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关于汉服的七大误解

 为什么73 2020-07-05


一,齐胸衫裙没有文物

齐胸只是穿法,唐裙的文物实物众多,中国是文物出土大国,只是有些实物没有公开展示,或未被“网民”重新发现而已。目前唐裙文物的公开实物资料包括但不限于:(1)唐法门寺地宫出土唐裙数据。(2)《吐鲁蕃考古资料所见唐代妇女时装》公布5件唐裙数据。(3)新疆出土文物2000年第3-4期合刊公布2件唐裙数据。(4)旅顺博物馆出土女尸所着唐裙。

二,齐胸衫裙只所命名为齐胸衫裙是因为襦在唐代已消失,取而代之的是衫和袄。

首先齐胸衫裙和齐胸襦裙均为现代汉语词汇。称呼为齐胸衫裙而非齐胸襦裙是因为,此类上衣根据唐代的用语习惯称呼为衫或衫子。而非襦在唐代已经消失,襦在唐代依然存在,是一种大袖礼服或舞衣。这一观点首先在孙机先生门下博士生陈诗宇,2013年首先发表于《紫禁城》杂志的文章《唐代的四时衣物》一文中提出。该文奠定了齐胸衫裙,这一现代更准确汉服名词的理论基础,该文对唐代的衫和襦分别作了详细介绍。

为何要称呼为齐胸衫裙?唐代女性日常穿着长袖上衣,窄袖短身(现在被错误称呼为襦),但按唐朝人的习惯应该称呼为衫子。观察各种唐代文书,出土衣物与诗词唐传奇中的服饰词汇,但凡提及日常女装,从初唐至中晚唐,上衣几乎尽数为衫子。如:藕丝衫子柳花裙,窄罗衫子薄罗裙等等。

阿斯塔那206墓出土一件《唐质库帐历》,登记有大量普通百姓典当赎取记录。可以了解当时一般平民的着衣情况,其中涉及女衣者,也全数作衫子,衫,如其中的:故白小绫衫子一,马四娘正月十九日取肆拾伍文等等,和诗词小说描述相符。

唐代的襦真的存在么?唐代的襦是什么?唐代文献中的襦常常冠以大袖,出现在礼衣舞衣的配置中。如盛唐宫人礼衣有“彩大袖裙襦”,唐《通典.乐志》中多次提及舞乐着装“大袖裙襦”,舞四人,碧轻纱衣,裙襦大袖,画云凤之状,漆鬟髻,饰以金铜杂花,状如誉钗”。

另外在民间形容比较华丽的盛装礼服时,也常用到“襦”一词,中晚唐犹多,并往往冠以锦绣纹样的形容词。如“连枝花样绣罗襦”白居易的《和春深二十首》中有:春深嫁女家,紫排襦上雉。将婚服称之为襦,其上还有礼衣意味的“雉”纹。

晚唐温庭筠的名句: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也是类似的一例。中唐以来社会风气普遍追求华丽奢靡,在小袖衫外往往披宽博之襦,因其过于僭奢,文宗朝还特别下诏限定:“襦袖不过一尺五寸”但成效不大。

此外冬日所用短绵衣也称之为襦,《唐六典.尚书刑部》中记录奴婢衣物发放标准,丁奴,官婢,冬给襦,复袴各一。十岁以下,冬男,女各给布襦一。对应的就是春衣中的布衫,不分男女。礼服中的构件中也多有:白裙襦,对应白裙衫,这里的襦就是指相对于单衫的夹絮绵衣。

三,圆领袍是鲜卑族服饰发展而来。

北魏迁都洛阳以前,鲜卑族服饰并非圆领袍,而是交领窄袖衣。鲜卑族服饰可见宁夏固原北魏漆棺画,并非圆领袍。圆领袍是由秦汉时代的曲领改造而来,曲领在秦代兵马俑中已经出现,在魏晋六朝时代广泛流行于中原地区。此后广泛存在于唐代的礼服中,且与圆领衫袍形制相似,存在演变传承的可能性。

上图为中国装束复原小组琥景明根据青州香山兵马俑,复原的西汉初期仪卫装束。其中内穿素布圆领中单,及素布曲领单襦各一件。

四,明制交领袄是受蒙元 朝鲜的影响,元代蒙古人带来了交领的复兴。

衣掩裙穿法的交领衫,宋代即已有之,绝非受蒙古,朝鲜影响 。如下图陕西省洛川县潘瑶科村宋代墓葬出土女俑即有此类形象。

五,汉服没有宽腰带,宽腰带是和服独有。

汉服有宽腰带,汉服着宽腰带形象最早见于商代。不要跟我说汉服是从汉代才有的,汉服的大名叫华夏衣冠。汉服只是在和其他民族服饰对比中的自称,为了区别族群而起的小名。汉人内部称汉服为华夏衣冠,或只简称:衣冠。此后大量见于各时代文物,如沙洋塌冢楚墓漆女俑,包山楚墓漆奁画等。

上图为沙洋塌冢楚墓漆女俑

上图为包山楚墓漆奁画

六,汉服都是开裆裤,合裆裤是胡服。

古中国华夏民族的裤子有两大类:一种叫做裈,另一种叫做袴。裈为合裆,袴为开裆。合裆裤主要起保暖作用。下图为三门峡西周虢国墓出土合裆裤实物。

七,明制大帽是蒙古人发明。

大帽发源于古中国的圆笠,古已有之。宋代货郎图,王安石画像,榆林窟壁画中均可见大帽形象,蒙古人只是对大帽进行了改装,如加饰宝石,而非发明大帽。下图为宋初榆林窟壁画中的大帽形象。

下图为北宋著名画家李公麟为王安石所绘着大帽的画像。此画像世代被上池王安石家族珍藏于世宦祠近千年,现存于江西省博物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