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入银行深似海,从此赚钱是路人 我最早接触银行股是从2016

 墨子语 2020-07-05

我最早接触银行股是从2016-2017年开始的。


       当时宏观经济出现了一个明显的复苏态势,作为周期股的银行肯定是受益的,而且当时的银行确实便宜,是那种一眼能看见的便宜,当然现在也很便宜。
       学过一点儿估值理论后,你就可以很容易的理解银行的便宜。一个简单的道理,如果某个资产的ROE是10%,且非常稳定,你愿意付出1倍PB去买它吗?
       整个2016年,工商银行股价都是破净的,而当时它的ROE尚有15%左右,所以这种严重的定价错误我是理解不了的,当时的市场为什么这么不待见银行?

       这是工行这几年的股价走势。
       2018年2月是一个明显的分水岭。在这之前宏观经济大体呈复苏态势,但进入2018年后,在金融去杠杆和贸易斩的双重作用下进入了下行通道,其实就是衰退。
       对于工行,整个2016年PB都没什么变化,但净资产已经推着它的股价从3元左右提升到4元以上,涨幅达到35%,进入2017年后基本面反转的趋势得到市场确认,PB开始迅速的提升,最终在2018年初达到高点1.35PB,股价也翻了一倍有余。
       暮然回首,犹在昨日。
       有多少人是从那个时候开始投资银行,然后一路套到了今天呢?

       著名裸奔投资人 @否极泰董宝珍   就是在那个时候弃茅台,买银行的,而且还加了杠杆,大买特买。
       这个选择后来被很多股民无情嘲讽。其实在我看来,这些股民既不懂白酒,也不懂银行,所以才敢指点江山。
       站在董宝珍的角度,彼时他在茅台上已经获利很多,茅台的估值修复也完成了一大半,而银行的价值也确实很低。从估值合理的板块轮动到低估的板块,本身没有什么大问题。
       但是董算错了几个事情:
       一个是白酒的景气周期才走完一半,后面两年茅台在市场上一瓶难求,我最高买过2600一瓶,更贵的时候到3000元我就真消费不起了,茅台的股价也随着酒价迭创新高。
       再一个是经济复苏的势头从2018年初起戛然而止。对于大势的判断确实不是人人都能做到精准的,即使是宏观经济学家。我记得任泽平在2017年末的时候曾反复提示经济减速的风险,任泽平算是看得比较准的。做宏观和做策略需要的专业技能还是挺不一样的,但策略又依赖于宏观。
       我们看看后来得到新财富最佳宏观分析师的广发郭磊的判断:

       这是郭磊在2018年2月时发的一篇简评,总结一下就是“当前经济表现强势,需求和进出口良好,2018年全年估计不差”。郭磊的水平和严谨的态度在业内是获得一致好评的,在获得新财富分析师第一名的时候大家都说实至名归,踏实做研究的人终于获得了认可,把姜某人比下去了,算是出了一口恶气。
       但是郭磊也明显出现了误判,主要就是从2018年3月起,去杠杆和贸易斩的激烈程度超出了预期。
       连宏观首席都看不出来的趋势,一些偶然性因素的叠加,你要求董宝珍能精准预测,这不是强人所难吗?所以说董后期投资失利(如果能称之为失利的话),有一定的偶然性。如果宏观向上的趋势再走一年,董将大获全胜,再次封神,那市场上流传的又将是另一个故事了。
       无奈啊,成王败寇,这个市场从来就是结果导向的,业绩为王,你没有业绩,逻辑再清晰,证据再充分,论证再严密也没用!
       银行的估值随着经济疲软,又开始了新一轮的下杀,工行的PB从1.35倍滑落到现在的0.7倍。董宝珍全程持有的都是低估值的银行,即使在估值最高点也只能称得上是合理,远远没有到高估的程度。
       你说董错了吗?
       有时候是运气没有站在他的一边。

       另一个故事,我们来看看 @云蒙    阿姨。
       云蒙的悲剧在于,频繁的在基本面走弱的银行股间轮动,进入了估值下杀的螺旋通道,每一波下杀过程竟然都被她精准踩到。
       简单的说,有这样三只银行股A、B、C,他们的估值都很低,三只银行的PB先后经历了一个从1到0.9,再到0.8的滑落过程。云蒙阿姨实时的跟踪它们的估值水平,首先在她认为的三只中挑选了最值得投资的银行股A,结果这家银行股的估值开始杀跌,从1到0.8,她亏了20%。这个时候她发现了另一家B的基本面更好,风险更低,但其实AB的估值差不多的,她犹豫再三决定移仓到B上,结果等她轮动过去的时候B又开始了杀跌过程,再亏20%,前后合计亏了35%。这个时候她应该有点儿慌了,但依然坚信银行股的投资价值,又在3只中重新进行了评估,然后轮动到了银行股C上。
       人生无常,造化弄人。
       还有一个问题是,云蒙在做多ABC的时候,又同时做空了她认为高估的银行股D,当然这个是传言,无法证实。
       这个过程云蒙阿姨其实是进行了同步直播的,她的基金净值就是明证,她是言行一致的一个人,很真诚的一个人,乐于分享,但是很遗憾,最后的投资收益不甚理想。
       云蒙错了吗?似乎也没什么大错,她选的银行股,估值本身不高,只是基本面走得越来越弱,市场趁势又杀了一轮估值,仅此而已。

       从以上两个例子来看,在银行股里捡烟蒂,就是找死!
       对吗?
       你认可这个判断吗?
       我倒是认为,这两位都可以称作是优秀的投资人,只是暂时折戟。两位前辈这两年投资收益一般,不代表未来几年不会否极泰来。山高路远,投资本来就是跑马拉松,以后的事儿谁知道呢?况且这俩人在过去是赚过大钱的人。
       捡烟蒂有捡烟蒂的套路,捡烟蒂有捡烟蒂的风险。
       通过这两位的故事,我们每个股民都可以好好的上一课。如果你只懂得在一旁讽刺挖苦,幸灾乐祸,那你的投资素养可能还上不了台面。聪明的人从自己的失败中吸取教训,智者擅长从他人的失败中总结经验,你属于哪一类人呢?有些道理,不是说一定要自己栽了跟头,才可以领悟的。

(友情提醒,本文篇幅较长,可以点个关注再看)
       

       看来投资银行股真的是天坑?
       也不是,这几年有一位投资人全仓银行,最后功成名就的,没错,就是大名鼎鼎的 @ice_招行谷子地   。谷子地的策略也非常简单,就是一招鲜,牢牢抱紧招行不放松,而且还加了杠杆。这个策略看似简单,但是如果把时间拨回到2016年,让你在几个银行里去做选择,你会怎么选?如果继续缩小范围,让你在兴业和招行里面二选一,你会怎么选?
       这些年招行确实是跑出来了,不管是基本面还是股价的角度,但是站在2016年这个时间点上,彼时的招行,不良率是1.87%,拨备覆盖率180%,ROE为16%。作为对比,兴业的不良率仅1.65%,拨备覆盖率210%,ROE为17.28%。
       你选吧。
       我觉得就算是选错了,也不丢人,真的。当然了,这个世界上不缺马后炮,说自己有先见之明,能看出来未来几年大趋势的,这种人不在少数。但如果你真的懂行,会发现这个市场上大部分观点其实经不起推敲的。
       后来的招行,零售转型极其成功,也没有受到去杠杆和严监管的影响,真实盈利能力在同业里面一骑绝尘,远远甩开其他股份行一个身位。
       谷子地虽然有时候嘴不太好,但还是有点儿真本事的,研究能力超过了99%的银行股投资者,单吊一只招行获利颇丰,也算是天时地利人和了。
       我觉得谷子地的成功可以总结为“以便宜的价格买入好公司”,但怎么识别好公司呢?尤其是在早期,这个时候单看数据是不行的,还要对银行的具体业务、发展战略、管理能力进行研究,要把握住“大势”,要有超越市场的判断,这个可不是随随便便能做到的。
       我觉得这个市场终究会奖励那些勤奋的人,只是,你的功夫得用在点子上。



说完了几位名人,再说说我自己吧。

       我最初对银行可谓是一窍不通,连不良和拨备是啥意思都看不明白,更别提计算估值了。2016年的时候,我在论坛里看几位高手论战银行股,说不良咋样,拨备咋样,牛逼一点儿的还要说谁的不良更真实,谁的认定更严格,谁的风控更好,感觉真是高大上啊。
       我当时有一个理想,如果有一天我能学到一点儿行业的皮毛,可以和各位大佬坐在一起,也聊一聊“不良、拨备”等牛逼的概念,那就太好了,那可能我就真的上道儿了。
       后来我整日钻研这几个概念,看它们是如何算出来的,各家银行是怎么处理的,为什么在账面上会有这么大的差距,研究了几个月,终于有点儿眉目了。其中就不提为了学习银行业的特殊财务报表,天天对着那几本破旧的财会书籍来回翻腾的日子。
       但是现实又是很残酷的,2017年整年,我都没有搞明白一件事情,为什么监管要追着几个股份行猛干,为什么股份行们的表现这么萎靡,为什么四大行和招行的基本面能远远跑赢其他股份行,为什么会有宁波这样奇葩的小银行?
       我慢慢发现,这个行业的水太深了,你学完了一套儿理论,过几天又给你“变”一个新的理论出来。你还得研究宏观经济、产业结构、监管政策。我加了很多公众号,有分析宏观的,有分析金融业监管政策,有分析行业大趋势的,每一篇深度的分析,开始的时候我都像看天书一样。我去央行和银监会网站上下载报表,整理数据,看PMI的分项指标各代表什么含义,看经济周期里地产、基建、消费、出口等各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处在哪个阶段。
       对于监管政策,我记得比较头大的一个概念是叫“巴塞尔协议III”的东西,虽然知道底线在哪里,但一直搞不明白监管的逻辑在哪儿?为什么要这么搞?这明明是个舶来品啊,为什么我们的监管层要照搬复制?为什么各家的核心一级资本率差别这么大?为什么有的银行它资本就是永远不够用,就是老想着要向市场融资?我又是个求“甚解”的人,这些东西可真是搞晕我了,我一度都准备放弃这个行业了。等稍微懂一点儿“巴III”了,那个什么国际清算组织又给你整出一个叫“TLAC规则”的东西,又得再学习,你说崩溃不?
       但是没办法,金融业的发展史就是监管和创新博弈的历史,一场持续几百年的猫鼠游戏,一会儿紧一会儿松的,这些道理多少还得懂点儿的。

       其实上面这一大堆也还好,因为都是静态的数据,都是有据可考的东西,大不了我把报表再多读几遍,把央行的报告,监管的要求再多读几遍,行不行?笨人也有笨办法的。就是说你只要足够的努力,疯狂的刷题,那考个二本肯定是很简单的,因为功夫到位了。
       问题是,你要考C9,考清北,可不是单纯的努力就可以了,你还得懂点儿“技巧”。什么是技巧?就是那些学霸们的杀手锏,不会轻易告诉你的东西。
       对于银行业来说,技巧是什么?可能是经营上的差异,是文化上的差异,是管理上的差异。两家银行A和B,这个季度的拨备覆盖率同样是200%,为什么到了下个季度A银行就变成了220%,而B还在原地踏步?为什么同样是银行,有些银行就是能比其他银行赚更多的钱?
       这可麻烦了,我又懵逼了。
       我发现研究了半天数据,到头儿来还是没搞明白,银行到底是个什么生意,到底是如何赚钱的。
       你可能会说,这个简单啊,因为A是好公司,B是平庸的公司,所以A的业绩就是比B好,而且会持续的好。我看这是循环论证,说了等于没说,就像一个人考了95分,你说因为他是好学生,那你问为啥他是好学生,好在哪儿?他回答你说,因为他考了95分啊。
       我可去你妹的吧!
       和这样的人真是难以交流!

       没办法,已经研究了这么多了,总不能前功尽弃吧,硬着头皮再战。
       银行到底是怎么运营的?真的很想把这个事情搞明白,但是我没在银行上过一天班啊,而且能看见的东西只有几个网点,而银行的精髓肯定不在网点里。
       怎么办?
       我把那些同学和朋友的资源全翻出来,看看谁在银行工作的,我厚着脸皮去问,我说你是干啥的,这个业务你们是怎么做的?结果发现他们谈起自己的具体业务来真是如数家珍,但对于更宏观的,比如某项业务在银行体系内的作用,各个业务条线间是怎么协同的,大多不是很关心,这也符合我们对普通人的一般认识,大部分人都只是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里耕耘。
       我的一个同学是客户经理,就是在分行联系别人放贷款的那种,我问他,你们怎么把控贷款的质量啊,万一以后收不回来怎么办?他说我管不着,就是交给上面统一审核,有时候不知道怎么就被拒了,真是蛋疼。
       有一天我加了一位台湾某银行高管的微信,搞计财还是绩效管理的,找着机会问了几个关于“FTP”的问题,她一会儿funding,一会儿分支行的,给我讲了两个小时,最后我总算是弄明白了一点点这个内部转移定价的机制和作用。
       我在知乎上找各种关于银行的问题和答案,看看银行内部的从业人员是怎么看银行的,除了倒一肚子苦水,有些确实是能讲出一点儿门道的。我就做很多笔记,持续的学习,知道了原来银行里面有这么多的部门,总行和分支行之间是怎么博弈的,怎么分赃的。
       赵建老师有一篇很有名的文章《存款立行,谁来立存款》,赵老师得到的结论是“客户立存款”,那我就又要问了,谁来立客户呢?
       再找资料,再想,再研究。我的很多时间,大好青春(虽然也不年轻了)就浪费在这个“夕阳行业”里了,唉。
       那你说现在我对银行的理解到了个什么程度?比以前肯定是懂一点儿了,如果分10级,我可能到了3级,再往上,太难了,比登天还难。而且要命的是,我发现很多银行的从业人员们也是摸着石头过河,在试错,在突围,他们对行业也挺迷茫的,包括一些高管、行长们,也不例外。这个行业是一直在变化着的,以前是和同业竞争,躺着赚钱,后来和互联网金融公司竞争,以后说不定还得和券商竞争,他们也挺焦虑的,你还得持续更新你的认知体系,这可要了老命了。

       还没完,搞明白了以上这些事情,别忘了我们的最终目的是做投资,是赚钱啊,到底选哪家银行?基本面研究的再好,最后跑不赢银行指数,那还有个毛用?
       两家银行摆在这里,到底买哪家?为什么?
       有的人说了,买好公司就行了,无脑买招行就行了。
那我倒要问问你了,多少钱买?30块能买,35块能不能买?40块能不能买?多少钱卖?40你卖吗?50卖吗?60呢?70呢?公司是不错,但价格的合理边界在哪里?买多少?买三五万还是三五十万,三五百万?
       我又不是看直播带货,一个“买它”就完事儿了,我可是要把身家性命,一大半的家产都押在股市里的,有你说的那么轻描淡写吗?



我始终认为:测算价值,是每一个价值投资者的终点。

       长征走完两万四千里,就剩最后一点儿了,可能也是最困难的部分,要开始做预测了。
       搞了半天,我觉得还是做一个银行评级吧,对错都交给时间来检验。这个玩意儿发出来后,争议挺大的,骂我的人也很多,这些都可以理解。但即使是错的,我觉得也比马后炮要强,至少是一个白纸黑字写下来的东西,以后也能帮助自己复盘,看看自己错在哪儿了。当然了,我对自己花费了大量心血做出来的东西还是挺有信心的。

       以上是我投资银行股的心路历程,有点儿崎岖,有点儿坎坷。
       我看了一下,这些年赚的一点儿小钱,和选股的关系似乎不大,我很少能把握住那种好公司的。大部分钱应该是收割市场情绪,以及杠杆赚来的。在市场情绪悲观的时候强迫自己保持乐观,把仓位买够,在市场情绪亢奋的时候依然能冷静下来,安心做一点儿小研究,已经是我仅有的一点儿优势了。

       最后再说说银行股这个天坑吧。
       几年下来,行业的投资者们换了一茬又一茬,有些可能是永久的退出了,像 @东博老股民  、唐朝、 @静林  等,好久没看到他们聊银行了,应该是不持有了。是这个行业真的有那么不堪吗?是其他的行业真的就特别特别好吗?
我看也未必。
       金融行业,再差能差到哪儿去?
这行业值得投资吗?我觉得还凑合,调低预期,很多股票一年百分之十几的保底收益还是有的。可能难以让你大富大贵,但足以让资产稳健增值。
       这行业值得研究吗?我觉得也很可以,万业之母的名号不是说着玩儿的,是真的能扼住“流动性”的咽喉,知道哪里钱多哪里钱少的。研究银行久了,你多少会懂点儿宏观经济、国际贸易、时事政治,久而久之竟然真的能形成一种叫做“大菊观”的东西,用来观大局,或是观大菊,都是可以的。还有一个,让你体会世态炎凉、股市冷暖、人性险恶、人间百味,让你看看一个还不错的行业是怎么被机构和散户一起抛弃的,低估以后还有更低估,低配以后还能再低配。
       这个过程走完了,可能你对股市的理解,又会很不一样了。
       最后向所有还坚守在这个板块里的投资人致敬吧,你们舍弃个人的一点儿蝇头小利,几年都不赚钱,又是支持实体经济,又是让利1.5万亿的,肉没吃着,挨打一次没跑了,你们辛苦了!



张华考上了北京大学;李萍进了中等技术学校;我在百货公司当售货员:我们都有光明的前途。(1998,新华字典)


张三买了消费股;李四买了创业板;我买了银行股:我们都有美好的未来。(2020)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