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撸猫有助于缓解老年痴呆?

 楊大师 2020-07-04

老年痴呆,多数情况下见于当老年患者年龄增大的时候,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出现的认知功能障碍往往表现为老年人出现明显的记忆力下降,计算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对时间地点仍物空间的判断力明显减弱以及部分老年患者出现明显的人格或情绪方面的改变。

当出现老年痴呆时,应及时将老年患者送往当地医院就诊,帮助判断目前的病情变化,并且可以适当的给予老年患者使用健脑,营养神经的药物来进行治疗。同时,饲养宠物有助于帮助老年人避免出现孤独,焦虑等紧张情绪。

养猫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

众多研究显示,猫咪对人体的心血管有正面影响。

美国明尼苏达大学(University of Minnesota Twin Cities,世界著名公立研究型大学)曾针对4000人进行长达10年的研究,发现养猫的成年人,罹患心脏病的风险降低了1/3。

台湾中华民国保护动物协会秘书长黄庆荣兽医师也曾经说过,有罹患心血管疾病的猫饲主,每年约减少20次上医院的次数。

当人抚摸猫咪时,猫总是喜欢安静地坐着,这有助于人类减压,缓和心跳,让人的心情安静平和,不易烦躁。

猫咪们强大的“镇静”功能

英国康沃尔大研究生Filipa Denis在《Pet Behaviour Science》期刊上曾发表研究,他表示:养猫有强大的镇静效果,养猫可以舒缓人的血压、心律,对人产生正面帮助。他对猫饲主、收容所的志愿者和救助者做了调查,发现跟猫咪接触都有这些益处,但饲主的效果相对较大。

至于本身没养猫,但是喜欢猫、常待在有猫环境的人,也会得到这些益处,只是效果不如猫饲主来得强大。

因此Filipa Denis鼓励没有养猫条件的人,去各地收容所、救援组织等单位担任照顾猫咪的志工。不但帮助猫,自己也受惠。

“呼噜 呼噜”是对饲养者最深的爱

有研究显示,猫的呼噜声频率在20到140赫兹之间,跟超音波医疗的频率相同,不仅能够镇静神经、减轻压力、减轻呼吸困难、降低血压升高和心脏病发生机率,还能促进骨头、肌肉、肌腱、韧带生长及复原。

美国德州就有一只名叫“Junior”的橘猫,在圣安东尼奥(San Antonio)的一间医院内担任“治疗师”,安抚了不少病童,舒缓他们的病情。

养猫只是能缓和一些病症,并不能完全取代医疗行为,若有相关疾病,还是必须尽早就医治疗。而饲主也要在与猫建立良好关系的前提下,才能获得这些益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