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蜂蜜变稀了还能喝吗?蜂蜜夏季为什么变稀?

 田野牧蜂蜂蜜 2020-07-06

一到夏天,

就会收到一些蜜友的疑问,

我的蜂蜜怎么变稀了?

是坏了吗?还敢不敢吃?

蜂蜜变稀

是黏滞性降低了

蜂蜜的“稀”和“稠”是一种物理特性,专业的说法叫做“黏滞性”。黏滞性越低,给人的感觉就越稀。

蜂蜜的黏滞性与两个因素有关:水分和温度。简单来说,水分越多,黏度越低;温度越高,黏度越低。

买回家的蜂蜜,密封条件下水分不会发生变化。

但是夏天随着温度变高,蜂蜜黏滞性就会下降,给你的感觉就是“变稀”了。这时候如果你把蜂蜜拿进冰箱冷藏室,放上一段时间,会发现蜂蜜又恢复了熟悉的样子,变得粘稠了。

夏季变稀,遇冷又能恢复,这是蜂蜜的一种自然属性。如果你的蜂蜜出现这些变化,不要紧张,这是蜂蜜对四季更替的回应。

↓↓↓

除了蜂蜜变稀,

你可能还有这些疑问:

问:不都说温度低了才结晶,我的蜂蜜怎么夏天也结晶了,是不是买到假的了?

答:蜂蜜结晶不像水结冰,跟温度没有必然关系。

通常情况下,蜂蜜在13-14℃时更容易结晶。同时,结晶跟蜂蜜里的葡萄糖含量有关,葡萄糖含量越高越容易结晶。

如果你家里正好有不同品种的蜂蜜,会发现椴树蜜自然现象下呈结晶状态,水白蜜就不太容易结晶。

问:蜂蜜冒泡,闻起来有酸味是怎么回事?

答:蜂蜜里的气泡分两种情况。一种是蜂蜜里活性物质自然产生的绵密泡沫和清亮气泡,另一种是问题里所说的发酵变质而产生的泡沫。

如果发现蜂蜜冒出米白色大气泡,而且出现胀瓶,有酸味、酒味,那说明蜂蜜发酵变质了。

“水蜜”因为没有成熟,水分比较多,蜂蜜里的酵母菌和微生物在温暖环境下会分解糖,产生二氧化碳(胀瓶、冒泡)和酒精(酸味、酒味)。这时候“水蜜”已经腐败了,要赶紧扔掉。

同时,提醒南方的朋友多注意,成熟蜜保存不当也会发酵。

蜂蜜的吸水性很强,南方本身就空气湿润,尤其是回南天、梅雨天,蜂蜜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就容易发酵。如果买回来的是成熟蜜,因为保存不当发酵丢掉那就太可惜了。

问:我的蜂蜜分层了,底下沉淀的舀起来吃沙沙的像砂糖,是掺糖了吗?

答:你看到的分层可能蜂蜜结晶的“前奏”。葡萄糖析出,沉降到瓶底,蜂蜜看起来就分层了,这时候蜂蜜的颜色也会变浅一些。但是这种物理变化不影响品质,该怎么吃,就怎么吃。

夏季蜂蜜储存小贴士

1.用玻璃瓶或者食品级塑料瓶密封储存,放在冰箱冷藏室,或者通风、阴凉、干燥,无阳光直射的地方。

2.舀蜂蜜最好用木勺或者瓷勺,不要沾水,舀完记得拧紧瓶盖。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