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桂枝汤类方与肿瘤

 中医药方便 2020-07-04

桂枝汤类方与肿瘤,这是一个老问题新话题。因为桂枝汤应该说是中医第一方。具体的说桂枝汤就是治疗中风的,如果再广义说一点儿,它是内外兼治。在外得之,能解肌调营卫,在内得之,能补虚和阴阳。我们大家都知道“人百病首中风”,我们现在对中风的定义越来越局限狭隘,大大地限制了中医诊疗技能的发挥。为什么我们对中风这么漠视呢?因为风看不到啊!我们就只把脑溢血突然倒地看作中风了,其他的除风热风寒,风湿风疹外就很少提到风。而事实上风为百病之长,这话是对的。尤其是陈修园讲:“昔医云,中脏多滞九窍”。那也就是说,“人百病首中风”,从哪里进入人体的?最早的表现是什么呢?九窍的症状。唇缓是脾经的中风,失音是肺经的,耳聋是肾经的,目瞀是肝经的,鼻塞是肺经的,便难那就是多个脏腑了,肺与大肠相表里,肾主二便,都可以看出是有风邪。“中腑多着四肢”,这里的四肢可不仅仅是一种半身不遂,还有四肢的麻木、抽动,搔痒等不正常的感觉。那么只有后边的“中经则口眼喎斜”,“中血脉则半身不遂”才被我们常用,而我们把大多数的,最常见的,中医好治的病倒是忘了,到了真正半身不遂了,其实最终效果也不好了。

我学习《伤寒论》的时候,就是搞不懂,老有中风啊伤寒啊,有时候伤寒中风并提啊,看不出规律。尤其是“六经皆有表证”,这个话我很早就知道,但几十年来我没理解。既不知道三阴经的表现,也不知道具体的治法,这六经皆有表证,它的病位呢,所以始终没令人满意的答案。在最近不久,我看到了20世纪20年代活跃于上海的著名中医刘民叔,他是四川人,到上海以后,非常活跃。会看病,会看难病,敢看大病,会写文章,勤于交流,所以现在我们看到的《刘民叔医书合集》,由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是属于国家自然科学出版基金资助的,内容非常丰富。当我看到他这本书中,有关中风和伤寒的条文的时候,我豁然开朗。刘民叔实际上是主张张仲景的《伤寒论》是在伊尹《汤液经》的基础上扩展而来的。正如皇甫谧所谓“仲景广汤液”,他认为这句话是对的。我以前不太提这个问题,我开玩笑说我们学的就是张仲景的书,你现在说是伊尹作的,伊尹正好和我家乡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我说我就要避嫌啊。但是开玩笑归开玩笑,我们如果真正追究起来,学问没有无缘无故出现的。显然张仲景也不是完全自创的,肯定是在前人的基础上创新。那么在前人基础上,哪些是张仲景的创造?哪些是原有的内容?这个就不好说了。

 我记得很早的时候,老师说桂枝新加汤,小青龙加石膏汤,这些好像就是张仲景自创的,其他的都是以前就有得。现在看来这个也不太准确。当我看到刘民叔论《汤液经》的时候,其中这一段话引起了我的兴趣,打开了我的眼界,解决了我许多解决不了的问题。他说:《伤寒论》所标出的中风条,中风二字之上悉冠有六经之名。如在“太阳篇”者,必题云“太阳中风”,在“太阴篇”者,必题云“太阴中风”。何以所标出之伤寒条,无一上冠有六经名者?既云标出之伤寒条,为论伤寒病,则是凡以“伤寒”二字题首者,决无有论涉中风与温病者矣。这段话要叫大家理解还有点难度,实际上是这样子,他的意思是在张仲景以前的《汤液经》中,就有六经论病了,就有中风了。人百病首中风,六经都有中风,这在《汤液经》中就已经得到充分体现了。而张仲景是以治疗伤寒崭露头角挺身而出的,伤寒也就是现在的流行病、传染病、疫病,所以他虽然是在《汤液经》基础上,大凡写太阳、阳明、少阳等这些六经字样的中风的都是《汤液经》的。大凡以“伤寒”开头的,都是张仲景新创造的内容。这个说的非常非常好!比如说我们最熟悉的一句话,《伤寒论》第101条:“伤寒中风,有柴胡证,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后半句大家都熟悉,前半句的伤寒中风,有柴胡证,不一定大家熟悉。我在学伤寒的时候就理解不了,为什么伤寒,中风都能成柴胡证呢?这个时候的伤寒就是传染病,这个时候的中风,就是普通的中风所造成的一系列问题,只要有柴胡证,都行。言外之意呢,就是不管你是传染病、流行病、疫病,还是普通病的体表证受风的,只要有柴胡证都可以用小柴胡汤,这样把小柴胡汤的适应证大大的扩大了,这一段话他说的主要就是这个问题。由此可见中风是百病的基础,所以我们说“人百病首中风”。六经都有中风,你看《伤寒论》条文就是这样的。第12条“太阳中风,... 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太阳中风是很清楚的;阳明中风,后世医家也就是《医宗金鉴》伤寒心法要诀里说“目痛鼻干卧不宁”,实际上张仲景原文是:《伤寒论》第189条“阳明中风,口苦咽干,腹满微喘”。还有第190条“阳明病,若能食,名中风”。大家再看少阳中风,那就太熟悉了。第263条“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大家不觉得这都是中九窍的表现吗?人百病首中风,中脏多滞九窍,在这里面体现的太充分了。还有一条大家不熟悉的,少阳中风,一看这就知道不是张仲景的原创,这是《汤液经》原有的,《伤寒论》第264条“少阳中风,两耳无所闻,目赤,胸中满而烦者”。大家如果看到这里,应该想到以后对于耳聋可要考虑到少阳中风了,目赤是眼睛问题,目赤有几个人从少阳着手的呢?认为是少阳中风的呢?那么太阴中风,第274条“太阴中风,四肢烦疼,阳微阴涩而长者,为欲愈”。特别有意思的是,太阳阳明少阳三阳经的中风,都有九窍的病变,而太阴少阴厥阴三阴经的中风,反而没有其具体表现,仅仅是太阴中风有个“四肢烦疼”算是具体表现,而三阴中风中最多的是脉象,是对于预后的判断,你看第274条“太阴中风,四肢烦疼,阳微阴涩而长者,为欲愈”,第290条“少阴中风,脉阳微阴浮者,为欲愈”,第327条“厥阴中风,脉微浮,为欲愈;不浮,为未愈”,是用来判断的。这就是说,太阴中风,我们就应该想到肺、脾,因为手太阴肺经、足太阴脾经;那么少阴中风,我们就想到手少阴心经、足少阴肾经。心开窍于舌,肾开窍于耳,耳聋、舌蹇、喑哑,不是少阴中风吗?这就是可以推想出来的。张仲景就没太讲了。厥阴呢,足厥阴肝经、手厥阴心包经,都可以推断出它在九窍方面的,也就是六经中风的一些表现。

我提出了“风邪入里成瘤说”,这是一个大的课题,这个在《内经》中就已经提到了,“四时八风之客于经络之中为瘤病者也”,我只不过是把这一句话,从病因、病机、具体临床表现、治法方药上更加系统化而已。提出这几年来得到了行内专家,学者的认可,下面我们就具体落实到桂枝汤及其类方和肿瘤的关系。

                                                                 (弟子马景坤整理,马传琦校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