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人都是怎么度过漫长夏天的?

 激扬文字 2020-07-05

古琴大师李祥霆 -《唐人诗意 - 卧看云起》

夏至过了,天气日复一日地热了起来。

我们在空调房里躲避日晒时可能会突然好奇:古人都是怎么度过漫长夏天的?

答案都在诗词中——为了纳凉避暑,他们' 携杖来追柳外凉,画桥南畔倚胡床 ',或者睡一个漫长的午觉,' 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端午节,可以去清凉的水边看龙舟:' 山与歌眉敛,波同醉眼流。游人都上十三楼 ',还可以和友人分享佳酿:' 正是浴兰时节动。菖蒲酒美清尊共 '。虽然没有电冰箱,古人还是可以变着法子做出让人垂涎的樱桃乳酪冰品:' 醍醐渍透冰浆寒 '……

其实诗词千百年来一直在我们身边,它们不仅在孩子的课本里,也在我们的文化深处。这是一种含蓄、凝练、风雅、隽永的语言表达,更符合中国人的人情习惯,也能让我们的谈吐更有魅力、更博学而生动。

< 上下滑动查看连续剧《清平乐》截图 >

热播的连续剧《清平乐》中演绎的宋代妆饰、佳肴、书法、家具、酒器、甜品等等,都可以在 ARTPASS 诗词课上了解到时人对其原汁原味的描绘。

但是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我们已经忘却了诗意的表达。即便诗词大会火爆屏幕,生活中网络上我们似乎却难见中国文字的风雅。' 诗词 ' 本不应只流于一个热点,而应真正让它滋养我们的日常生活。因此我们特别策划了这一主题的云端课《千年风雅——诗词中的生活与艺术》,给那些想要接近或重温诗词风雅的你。

有时我们调侃古人只有被贬官了才写诗,但实际上,他们聚会、化妆、畅饮、听风、望远、思念、惆怅、快乐的时候都写诗。因此诗歌中才有了对镜梳妆、独酌雅集、长亭送别、抚琴低唱等种种生活场景。为何我们现在仍要吟诵、仍被感动,因为这些场景与当下共通

出自 ARTPASS《诗词中的生活与艺术》云端课

「木之诗:云母屏风烛影深」

我们常羡慕那些' 把日子过成了诗 '的人们,其实平常的日子并无不同,不同的是每个人自己的心境与感受。风掠过庭院,宋朝的晏殊吟诵' 一霎好风生绿幕,几回疏雨滴圆荷 '的婉约之词;独自小酌,唐代的李白写出'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这样的激荡之句,通过这些共通的场景,探寻作者的感悟,我们便会得到心灵的相通、情感的慰藉。

出自 ARTPASS《诗词中的生活与艺术》云端课

「酒之诗:千般情绪一杯酒」

诗词里不仅有场景,有宏大磅礴的历史事件、也有微小个体的跌宕浮沉,有深刻的哲思、有细腻的情感,有自然妙趣、也有人生况味。所有这一切集合起来,如同一把打开中文世界的密钥,所以我们说:' 不学诗,无以言。'

尤其希望诗词课可以让更多的孩子们来听,用诗意的美保存他们对自然万物敏锐的感知力,用不流俗的思考引导他们去体味世间之理。当有一天他们长大了,在面对某种心绪有感而不知如何抒发时,一句恰好的诗词将跳脱出尘封的记忆,便脱口而出:'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 熏陶对于小朋友实在太重要了。之前在大英博物馆时,小宝还全程一副 boring 的表情……然而回来以后我们经常聊艺术,参加了 ARTPASS 《西方艺术史》云端课,我看视频的时候,小宝就和我一起看,居然看的津津有味,一直要求我再看一集。我心甚慰!《诗词中的生活与艺术》新课看着配色和选图就很棒,超级期待啊!'

—— ARTPASS 会员 绿竹

我们不仅在生活的场景中读诗,更会带大家踏入古代器物和书画艺术的全景,来领会诗词所诞生的环境,品味其精妙之处。

从插花焚香的瓷器' 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 '、对镜梳妆' 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 ',到诗画交融的巅峰' 草木震动,山鸣谷应……悄然而悲 ',一同感受文字的想象力与笔墨情趣的化学作用,以及诗词与书法、音乐的通感之作——在我们的叙事当中,你会发现中国古代艺术之美远远超越了你的想象。

出自 ARTPASS《诗词中的生活与艺术》云端课

「茶之诗:荡昏寐,饮之以茶」

本辑课程用心所做的,不仅是呈现中国古典诗词之美,更是想尝试一种全新的方式唤醒作为中国人的文化记忆,因为这些从古至今传承的智慧与美好,可以在当下慰藉我们的内心。《西方艺术史》云端课上我们曾因荷兰黄金时代描绘宁静平凡的维米尔,再次珍视起值得守护的日常生活。那么在这一辑《诗词中的生活与艺术》中,我们更加能够汲取同源文化中那种熨贴而温和的力量。

出自 ARTPASS《诗词中的生活与艺术》云端课

「 画之诗:世间无限丹青手」

'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我特别喜欢杜甫,他是被困难淬炼过的灵魂,越是晚期的作品越发精炼,就像钻石被打磨之后光彩永久流传。每年春天逢雨夜都会想到这首诗,昨晚就是一夜雨声,想着树木很快就会发出绿芽,都是来自晚上的‘润物细无声’。'

—— ARTPASS 会员 taotao

' 最爱的诗句‘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第一次读这句诗还是个小孩子,只觉得有一个‘情‘字一个’忆‘字,符合了少女莫名的愁思。后来长大后,发现人世间的事情大致如此吧,常常追忆似水年华,忽然感叹时光荏苒。只是不知李商隐先生是不是也在惘然中,最终放下了那一份苦涩,坦然面对人生就是这让人过目不忘的美梦啊。'

—— ARTPASS 会员 Chloe 曦子

《诗词中的生活与艺术》云端课共有三个单元:「良材美器」「聊以娱情」「风雅之颂」,从构建古人生活的物质世界开始,进入他们的生活起居与乐事,再走进他们富足的精神世界。赏心悦目的课件,详尽细微的知识点,诗、音、画交融的通感体验都在等待与你一同走进令人耳目一新的中国诗词旅程。

和 ARTPASS   一起走近诗词与艺术

轻扫二维码立即参与我们的云端课

课程为线上视频课堂,共 11 讲

每讲时长一小时,可长期播放

超值心动价:159 元

本课程由 ARTPASS 核心线下课程《艺术与社会》主讲人担纲策划,柏老师不仅对诗词歌赋、艺术典籍有深入研究,难能可贵的是他擅长以极具现代性的角度生动解读中国古代文化,即便对中国古代艺术从不了解的人,也会因为他的讲解萌发极大的兴趣,受益匪浅。

通过在线视频课程的方式上完这一辑共 11 讲的艺术云端课,你对中国古典美的审美力将会大大提升,并发现与我们当下生活的联系。你还会获得:

100+ 中国古典诗词精选,更懂得品味经典;

11 个贴近当下生活的主题,走近古人风雅;

和孩子共同成长的珍贵时光,全年龄艺术美育;

用典籍史料解读中国古人,理解传统文化;

以诗意眼光观看世界,掌握高阶语言艺术;

与音乐、文学、电影融合,启迪艺术通感体验。

Q&A 问答环节

Q:什么样的人适合听 ARTPASS《诗词中的艺术与生活》云端课?

A:每一位对中国古典文化感兴趣的人。热爱艺术、醉心诗词的人,生活美学家,小朋友和大朋友都非常适合。

Q:课程需要有诗词储备么?难度如何?

A:不需要。课程采取普及型、进阶式学习的方法,从大众熟知的名句到值得背诵的经典作品,再到更为小众的诗人作品,都由老师联系合适的艺术作品去解读和引导、培养对诗与画、艺术与生活韵味的感知力。

Q:如何听课?

A:进入 ARTPASS 公众号后台 -> 底部菜单栏 ' 直达购买 '-> 点击 ' 线上课程 ' 进入知识店铺 -> 点击底部 ' 我的学习 ',显示所有已购课程,并可点击进入视频。

Q:云端课与 ARTPASS 的线下课程的区别是什么呢?

A:《诗词中的生活与艺术》是 ARTPASS 核心线下课程《艺术与社会》的衍生课程,线上线下侧重点不同、难度不同。云端课选取更精微的角度切入,从老师精心甄选的诗与画轻松踏入古人的世界,同时又能提高对诗词、艺术的鉴赏力,也为线下课程打好基础。

Q:关于诗词的书籍汗牛充栋,为什么要来听老师的讲解呢?

A:云端课始于诗词,不止于诗词。从古人的日常起居、娱乐活动到精神世界,老师将为你娓娓道来中国艺术的精华之选,并共同探讨这精神之根对我们现代生活的启发。经过诗词与艺术课的洗礼,我们也许不能出口成章,但至少能够更优雅地谈吐。

Q:为何不是音频课?

A:诗与画的关系就决定了,这是听觉与视觉的交融通感。视频课堂还会呈现绘画、书法,和文本结合,力图让你穿越到古代的人文环境,享受多种艺术形式的滋养。

Q:视频没赶上直播怎么办?

A:无需担心,课程购买后可以无限次重播。

- THE END-

长按下图二维码关注 ' 外滩 TheBund(the-bund)'

查看原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