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大三学生治愈复杂失眠一例

 逸农农 2020-07-06

按:本文中提到的大三中医学生是吴平路主任的儿子,本文治疗过程记述者是其母亲,后附有吴平路主任的分析。

甘某某,女,50岁,我堂姐,开早餐店,2020年疫情期间,闲置在家,正月公历2月份开始失眠,睡不着,但白天精神尚可,也不烦躁。我笑问她:“你到底是关久了闲得慌睡不着呢,还是真的病了?”,她自己也答不上来。

3月1日农历二月初八服药黄连6g、芍药6g、鸡子黄二枚、阿胶9g,茯神9g,酸枣仁12,知母6,牡蛎12,龙骨12,生地黄9,肉桂2。7剂。吃完变化不大。后来早餐店开始营业,姐笑着告诉我:“被你说对了,果然是闲的,现在又能睡着了”。

但好景不长,睡眠还是不好,4月30日再次服药:茯苓12芍药12生姜12炮附子16白术8黄连8黄芩12阿胶6,鸡蛋黄一个,龙骨12牡蛎12栀子8。5服。吃完效果不好。失眠越来越严重,几乎通宵,凌晨一点多或两点多才能入睡,早餐店三点半又得起床,白天极度疲劳,严重影响生活。5月30日,吴平路开药7付,吃完,还是没有改善。

6月5日儿子(大三学生)接手诊治。

堂姐脸上长了很多黄褐斑,很多年了,以前有子宫内膜腺肌症,每次经前肚子痛的不得了,要吃止痛药,三年前手术切除了子宫,有高血压,有心脏病,每天吃高血压和心脏病的药。有个突出症状是,她不喝水,天气炎热,她在早餐店忙碌,汗如雨下,但她从不想水喝。

儿子开药:生附子8干姜8炙甘草12桂枝12白术12茯苓12泽泻20龙骨12牡蛎20 茜草12川芎12丹皮12 五付。      

提示:文中药方仅供参考,不可套用。

6月8日她收到我们送过去的5付药,儿子叮嘱她喝药按要求来,生附子小药袋包好先煎,9碗水熬三碗药,熬药一小时以上。药煎好后先喝半碗,她没有感觉,让继续喝剩下的半碗,还是没有感觉,叮嘱三小时后再喝一碗,第二碗喝下,她说舌头有点辣,儿子看有点反应,让她第三碗别喝了,留到第二天喝。当晚睡眠没变化。这天把心脏病的药停了。

6月9日上午,她前一夜没睡,又劳累一上午,说心慌,难受,疲劳到要虚脱,支持不住,躺到了床上,我害怕,怕药物副作用和她心脏病,儿子说是停用心脏病西药的停药反应,她休息过后情况就会好转,下午就慢慢好了。

6月10日两副药喝完。11日熬药不小心熬干了,只有两碗药,也就喝了,当晚睡得很好。姐很高兴,儿子问她,“你想喝水吗?”她说:“还是不想”,儿子:“你的病还没好,什么时候你像正常人一样喝水,你的病就好了,就不用了吃药了。”就这样九碗水煎三碗药,每天喝两碗药,喝药后嘴里有点涩,睡眠时好时坏,但比以前好多了,没有通宵失眠。

6月13日我们又送5付药过去,生附子由8克改量到12克,生附子12干姜8炙甘草12桂枝12白术12茯苓12泽泻20龙骨12牡蛎20细辛6乌药16。


服药期间先是流清鼻涕,鼻涕水流到鼻尖了都不知道,大约两天鼻涕不流了,又咳嗽,从咳嗽浓痰到痰越来越稀,她肯定的说没有感冒。儿子叮嘱她千万别吃感冒药,大约两天后不咳嗽了,又说舌头尖痛,像是烫伤或者长泡一样。到18日都好了。每天都问她喝水不,有天她说下午可能说话太多太久,慢慢的喝了一小瓶矿泉水,接着是半夜两次起来上厕所喝了两次水,但不确定是自己想喝,终于有一天她说想喝水了,早上起来因为想喝水喝了一杯。

到18日,睡眠正常,晚上八点多或者九点多上床都能睡着,口干想喝水,喝不少,像正常人一样。

昨天儿子说“你睡眠正常了,喝水正常了,你病好了,可以不喝药了”,一共10付药,喝了8付。姐姐病好,她高兴,我也高兴,为姐姐高兴,也为儿子高兴。


吴平路主任点评

看了这个医案我是既惭愧又欣慰,这一个失眠的问题我没有解决好却让儿子给解决好了,归根结底还是在于阴阳寒热的是否准确判断上。

临床上失眠的问题根子上是阴阳的问题。

《灵枢·寒热病》日:“阴跷阳跷,阴阳相交。阳入阴,阴出阳,交于目锐眦。阳气盛则嗔目,阴气盛则瞑目”。

《灵枢·口问》篇中记载:“阳气尽,阴气盛,则目瞑;阴气尽而阳气盛,则寤矣”。

《灵枢·邪客》日:“今厥气客于五脏六腑,则卫气独卫其外,行于阳,不得入于阴。行于阳则阳气盛,阳气盛则阳跷陷,不得入于阴,阴虚故目不瞑。

《素问·逆调论》日:“人有逆气不得卧是阳明之逆也阳明者,胃脉也。胃者,六腑之海,其气亦下行。阳明逆,不得从其道,故不得卧也。

《灵枢·营卫生会论》中载:“壮者之气血盛,其肌肉滑,气道通故昼精而夜瞑。老者之气血衰,其肌肉枯,气道涩故昼不精而夜不瞑。

《灵枢·淫邪发梦》日:“正邪从外袭内,而未有定舍,反淫于脏,不得定处,与营卫俱行而与魂魄飞扬,使人卧不得安而喜梦。'

以上这些是《内经》中有关失眠的论述,一直在指导着临床。后世医家很多著名方剂如黄连阿胶汤、酸枣仁汤、归脾汤、交泰丸等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

这例病例儿子能从是否口渴上判断真寒假热,一举治愈,着实给我上了一课,让我惭愧不已。同时让我欣慰的是一个大三的孩子已能深入根源看问题,把握阴阳大象,迅速抓住核心病机,大胆用方,不为假象所动摇,实属难得。尤其是中间停用西药的心脏不适,驱真寒从太阳而出的流涕,都不为所动,继续牢牢抓住阳虚真寒的根本,坚持用药,甚至使用了生附子,还加大了用量,直到病人感到口渴阳复寒去,复如常人,而且一直良好恢复至今。

这个案例也让我看到了我们前期对孩子的培养走的道路是正确的。上学至今,儿子废掉了所有的西医课程,时间都用在反复学习在学校里已经沦为选修课的四大经典上,完全建立了中医的思维模式。儿子的学习几乎完全是自学的,没有按部就班的跟着老师走,是一种积极主动的自学。

现在疫情期间,还没复学,儿子随我上了一段时间的临床,体现出的中医能力,已经远超很多临床医生。这也让我不得不再次对中医教育进行思考,我们的中医教育一定要遵循中医自身的学习成才规律,才能培养出好的接班人。这种在学校里中医、西医、杂课都要花上三分之一的时间,中医、西医两种冲突的思维模式都要建立,毕业后进医院工作继续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在学习西医上,这是我们中医的成才之路吗?我们是否该重拾前贤“不为良相,便为良医”的道路呢?是否该回到注重传统文化根基的学习,通透中医理论,跟师实践的传统路径呢?我在想,我的孩子有着家族的传承,有着父辈的领引,走上了中医成才的道路,他的同学还有其他千千万万的学子,能否也都能成为自信、自立、自强的一代小中医呢?但愿他们也和我的孩子同等幸运,愿我们的中医传承发扬,成为文化复兴的排头兵!

2020 年7月 5 日  
吴平路于湖北咸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