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书教•人物 || 教师风采:侯继富

 雄风847 2020-07-05

教师风采        



 侯继富简介

     侯继富,1964年生,汉族,毕业于广西师范大学,美术学本科学历,广西柳州市三江县三江中学(高中)高级美术教师,完成了多项省、市、县级科研课题的研究,书法作品入展广西教育系统“园丁杯”第一、二、三届书法展,论文《当代书法的思考——也谈“丑书”》2016年入选广西书协“八桂书风”书法创作培训班征稿,并于2017年发表在《青少年书法》(少年版)杂志上,培养了众多艺术学生有的已经成为国家级书法家和画家。





浅谈行书的实用性与艺术性




文/侯继富

         行书,是中国书法五种字体中最实用的字体,具有书写快、好认的特点,只要是动笔(含毛笔和硬笔)写汉字的人都会用它来进行。日常书写和与人交流,行书是五种字体中受众面最广的字体。

         从小学教育开始,我们的老师就非常规范地在黑板(或白板)上用工整(当然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书法楷书)的笔画书写汉字教我们识字、读课文;随着小学年级的不断增长,我们的老师们在不知不觉中“悄悄地”把工整的字体变成漂亮的行书来授课,我们在小学一年级的作业本上的工整书写也随着年级的攀升都不约而同地往行书发展并定势在行书的使用中。

曾听过这么一个故事,在某大学的一次招聘会上,南方某大型企业要求竞聘的考生在二十分钟之内用六百字的楷书(硬笔)来书写求职自荐材料。面对诱人的待遇许多竞聘的大学生看到要在二十分钟之内用六百字的楷书书写求职材料打死也做不到,所以只好遗憾离去;最后,几个有挑战精神的毕业生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坐下来进行二十分钟的书写,结果是全被录用了(招聘单位就是要招有挑战精神的大学生)。练书法的人都知道,六百字的楷书书写不可能在二十分钟内完成的,当时竞聘的大学生都是在用漂亮的行书书写那六百字的求职材料,因为这些大学生从小学到大学毕业一直都是在用行书书写着作业和日常交流;也可以说,楷书不是谁都能规范书写,行书则是谁都能用上的,因为上学的时候大家一直都是在用行书在做作业。

行书在现实中的大众化是因为它的好认和快写,所以老百姓都用它来进行日常书写和交流,另外的原因也可以讲是行书的笔画之间的牵丝连带符合了人们的运笔习惯而不需要特意下功夫去练习就能写出自己的面貌来,其他字体就不同了,草书就必须要付出很大代价来练习经典字帖并记住规范的草书写法才能得到认可,隶书、篆书、楷书也必须钻进历代经典法帖去下功夫努力才有所收获。

行书除了被所有日常书写者使用之外就是这个书体“行”的艺术特性是很有亲和力,它可以被其它书体借去使用。我们先从楷书说起吧,唐代是中国楷书发展的巅峰时期,涌现出了欧、颜、柳体的经典,唐代到现在,在楷书上能异峰突起的仅有元代赵孟頫的赵体。赵体楷书是和欧体、颜体、柳体的绝对楷书有明显的不同,赵体是把行书风格带进了楷书的书写,所以赵体才让我们耳目一新。

我们都知道,规范的篆书、隶书、楷书我们是无法超越古人的,因为我们古人(唐代和唐代以前时期)已经把中国的字写绝了,在当今,规范的书写篆书、隶书、楷书,尤其是规范地书写隶书、楷书已经被认为是没有出息的初级入门的了,想要有独特的个性特征就必须写出带有情趣性的作品,书法要有所突破必须要绞尽脑计去进行创新;到现在,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在各种书体中用行书的笔意去与古人拉开距离,在这条道路上赵孟頫是最成功的一个先例。

         在当今的书坛中,书法已从实用走向展厅观赏审美方面来了,纵观当今有成就的篆书、隶书、楷书书家,或多或少都在用行书的笔意书写着自己的作品(篆书不明显)。因为作品有了行书的笔意,所以当今的隶书、楷书(唐楷、魏碑)书家就有了驰骋书坛的无限空间,带行书的隶、楷的面貌拉开了与历代经典的篆书、隶书、楷书法帖的风格。

规范的隶书、楷书在艺术的表现方面是没有多少空间(几乎没有空间)给今人去突破经典作品的艺术范围圈了,感谢传统行书的存在,是行书的艺术思维,是行书的笔意让中国当今和以后的书法家们能创造出独树一帜的隶(行隶)、楷(行楷)有别于前辈的艺术作品来。

    行书,是最实用的,是魅力无穷的,是最亲和的。 

(作者单位:柳州市三江县三江中学)




作品赏析

楷书中堂 侯继富


楷书中堂 侯继富

楷书横幅 侯继富

楷书横幅 侯继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