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那个时代开始,如今伤寒经方重射光芒

 比干无心读书馆 2020-07-06

作者简介:刘亚军,Youngking中医工作室

大家期待的刘医生文章又来了,这次又有哪些新的思想,是否再一次能和大家碰撞共鸣,接下来请平静的阅读一下吧。
经方,有人说是经典之方,有人说是六经辨证之方,现在我们中医说的经方一般是指汉代以前经典医药著作《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中记载的方剂,当前的经方以张仲景的方剂为代表。
经方被誉为群方之祖,众方之宗(清·喻昌《尚论篇》)。清代医家张志聪:不明四书者不可以为儒,不明本论(《伤寒杂病论》)者不可以为医。《礼记.曲礼》:医不三世,不服其药。东汉郑玄误注释为学医三世方可行医;正确的意思是习得三世之书:《黄帝内经》、《神龙本草经》、《伤寒杂病论》,精通病机病因的辨证,善用针、灸、药等方式祛病方可传承医道行医治病。可见医圣张仲景的经方在中医传承中的崇高地位,可以说伤寒经方是中医金字塔顶的明珠瑰宝。
《伤寒论》和《金匮要略》(又合称《伤寒杂病论》)的作者张仲景被称为医圣,其成书的背景是在1800年前的东汉末年,期间发生5次大的瘟疫,百分之七十的病疫者因伤寒而死。当时的时代背景就是人外感病多伤于风、寒、湿,所以伤寒经方的方剂特点是药简力专,温阳利湿,苦温化湿,辛甘散表。经方多用温阳药,如附子、麻黄、桂枝、细辛、白术等温阳本草,祛风驱寒祛湿。在伤于寒的年代,经方的成方思路和用药思路是非常符合时代背景,加上张仲景“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症治之”的治症思路,才有伤寒经方创造了无数一剂知二剂已,效如桴鼓,立竿见影的神奇中医疗效。
为什么说当前我们生活环境是一个人为伤于寒的时代呢?你看看我们办公室有冷气,车上有冷气,住有空调,家有冰箱,喜喝冷饮,贪吃凉食等等,这些完全就是一个人为伤于寒的时代。寒为阴邪,下先受之,《内经》云:形寒饮冷伤于肺;冬伤于寒,春必温病。中医的伤寒指的是一切外感病首先伤于太阳寒水出现表症然后由表及里出现六经症和杂病。《难经·五十八难》指出广义的伤寒有五种,即中风、伤寒、湿温、热病、温病。风、寒、湿杂合以致为痹,现在临床中我们看到的病患90%的都有寒湿体质,比如下焦寒湿导致的痛经、不孕、眩晕、腰突、腰腿痛等,上焦寒湿导致的心痹、鼻炎、肺炎等等,中焦寒湿导致脾胃肝胆问题,慢性病大都为内寒外热等等,无不是人为伤于寒的结果;现代西医的癌症从中医辨证上无不是阴实里寒,痰血寒滞体质。中医上自古就有寒为万病之源、风为百病之长、湿为万病之母之说。
临床中,绝大部分患者出现的病症和伤于寒有关。或风寒、或寒湿、或风寒湿,或真寒假热,寒热夹杂。内经云:寒则热之,伤寒经方是中医中最标准最科学的医学方剂,善用阳药,其随症治之,几乎曩括了当前所有的病症,按六经辨证来分类给出标准方剂,然后将各种杂病给出相关从表及里的标准解决方剂,标准方剂又分寒热,所以随症治之几乎百发百中。比如我在临床中常用桂枝汤加减,几乎所有风寒湿外感病均有立竿见影的效果。龙骨牡蛎汤加减针对下焦寒湿导致的肝肾虚寒问题,二便问题几乎一剂即中。还有其它经方方剂,举不胜举,不得不佩服1800年前的方剂到现在依然效如桴鼓。
中医后世医家派系众多,它们的创立和发展都离不开时代环境,五运六气大司天的背景,各中医流派没有好坏优劣之分,都是中华医学的瑰宝,能快速治好病治愈病的都是好中医。外感法仲景(伤寒经方);内伤法东垣(脾胃补土派);热病用河间(刘完素寒凉派);杂病用丹溪(滋阴派)(明·龚迁贤《寿世保元·医说》),相对而言,具体分析时代环境和当前人类的生活社会环境结合中医运气学说,伤寒经方是最适合当前人为伤于寒的大环境下祛除疾病的优秀中医方剂,必将因为适合、因为高效、因为简便廉验,而让1800多年前的伤寒经方这个中医金字塔顶的瑰宝再次光芒四射。
身为中国人、中医人我们深感荣耀和骄傲,1800年前的伤寒经方依然在守护我们国人的健康,唯有以三世经典为伴,与仲景医圣同行,熟练掌握伤寒经方方义,贯通经方量化裁减,因时因地制宜,用好经方,学医悟道,造福身边信任中医信任经方的家人、朋友、同事等,让伤寒经方和中医文化瑰宝永放光芒。

作者:刘亚军

我们只为传播中医,只为中医复兴而努力。一起学习,共同进步,传承中医经方真谛。分享知识,分享快乐,迈向健康之路。关注我们,关注中医发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