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严陵河文学】 李兴柏||我与工人村生活馆的情缘

 严陵河曹虎 2020-07-06

严陵河·乡情·家乡情结

我与工人村生活馆的情缘

沈阳  李兴柏       
               

在沈阳的工业遗产中,尽管数量不多,规模偏小,缺乏震撼力,但留给我最深印象是“工人村生活馆”的落成开放。


工人村生活馆的开放,我有温馨的成就感,有幸福的荣誉感,有沉实的自豪感。而令我骄傲和自豪的是这座馆从筹建到开馆,我是功不可没的,因为我是倡议者。

2002年523日《沈阳晚报》在“百姓甘苦”专版“市民建议”专栏头题发表了我写的读者来信,标题是“抢救铁西区工业旅游资源刻不容缓”。

文章开头说“铁西是中国近代工业文明的重要基地,那里有中国工业最厚实的土壤,就丰富工业旅游资源看,铁西区可以说是在中国数一数二的,是国内其他旅游强市、旅游大市不具备的,堪称‘中国一宝’”。

来信第二条建议明确提出“加紧保留工人村部分房屋。建于上个世纪50年代的工人村,就是发展沈阳工业旅游的主要项目。在工人村中可选择若干栋外观未被破坏的楼房,进行修缮,好让后人了解上世纪五十年代,建成的这一大片苏式建筑和它后面的故事。对工人村的苏式建筑,千万不可全拆。


1952年根据毛主席“在提高生产的基础上,改善人的生活”指示精神,沈阳市人民委员会投资1200万元,按照前苏联专家设计“三层起脊闷顶式住宅”施工。923日举行奠基仪式,到当年12月一期建成,仅用2个半月,在沈阳西郊一片荒野上,793层深红色楼群落成,创造了当时沈阳建筑史上的“沈阳速度”。

工人村是当时全国最大的工人居住区,是全国最早在冬天集中供暖的住宅区,是新中国工人阶级当家作主的象征。全市89户国有大中型企业就有44户国企在这里设家属宿舍,总数200多幢,居住达45700人。“楼上楼下,电灯电话”的工人村,引领了全国住宅现代化的潮流,成为住宅区的样板。

从1996年起,我每天上下班必经之路就是十二路的工人村,3层红楼是苏式建筑典范之作,布局整齐简洁,楼距之间间隔大,杨柳榆槐等树木参天,我想要挽救历史建筑,防止工业遗产空壳化,使工人村成为可以触摸的幸福记忆。于是,写了一封读者来信,给报社寄了过去。
没想到的是,报纸马上编发了此稿,发在头题,并用顶级大号字作标题,可以看出这篇来信的份量。

“十一五”的2006年铁西区委、区政府为传承工业文化,采纳了我的建议,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着手建设工人村生活馆。

2007年618日开馆当天,我一边听讲解员的讲解,一边看屋内陈设,参观完毕时我还在留言簿上写了‘该馆开放,实现了多年的夙愿’等数百字感言。不知何人把我的观后感贴在网上,只要打开“百度”,输入我的名字便可阅读详细信息。


工人村生活馆由7幢楼围成一个独立小院。这个馆原封不动地保存了上个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沈阳工人家庭房间陈设。有的在十几平米的小屋架起了二层板床。而曾任沈阳第一机床厂总工程师叶选平(原全国政协副主席)的家也被完整的再现于工人村中。这里还有当时的邮局、粮站、职工合作社以及上个世纪13户工人家庭的原貌,再现了当年铁西工人真实的生活场景。

客观地说,在沈阳官方报纸上发表文章,明确提出保留工人村,作为工业旅游的主要项目,我是第一人。呼吁的心血没有白费,工人村部分楼院终于保住了。一封读者来信,催生了工人村生活馆。

其实我不是铁西区人,也没有在工人村居住过,更没在铁西国企工作过,但对铁西区工业遗产的感情太深了。我感觉到,为保留工业遗产,献言献策是不分居住地的,也不分职业的。

我深知立遗址碑等纪念性标志,是没有任何意义的,还深知重建和复原不是对工业遗产的保护。

工人村生活馆,如今成为辽沈地区博物馆中颇有活力的组成部分,成为知名的工业旅游文化名片,成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工人村生活馆,作为历史文化遗迹,不仅是一座独具特色的建筑博物馆,也是一座积淀深厚的人文博物馆,还是历史名城——沈阳弥足珍贵的文化财富。

工人村生活馆,成为工人村留下的唯一印记,成为老工业基地的重要见证,吸引八方游客和外宾的光临。

上世纪七十年代,进城坐“摩电”,肇工街西面,就是工人村;八十年代进城卖菜,在十二路市场、聋哑学校市场,周围就是工人村;九十年代上下班,天天在工人村红楼中穿梭而过。我见证了“工人村生活馆”的前天、昨天和今天,也看到了更加美好辉煌的未来。   

图网络

作者简介:

李兴柏,满族,67岁,沈阳人现为中国散文家协会会员、辽宁省作家协会会员、辽宁省书法家协会会员。1978年开始发表文学作品,散见《鸭绿江》、《河南文学》、《散文选刊》、《散文家》、《光明日报》、《人民政协报》、《中国纪检监察报》、《中国劳动保障报》等上百家报刊。作品或获奖,或编入作品集,或纳入百度文库。出版个人作品集《从文履痕》。

总顾问    孙宗信

文学顾问:严正华

       编:曹李晓

       编:梁铁牛

执行主编:   

       委:郭天杰   王士朝  王书成     

               陈方涛        麻会普

投稿须知:

投稿须原创首发,文体散文、小说、随笔、杂文、诗歌不限,文责自负。投稿请加严陵河微信(微信号:C2226995811),同时发送个人靓照及简介。发稿一周,六成做稿酬返给作者,四成留作平台维护,20元以下的不予发放,阅读量达600以上赞赏金额全部返还,阅读量达800以上除全部返还外加赠10元。

所发作品如有侵权,请联系平台及时删除。

投稿微信:微信号C2226995811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