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书画鉴藏:明代中期的山水画

 古今艺术 2020-07-06

明代中期,就在“院体”和“浙派”山水风行的同时,苏州地区的山水画家在继承元人与北宋的画风的基础上加以变革。由于此类画家注重文学修养,讲究绘画的内涵,很快便形成了与“院体”、“浙派”相对立的流派,又因为这些画家多寓居吴门(今江苏苏州),故画史上称之为“吴门画派”。“吴门画派”中又以沈周为发端,至文徽明声名大振。而就在沈、文明重江南之际,同时寓居吴门的两位画家唐寅和仇英,山水成就也极高,由于他俩是师承南宋“院体”而自成一格,其风格不类“吴门画派”,故画史又将他俩和沈周、文徽明并称“吴门四家”,也有称“明四家”的。

沈周的山水,早年学王蒙,后学黄公望,晚年醉心于吴镇,并上溯董源、巨然和李成。他40岁前一般多作盈尺小景,40岁后才拓笔画大幅。早年的山水笔法较为精细,晚年的画法则较为粗疏,故又有“细沈”与“粗沈”两种画风。“细沈”一路,笔法缜密细秀,气势苍劲沉郁,构图显得繁密而空灵。“粗沈”一路,一般以粗阔的线条勾皴山石,再以点皴或线皴画出山体的结构,最后再用浓墨和焦墨点苔,显得骨力劲健,气势雄浑,构图完整。

文徽明的山水初学沈周,后又远承荆、关、董、巨、夏,以及赵孟頫、王蒙和吴镇等人。其中又与赵孟頫和吴镇的面貌较为接近。文徽明的山水也有粗、细两种体貌。与其他画家不同的是,一般画家晚年趋向粗笔一路,而文徽明晚年也有细笔一路。他的一些细笔山水与青绿山水,笔法凝静沉稳,极见笔力,具有浓重的装饰性和形式感。就是他的一些粗笔山水,也不是粗笔大意,挥墨纵写,而是十分含蓄醇和,略带慎谨生拙,显得豪放而狂野,酣畅而凝动,具有浓重的文人笔墨审美情趣。其传世作品有《雪桥策马图》、《兰亭修禊图卷》《携琴访友》扇面《真赏斋图》等。

唐寅与沈周、文徽明的画风不同,他早年师承周臣,后又承学李唐、刘松年、马远、夏圭等院体一路,并兼学“元四家”以及李成,范宽诸家,融南北两宗画风而自成一体。如此,他的山水技法显得全面而扎实,气势雄健而壮阔,造型严谨而精确。在“吴门四家”中风格最为多样,技法最为全面,才气最为灵现,反映出一位江南才子极高的诗情才气和落魄心态的生命历程。传世作品主要有《落霞孤鹜图》、《山路松石图》和《看泉听风图》等。

仇英与沈周、文徽明、唐寅的画风不同。其他三位都是文人兼画家,而他却是一位职业画家。他的山水师承周臣,后又得文徽明指点,并上承刘松年、赵伯驹的画法,尤以青山绿水成就为最高。仇英在山水画上能取得成功,除了师承名家之外,另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得力于与收藏家的交往。他曾在项元汴等人家中临学了大量的唐、宋、元的名作,使之技艺日进,终于成为擅青绿、水墨、写意和白描各种技法于一体的全才型画家。其所作山水,笔法精细不拘,构图繁简得当,设色清丽典雅,风格清新爽朗。

其实,“吴门四家”和“吴门画派”还是有区别的。“吴门四家”仅指四人而已,而“吴门画派”则以沈周为开山祖,至文徽明而声名大振,并取代“院体”、“浙派”成为画坛盟主。尤其是自文徽明后,“吴派”几乎成了文家的天下,仅见著录的就达三十余人,其中具有相当影响的文姓画家就有文彭、文嘉、文伯仁、文震亨、文淑等人,以及门人弟子钱谷、陆治、陈道复、朱朗等。另有谢时臣、张灵等。

另外,受“吴门画派”影响的明代后期也涌现出许多山水名家。其代表人物有程嘉燧、李流芳、张复、邵弥、陈裸、杨文骢,张宏、陈焕等人。其他不脱吴门体系、各具品貌的画家尚有李士达、袁尚统、文从简等。明末清初之际,部分文人士大夫,在诗文书法之余,寄情山水,所绘山水笔墨疏简,风格淡逸,不拘形式,耐人寻味,各具自己的面貌,较著名的有黄道周、倪元璐、担当、方以智、邹之麟、恽向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