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镜头下的1938年大同古城:操场城内一片荒凉,鼓楼下繁华热闹

 文化龙乡 2020-07-06

镜头下的1938年大同古城:操场城内一片荒凉,鼓楼下繁华热闹

本图集全部选自《华北交通写真》中大同的部分。拍摄时间为1938年,许多照片为2019年由京都大学馆藏首次公布,记录了那个年代的珍贵记忆。为方便阅读,本图集部分照片经过重新上色。此外本图集加入1937年所绘制的大同古城地图进行解说。

镜头下的1938年大同古城:操场城内一片荒凉,鼓楼下繁华热闹

图为1938年的一个冬季里, 一位本地的小孩坐在鼓楼前的南大街处,冲着镜头微笑着。他坐在街边的小板凳上,眼前摆放着正准备出售的物品。值得注意的是,他的鞋已经有多处破损的地方。

镜头下的1938年大同古城:操场城内一片荒凉,鼓楼下繁华热闹

依然是鼓楼的南大街,依然是同一个时间,记者记录下了一行人正沿着街道向南走去的镜头。画面中前方的两个妇女每人手中都手拿着一个包裹。

镜头下的1938年大同古城:操场城内一片荒凉,鼓楼下繁华热闹

图为1938年大同鼓楼的特写照片,这座阁楼是大同本地市民的共同记忆,也是在上世纪60年代那个特殊的时代中唯一保存下来的一座阁楼,已经陪着这座古城走过了600多年的光阴。(更多大同鼓楼内容可在个人主页内查看)。

镜头下的1938年大同古城:操场城内一片荒凉,鼓楼下繁华热闹

时间走过3年,照片记录了1941年临近年关时,鼓楼南大街前务必热闹的景象。许多商贩都利用着这个时间售卖着手中的物品。街道上选购商品的市民也是人来人往,热闹非凡。

镜头下的1938年大同古城:操场城内一片荒凉,鼓楼下繁华热闹

图为1937年民国地图中的南大街,上四幅照片的画面全部取自此处。鼓楼的前方即为大同古城的中心——四牌楼。

镜头下的1938年大同古城:操场城内一片荒凉,鼓楼下繁华热闹

图为1938年的夏日某一天,记者站在大同的北大街上,拍摄下了这张由南向北的珍贵照片。画面中左侧的店铺为一家鞋店,已经沦陷的大同城中一个穿着和服的女性正在带着自己的孩子向店内走去。画面中央远处则是当时不伦不类的大同欧式风格北城楼。

镜头下的1938年大同古城:操场城内一片荒凉,鼓楼下繁华热闹

图为民国地图中大同古城的北大街位置,上图中画面的右侧部分原址为1372年所建的代王府,明末一场大火将王府烧为灰烬。最终只留下一条条具有特殊含义的街道。

镜头下的1938年大同古城:操场城内一片荒凉,鼓楼下繁华热闹

1938年的某个冬日下午,记者在北城墙外的北侧的操场城内,向南望去所拍摄下的画面。这也是位数不多记录下民国大同操场城的画面,显得尤为珍贵。画面中为数不多的人与车往来穿梭。前方城墙上为大同当时的北城楼,画面中操场城的东侧还留下了一个缺口。

镜头下的1938年大同古城:操场城内一片荒凉,鼓楼下繁华热闹

图为1937年操场城的地图,周围并没有太多建筑物,显得非常空旷。

镜头下的1938年大同古城:操场城内一片荒凉,鼓楼下繁华热闹

1938年的夏日,记者在上华严寺中拍摄到了这张近千年前的大殿——华严寺大雄宝殿。时过境迁,这座古寺得到了妥善保护,除寺内海会殿被拆除以外,大雄宝殿与薄伽教藏殿都保存非常完整。

镜头下的1938年大同古城:操场城内一片荒凉,鼓楼下繁华热闹

图为1937年华严寺部分的地图。华严寺的西北不远处就是清远门城楼。

镜头下的1938年大同古城:操场城内一片荒凉,鼓楼下繁华热闹

图为1938年所拍摄到的大同古城中心——四牌楼。那个被侵略者占据的年代,永泰街的牌楼下还悬挂着当时的标语。牌楼下有许多人穿梭往来。

镜头下的1938年大同古城:操场城内一片荒凉,鼓楼下繁华热闹

图为1937年地图中的四牌楼位置,这里也是大同古城的中心。欢迎关注小郭曾曰头条号,更多关于大同的内容可在个人主页内查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