈地在痛苦与厌倦二者中摆动。在内在或主观的状态中,对立的起因,是由于人的受容性与心灵能力成正比,而个人对痛苦的受容性,又与厌倦的受容性成反比。可以这样理解:所谓迟钝是指神经不受刺激,气质不觉痛苦焦虑,无论后者多么巨大,知识的迟钝是心灵空虚的主要原因,唯有经常兴致勃勃的注意观察外界的细微事物,方能除去许多人在脸上所流露的空虚。心灵空虚是厌倦的根源,这就好比兴备过后的喘息,人们需要寻找某些事物,来填补空虚的心灵。而所寻求的事物又大多类似,从人们依赖的消遣方式,社交娱乐和谈话的内容,不都是千篇一律吗?再看有多少人在阶前闲聊,在窗前凝视屋外。由于内在的空洞,人们寻求社交、娱乐、和各类享受,因此就产生奢侈浪费与灾祸。人要避免灾祸的最好方法,莫如增长自己的心灵财富,心灵财富愈多,厌倦所占的地位就愈小。那永不竭尽的思考活动在错综复杂的自我和包罗万象的自然里,寻找新的材料,从事新的组合,我们如此不断鼓舞心灵,除了休闲时刻以外,就再不会让厌倦趁虚而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