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今日食普439期: 竹芋,你要好看,还是要好吃?

 卧竹轩主 2020-07-04

在花店买插花,常配上衬材,起到保护并渲染鲜花,遮盖花泥的作用。

常用的衬材中,有一类叫竹芋的高档切叶,比如斑叶竹芋、孔雀竹芋等。

斑叶竹芋

孔雀竹芋

竹芋

竹芋科 竹芋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原产美洲加勒比海热带地区,早已广植于各热带地区。

竹芋一大家族,并非只是作花的陪衬,它们原本就是作为观叶植物主角培育的。

除了斑叶竹芋、孔雀竹芋,还有彩虹竹芋、箭羽竹芋、飞羽竹芋、美丽竹芋、豹纹竹芋、双线竹芋、白脉竹芋、三色竹芋、密花竹芋、波浪竹芋……等,常见有二十多种。

竹芋丰富多彩,观赏性极强。且多为阴生植物,因此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室内观叶植物之一。大型品种用于装饰宾馆、商场的厅堂,小型品种点缀家庭居室。

这种热带植物,在华南地区用于园林、庭院、林荫或路旁绿化。北方地区则在温室内栽培观赏。

竹芋科还有一种加大版的柊叶,是华南特地区大号的粽叶

竹芋家族中另有个著名的西非竹芋,提取出来的卡坦精被称为世界上最甜的物质。比食糖甜3万倍。

其实真正实惠和亲民的竹芋,叶子没那么漂亮。最朴素的竹芋,因根茎能吃,老百姓称之为竹薯

竹芋与竹子毫无关系,只因其鳞状根茎外形很像竹笋,所以叫竹芋。

也叫冬笋薯、竹根薯,简称竹薯、节薯。竹薯是广东地区特色农蔬,吃起来有点绵绵的丝渣,乡民又称它绵薯。

冬天常用它制取淀粉,又叫冬粉薯。叫讹了就叫成东京薯了。制成的淀粉又名结枝粉、沙谷米。

土特产

竹芋是热带植物,只在广东、广西、海南等华南地区有种植。春天种,秋冬季采收地下茎。

地下根茎肉质,纺锤形,筷子般长度。外层有包衣和少量须根,剥了衣服露出光溜溜的裸体。

乍一看,很像放大了几十倍的草石蚕(地环、甘露子),更像一条条巨大的虫子。

竹芋

草石蚕

竹薯以前很少有人专门种植,乡民少量种点也是留着自己吃不外卖。现在市场有需求,有部分种了出售的,新鲜的在当地3~5元一斤。

竹薯口感香甜软糯,可直接蒸或煮着吃。因粉质较大,人们最喜欢的就是蒸食,味道香美。

广东人喜欢煲汤,竹芋必定逃不脱赴汤蹈火的命运。为了煲汤,广东人还为它安排了清肺止咳的角色。一般喜欢用它与扇骨一起煲。还可煲粥、焖鸭等。

现代人有会编故事的,连竹芋抗癌的说法都编出来了。

作为地方特产,广东潮汕、湛江等地有“秋风起,啃竹薯”的说法。啃要选嫩一点的。长老了丝状纤维会增多,吃起来有渣,容易塞牙,口感就不太好了。竹薯一老,只能用来制取淀粉了。

竹芋粉

竹薯一旦长老了,淀粉含量高于红薯、木薯、粉葛等,比它们更容易出粉。

制取淀粉的方法与红薯、粉葛等一样,都是清洗剥皮绞烂搓揉去纤维渣沉淀脱水日晒晾干磨粉包装

过去乡民都是正值天气变凉了在家自制,做一次很不容易。汕尾一带有些加工专业户在冬至前后,开着拖拉机带着薯类专用的刷粉机,走街串巷为乡民代劳。当地叫“脱粉”。“脱”就是分离的意思。

有了机子省工省时多了,能够一次性完成破碎磨浆浆渣分离等多道工序。

洗净的竹薯倒进机子料斗里,下面流出来磨碎的汁。薯汁连脱两遍,脱干净了,粉沉淀下来。湿粉加清水反复冲洗过滤三遍,晒干即成。

做出的粉干净洁白的为佳品。

过去竹薯粉只有在广东一带乡间才能吃到,如今借助电商,天涯海角也能买到了。

竹薯粉的家常吃法,和藕粉、葛粉一模一样。凉水调开,开水冲煮成糊。口感非常细腻,带有一种怡人的香气。

竹薯粉不仅质细,与其他淀粉相比,可在较低温度下短时糊化。当地人在夏天会加上红糖或蜂蜜,用冷开水冲泡,是极佳的消暑饮品。因此也适合做不适合高温烹煮的牛奶蛋糊等糊状食品。竹薯粉也用于制作海蛎煎、粉粿等小吃。也用于制作饼干中降低筋力。

竹薯粉完全可以像其他淀粉一样,做菜勾芡用。也能成为做汤、调味汁、布丁和甜点的增稠剂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