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0 vs 2020,系统性红斑狼疮诊疗指南的十大变更要点

 我的大脑袋 2020-07-05

2010 vs 2020,系统性红斑狼疮诊疗指南的十大变更要点

2020-07-05原创: 优医邦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是一种系统性自身免疫病,以全身多系统多脏器受累、反复的复发与缓解、体内存在大量自身抗体为主要临床特点,如不及时治疗,会造成受累脏器的不可逆损害,最终导致患者死亡。

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曾于 2010 年发布过中国《系统性红斑狼疮诊断及治疗指南》,至今已有近十年时间,一直未更新;在此期间,新的诊治研究结果不断出现,指南制订的理念、方法和技术亦在不断发展。

鉴于此,基于最新的研究证据,结合我国临床实际情况,制订了《2020 中国系统性红斑狼疮诊疗指南》。本文总结了 2010 版与 2020 年指南的变更要点。

SLE 的诊断标准

2010 年:美国风湿病学会 1997 年推荐的 SLE 分类标准(见表 1),该分类标准的 11 项中符合 4 项或以上者,在除外感染、肿瘤和其他结缔组织病后,可诊断 SLE。

2020 年:2019 年 EULAR/ACR SLE 分类标准(见表 2),该标准包括 1 条入围标准、10 个方面、18 条标准,每条标准均需排除感染、恶性肿瘤、药物等原因所致,既往符合某条标准者亦可计分,在每个方面取最高权重得分计入总分,总分 ≥ 10 可诊断为 SLE。

表 1:美国风湿病学会 1997 年推荐的 SLE 分类标准

表 2:2019 年 EULAR/ACR SLE 分类标准

SLE 病情活动性的评估

2010 年:基于 SLEDAI 积分对 SLE 病情的判断:0-4 分基本无活动;5-9 分轻度活动;10-14 分中度活动;≥ 15 分重度活动。未提及建议评估的间隔时间。

2020 年:仍基于 SLEDAI-2000 评分标准,但将疾病活动分为轻度活动(≤ 6)、中度活动(7-12)和重度活动(> 12)。对处于疾病活动期的患者,建议至少每 1 个月评估 1 次疾病活动度,对处于疾病稳定期的患者,建议每 3-6 个月评估 1 次疾病活动度。

羟氯喹治疗 SLE

2010 年:对轻型 SLE,为控制皮疹和减轻光敏感,常用氯喹 0.25 g/d, 羟氯喹 0.2-0.4 g/d。用药超过 6 个月者,应每半年检查眼底,有心动过缓或有传导阻滞患者禁用抗疟药。

2020 年:对无禁忌的 SLE 患者,推荐长期使用羟氯喹作为基础治疗,可降低疾病活动度及发生器官损伤和血栓的风险,改善血脂情况。

建议对其进行眼部相关风险评估:高风险(长期使用高剂量的羟氯喹、伴有肝肾疾病、同时使用他莫昔芬、有视网膜或黄斑疾病史、高龄等)患者建议每年 1 次眼科检查;低风险的患者建议服药第 5 年起,每年 1 次眼科检查。

免疫抑制剂治疗 SLE

2010 年:轻型 SLE 在激素联合羟氯喹治疗效果不佳时,可考虑免疫抑制剂;中度活动 SLE 需联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重型 SLE 考虑激素联用免疫抑制剂冲击疗法以达到诱导缓解。

常用免疫抑制剂包括:甲氨蝶呤(MTX)、硫唑嘌呤(AZA)、环磷酰胺(CTX)、霉酚酸酯(MMF)、环孢素(CsA)。

2020 年:除了 2010 年指南推荐的免疫抑制剂,增加了建议使用来氟米特治疗增殖性狼疮肾炎,以及他克莫司治疗增殖性狼疮肾炎、难治性狼疮肾炎和 SLE 伴免疫学血小板减少症。

生物制剂治疗 SLE

2010 年:仅提及国外研究进展提示利妥昔单抗对部分难治性重症 SLE 有效。

2020 年:对难治性或复发性 SLE 患者,使用生物制剂能较为显著地增加患者的完全和部分缓解率,降低疾病活动度、疾病复发率及减少激素用量。目前贝利尤单抗已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CFDA)的批准用于治疗 SLE。

狼疮肾炎(Lupus nephritis,LN)的治疗

2010 年:在 LN 的诱导缓解阶段,考虑激素联合 CTX(环磷酰胺) 冲击疗法、CTX 小剂量短程疗法或激素联合 MMF。维持治疗阶段,可转换为 MMF 或 AZA 的序贯治疗方案。

2020 年:建议根据 LN 的病理分型进行治疗。

①Ⅰ 型,根据肾外表现选择治疗;

②Ⅱ 型使用激素和/或免疫抑制剂治疗;

③Ⅲ 型、Ⅳ 型和非单纯 Ⅴ 型(Ⅴ+Ⅲ或 Ⅴ+Ⅳ 型),诱导缓解期使用激素联合 CTX 或 MMF(吗替麦考酚酯),维持期建议使用 MMF 或 AZA(硫唑嘌呤)治疗;

④Ⅴ 型,有肾性蛋白尿者,中等剂量激素联合 MMF 或钙调蛋白酶抑制剂或 AZA 治疗,并建议使用 ACEI/ ARB 严格控制血压。

神经精神狼疮的诊治

2010 年:

①需跟化脓性、结核性、隐球菌性、病毒性脑膜炎等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相鉴别;

②在控制 SLE 基础上强调对症治疗,包括抗精神病药物;癫痫大发作或癫痫持续状态积极抗癫痫;抗心磷脂抗体阳性加用抗凝抗血小板药物;

③有全身血管炎表现活动的应用大剂量甲泼尼龙治疗。

2020 年:

①神经精神狼疮主要以排他性临床诊断为主。弥漫性神经精神狼疮患者,脑脊液抗体和抗核糖体 P 抗体检测有助于诊断;局灶性神经精神狼疮患者,抗磷脂抗体或异常的 MRI 影像学表现有助于诊断;

②重度神经精神狼疮患者,大剂量甲泼尼龙冲击联合静脉注射 CTX 可改善其精神症状,疗效优于单用甲泼尼龙冲击。

SLE 围妊娠期患者的管理

2010 年:

①若病情稳定 1 年或 1 年以上,无重要脏器损害,细胞毒免疫抑制剂(环磷酰胺、甲氨蝶呤等)停药半年、激素仅用小剂量维持时(≤ 10 mg/d)可怀孕;

②若出现病情活动,可根据需要加大激素剂量,可选用经过胎盘被灭活的泼尼松龙;③对习惯性流产和抗磷脂抗体阳性的孕妇,主张口服低剂量阿司匹林和(或)小剂量低分子肝素抗凝。

2020年:

①若病情稳定至少 6 个月,无重要脏器损害,停用可能致畸的药物至足够安全的时间,可考虑妊娠;

②若无禁忌,推荐妊娠期全程服用羟氯喹,如出现疾病活动,可考虑使用激素及硫唑嘌呤等控制病情。

评估 SLE 患者的感染风险

2010 年:仅提及急性期 SLE 患者的死亡原因主要是多脏器损害和感染。

2020 年:

目前感染已成为我国 SLE 患者死亡的首位病因,超过 50%。

不恰当使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SLEDAI 高、受累器官数量多以及患者发病年龄轻是 SLE 患者合并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

血清超敏 C 反应蛋白在 50 mg/L 以上、降钙素原在 0.5 μg/L 以上、淋巴细胞计数 ≤ 1.0×10^9/L,均提示感染的风险增加,应及时评估患者的临床表现,加强对感染的识别与预防。

SLE 的非药物干预措施

2010 年:未提及。

2020 年:调整生活方式有助于 SLE 治疗,SLE 患者应遵循下述原则:

①避免接触常见的危险物质(如:染发剂和纹眉剂等);②防晒;

③适度运动;

④注重心理支持;

⑤戒烟;

⑥补充维生素 D。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