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洒脱诗词

 愛尼衣声 2020-07-06

汉有汉赋,唐有唐诗,宋有宋词。这些诗词歌赋,骨子里其实是真人文化传承的外显末用之相。尤其唐宋之时,正是禅宗一脉开枝散叶的黄金时期,得道证悟的真人高士人才辈出。其诗词多为因其修证开显智慧后自然而得,“汩汩从源头流出”,因他们的证悟而意境空灵高远,文哲兼具,形神兼备,令人叹为观止!

而唐宋的文人名士们,则无不与当代高僧交往甚密,如苏轼与佛印、辩才禅师的师友关系,白居易向鸟巢禅师求教后大为转变等等,不胜枚举。若沾得一点道骨仙风的情怀,便在诗词上大放光彩为世人流传。殊不知,那些有名的唐诗宋词,却早已是中华文化里二手再转发的文才。古人自知诗词背后更有一番境界,只把诗词当消遣;唯独今人不知其中奥秘,本末倒置,还流落到跟百度比背诵的地步,实在是可叹!可叹啊!

品赏真正的好诗,绝不在表面的风花雪月、文采风流,而应该透过言语和作者的生命领悟之间相互感应。且看这些真正的修行人所做诗词的背后,一定有更多的东西:

吾师觉明子先生有诗言:“丹心幻化山水色,神光散作大地春

唐朝的药山禅师时常月下披云而啸:“有时独上千峰顶,月下披云啸一声

黄檗禅师与其皇帝师弟(唐宣宗,时避难出家修行)相和的一首诗,境界非凡又气象各异。黄檗禅师即景刚出:“千岩万壑不辞劳,远看方知出处高唐宣宗便对:“溪涧岂能留得住,终归大海作波涛

而若单看唐宣宗自身的诗句也是境界非凡:“日月每从肩上过,山河长在掌中看

灵云禅师参学行脚天下,一日睹桃花而悟道,诗云:“三十年来寻剑客,几回落叶又抽枝。自从一见桃花后,直到如今更不疑

佛道双通的吕纯阳有诗云:“丹成白雪千壶酒,梦存黄梁万劫身。收拾乾坤归袖里,休劳渔父指迷津

南宋高僧道济禅师临终前挥就一首:“六十年来狼籍,东壁打到西壁。如今收拾归来,依旧水连天碧书罢掷笔而逝,是何等自在潇洒!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