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再见了,工人村!

 花花四溅 2018-02-03

工人村是老沈阳的工人住宅区,建国初期,铁西区陆续盖起143栋3层红砖楼房,都是标准的苏式住宅风格,整体规划,统一施工。形成了后来的工人村。从空中看工人村的建筑群组成了“工人村”三个大字。

住在这里的那一代人,他们把工厂机械的轰鸣,当作冲锋的号角;把高炉林立的沈阳,当作为祖国建设的前线。

再见了,工人村!

再见了,工人村!

那时的工人村,楼上楼下,电灯电话,能住进工人村是一件很让人羡慕的事。住在工人村里的人,就像住在四合院,亲如一家人,他们都是革命的工友,工作差不多,收入差不多,生活无比幸福满足。

从80年代起,工人村逐渐成了落后的典型,周围的高楼大厦新式建筑拔地而起,这群小砖楼显得格格不入。大部分原工人村的住户搬进了新楼房里——工人新村,只剩下24栋老楼,因为它们变成了省、市历史建筑群,2015年老楼成为省级历史文化街区。在外人感叹怀念赞颂工人村的时候,其实,仍然居住在老楼里的居民,无时无刻不盼着搬出那个已经被确定为危楼,各种水电设施已无法满足基本生活的蜗居环境。汽车行驶在肇工南街上,百十来米一个的信号灯,甚至让人感到抓狂。

再见了,工人村!

再见了,工人村!

再见了,工人村!

再见了,工人村!

终于2017年末,这些最后的小红楼要被拆迁了,老住户们签了房屋征收补偿协议,

2018年年初,最后的24栋小红楼里的居民陆续领到了安置补偿款。

这最后24栋老楼,现在已经被围了起来,很快,工人村将了无痕迹。一代人的芳华,渐渐远去。

再见了,工人村!

不过,从沈阳市铁西区获悉:在铁西区西北部,一处约70万平方米面积的工业遗存保护区已经划定,正在积极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通过市场化手段将工人村生活片区打造提升为文化创意街区,推进以工人村生活馆为核心的工业文化旅游,使之成为全国工业旅游的标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