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学会接纳孩子的不完美

 龙泉清溪 2020-07-05

佟礼欣

2018年的世界女排国家联你赛上,主教练郎平屡屡派新人开上场。即便在这个过程中输掉了几场比赛,她仍然坚持以新人为主的阵容。针对某些年轻队员发挥不稳定的状况,在赛后的采访中,郎平坦言,新人都是这么长起来的,自己还是会给她们更多的机会锻炼。

无论是教练带队员,还是父母养育孩子,其实在很多地方都有相似之处。教育的一个基本关键点就是“接受”,接受孩子的不完美之处,就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家长要想做到完全接受孩子,最重要的是具有同理心。简单来说,就是换位思考,能够将心比心地理解对方的感受。当家长和孩子发生矛盾时,家长不妨运用同理心。比方说,家长要求孩子做完作业再去找同学玩,而孩子巴不得马上就去。这个时候家长不必强调为什么必须先完成作业,而是运用同理心来表达。家长可以先这样说:“要先写完作业才能去玩,我知道对于这点你不高兴。我也能理解你的不开心,要是我也会感到不开很多时候,家长并不需要提出要求,只是表达自己对于孩子感受的理解,就能让孩子的心情不那么烦躁了,沟通会变得更有效。如果家长必须提出要求时,不要使用类似“但是”这样的转折语气词。在前面那段富有同理心的话后面,跟上一句“但是,你还是要先完成作业才能出门。”这恐怕会激起孩子的逆反心理,让气氛重新变得紧张起来。可以考虑使用其他词语来代替,像“同时”“并且”等,这些表示顺延关系的连接词,可以减少冲突。

具有同理心的家长,就容易接受不完美的孩子。当孩子把玩具拆坏时,很多家长会觉得孩子搞破坏,不懂事。但如果运用同理心,就会想到自己在这个年纪时也会对很多事情充满好奇心,孩子可能只是想弄明白车子为什么能走,喇叭为什么会响。送给孩子一套工程师的玩具,可能就解决了他拆玩具的问题了,说不定还能引发孩子对于科学的兴趣。孩子对自然世界和人类社会的探索,是获得人生经验的重要过程。他可能会因为沉迷于玩沙子而对家长的呼唤充耳不闻,也可能会为了引起注意而故意惹大人不高兴。当家长运用同理心,理解孩子这些行为背后的内心活动时,也就能够接受孩子的这些行为,不执著于非得改变他。在这样的探索过程中,孩子可能会遇到挫折,也可能会感到失望和沮丧。这时家长最好先不要去干预,给孩子一个尝试自己解决问题的机会,也让孩子直面负面情绪,试着自己排解负面情绪。

家长能够真正地做到接受孩子,孩子也就更容易去接受他人。而这种能够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的能力,有利于孩子在集体中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拥有这项技能的孩子,无疑更容易在事业上获回得成功,在生活中得到幸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