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杂谈“附子、乌头、天雄”

 eight_miles 2020-07-04

   乌头,初种之母,十一月播种,春生苗,中空四棱,茎类野蒿而泽,叶类野麻而厚,四四相生。花紫瓣黄蕊长包而圆,实类椹子,细而黑。九月采根。附乌头生者为附子,左右附而偶生者为鬲子,种而独生无附者名为天雄,附而上出者为侧子,附而散生者为漏蘖,附子以花白为上,铁色次之,青绿为下。
     
       经:附子,味辛温,主风寒咳逆邪气,温中,金创,破癥坚积聚,血瘕,寒温痿躄,拘挛,膝痛不能行步
      经:乌头,味辛温,主中风,恶风洗洗,出汗,除寒湿痹,咳逆上气,破积聚寒热。其汁煎之,名射罔,杀禽兽。一名奚毒,一名即子,一名乌喙。
      经:天雄,味辛温,主大风,寒湿痹,历节痛,拘挛,缓急,破积聚邪气,金创,强筋骨,轻身健行。一名白幕。(《御览》引云,长阴气,强志,令人武勇,力作不倦,《大观本》,作黑字)生山谷。
     《广雅》云:奚毒,附子也,一岁为萴子,二岁为乌喙,三岁为附子,四岁为乌头,五岁为天雄。《淮南子》缪称训云:天雄,乌喙,药之凶毒也,良医以活人。

        附子,冬至阳动地下而播种,春日阳气出土而生苗,霜降阳气敛尽而成熟,气雄厚禀阳中之阳无疑,四叶四棱更兼金破之象。乌头为附子之母,生气已竭,治外廓空壳,长于附子。天雄,乌头不生子而自发其体,如瓣蒜之独头者,阳气充实于中,孤阳自育,守而不散为其专长。《金匮》附方,精气清冷,阴头寒,精自出。
三者之中,以附子临床应用范围最广,附子产地以四川江油为著,治疗风寒邪侵肺之咳逆,寒邪凝血液之癥瘕,寒湿之痿躄,膝痛,一切寒邪,无不已之。大壮元气,挽回绝气(如李可破格救心汤),有阳虚趋势即可使用,另对附子走而不守特性,小剂量配合苁蓉、当归、桃仁通肠腑郁滞之气机;治疗寒饮积于中噎膈;胡希恕胡老曾以薏苡附子败酱散治疗皮肤病。其陕西地区、四川地区有附子当菜食用,注意其食用时多煮许久,勿以闻其可当菜为轻视。
     附子乃“回阳救逆第一品药”,效宏一用之不当,立召灾祸。曾见一用附子不当案,其素体阳虚,而痰饮为患,温阳化湿起效,另求他医处大量附子、熟地之类,致病人夜晚发热身痛癃闭,后双目紧闭、神情衰惫、舌质红体大、光红无苔,乃由于附子烈火、滋腻药助长湿邪,火君被困,郁化成火毒,后以白虎生脉得安。
      古有乌头反半夏、瓜蒌、贝母、白芨、白蔹之说,因附子为乌头之子根,遂遭“株连”现多禁用附子与半夏瓜蒌等配伍,但临床常有半夏与附子同用而效增未出现毒性,悟曾用柴胡桂枝干姜合当归芍药散加附子(天花粉、附子)、半夏附子,剂量均在12g左右而未出现任何不适

[煎煮法]:饮片以黄附片、黑附片为多,现惧其毒性而多炮制过度,故15g以内者附子(同仁堂)不必先煎,与他药同煎即可。30g以上者宜先煎,久煎或加生姜、蜂蜜减毒。曾喜爱火神派治法,了解其用药多50g起步,无任何不适则加量直至几百克,勿单纯效仿其用量,须了解其配伍治法,多采取等量干姜、甘草,或倍之,以减附之偏。

[暝眩反应]凡用附子剂,尤以大剂量更为频繁,有舌、头面、身体麻木、心悸,甚至突然晕倒者(详者可参扶阳论坛、张存悌等书籍),在辨证诊断无误时,反应消失后多出现意向不想的疗效。
[解毒]:多以绿豆、蜂蜜、防风、黑豆等(未予尝试)。
《伤寒蕴要》言附子有通阴回阳之力,起死回生之功,今医药分离,常有医者不识药之形态,何谈药之性,故临床用之常小心翼翼,如孩童手持枪械不惟伤人,亦伤自己,故以己之运用理解,引君粗窥全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