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45岁以后,是生命高危期,做好2件事,健康跨过“寿命坎”

 健康生活维他命 2020-07-06

人的一生,其实可以划分出很多个阶段:

小时候的婴幼儿阶段,十几岁的青少年时期,然后逐渐进入中年、老年。

在年轻的时候,我们的目标,往往是学业有成、事业有成,但当我们45岁以后,步入了中老年行列,进入了生命的高危期,就只有一个目标了,那就是健康长寿。

45岁以后,是生命高危期,做好2件事,健康跨过“寿命坎”

第一件:戒掉不良生活习惯

1、饿了才吃

许多朋友在生活中不能按时就餐,或者是不到饿的时候不吃饭,理由就是“不饿”。还有的朋友常常是干完活再吃饭,这都是不科学的。

食物在胃内的停留只有4-5小时,等我们感到饥饿时,胃口早就排空了。

这时,胃粘膜就会被胃液“自我消化”,引起胃炎或者消化性溃疡,还能削弱人体的抗病能力。

2、累了才歇

累了才休息,是从老祖先那里传下来的,有许多朋友一生都是这样做的。这些朋友以为只有感到累了,才应该去休息。

其实,在感到累了的时候已经是身体相当疲劳了。过度的疲劳容易积劳成疾,使人体免疫能力降低,使疾病乘虚而入。

不论是脑力劳动还是体力劳动,在连续工作一段时间以后,都要进行适当的休息。

3、困了才睡

有些朋友以为只有在感到困了的时候,才应该去睡觉。

事实上,困倦是大脑相当疲劳的表现,不应该等到这时再去睡觉,按时就寝的好习惯,不仅可以保护大脑,还非常容易入睡,提高睡眠质量,减少失眠的发生。

睡眠是人体新陈代谢的生理过程。保证定时睡觉,保证每天睡眠时间不少于7小时,才能维持睡眠生物钟的正常运转。

4、胖了才减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有肥胖倾向的朋友是越来越多了。

许多专家认为,导致肥胖的主要原因是进食过量,营养过剩和缺乏运动。许多朋友在肥胖之后,花掉了许多钱,花费了许多时间去减肥,这是非常不合算的。

实际上,事后减肥不如事前预防,我们完全可以在体重超标之前就加以预防。比如控制和调整饮食,防止暴饮暴食,加强体育锻炼等。

第二件:做好疾病的预防

1、防心脏病

45岁后,是心脏猝死的高发阶段,尤其是平时工作过于劳累的人群,一定要注意养护心脏健康,以防心脏猝死要命。

多吃红色食物:

根据中医五色养五脏的原理,红色对应心脏,日常多吃红色食物,更有益心脏健康。

红豆,有着“心之谷”之称,有很好的养心之效。红豆中,含有丰富的铁质,可补气血,促进心血健康。

临床上认为,红豆具有改善心脏活动、降血压、降血脂的作用。

红枣,十分常见,其性味甘,温,可增强心肌收缩力,增加血液携氧量,使供给心脏的氧气增加,让心脏能更好完成血液循环运作。

所以,多吃点红枣,喝点红枣水,红枣汤,养护心脏,十分不错。

多补充α–亚麻酸:

α–亚麻酸是被推荐用于冠心病死亡二级预防的一种营养物质。大型随机对照研究证据显示,补充α–亚麻酸可降低冠心病相对风险和心源性猝死风险。

α-亚麻酸能预防冠状动脉痉挛、心肌梗塞、脑梗塞及血栓的形成,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的产生。

秋苏籽油、秋麻仁油、核桃油等植物油是α-亚麻酸的主要食物来源,每天食用5-10ml即可满足人体所需。

2、防脑血管病

45岁后,脑血管很容易崩坏,脑梗、脑溢血等疾病,随时可能找上门,不得不防。

夏季,人体出汗多,若无法及时补充水分,会引发血液黏稠,形成血栓,增加血管压力,易诱发血压升高,增加发生脑中风的危险。

所以,夏季,一定要注意补充水分,白开水、淡茶水,是最佳选择。

华花苗苦丁茶,消脂降压,促排毒,减少血液粘稠度,有益血管健康。

用华花苗、荷叶、小叶苦丁,搭配在一起,泡水代茶饮即可。

荷叶,含有黄酮和生物碱类,有助于改善血液浓粘状态,降脂,防血栓。

小叶苦丁含有阿克苷,能促进去氧肾上腺素诱导的动脉收缩,降低心脑血管疾病发生;同时,促使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面积减小,从而降低血脂。

华花苗是一种药食两用的植物,具有清热解毒、消炎抗菌作用,现代研究发现,华花苗具有降低甘油三酯,升高高密度脂蛋白的作用。

3、防糖尿病

45岁后,身体代谢更容易出现异常,糖尿病也更容易发生,要从饮食上加以控制。

高热量食物不要摄入过多:

随生活水平的提高,许多人喜欢吃高脂和高热量的食物,例如巧克力、奶茶、烧烤。炸鸡等,这些食物含有较高的热量。

不积极运动的话会导致肥胖,进而会导致胰岛素敏感性下降,时间一长,就会引发糖尿病。

饮食结构要合理:

如今,各种食品的加工越来越精细。尽管加工食品可以极大地改善口感,但是食品中的某些矿物质和营养物质在加工过程中会损失掉。

结果,人体仅在摄入后消耗碳水化合物,而其他营养物质不足。

因此,我们必须注意在饮食上精细搭配,改善饮食结构。

注:所有图片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可联系删除。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