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刘禅怨恨诸葛亮么?两大证据都不充分,更可能是有怨无恨

 春秋砚 2020-07-07

刘禅16岁当上蜀汉皇帝,政权则完全掌握在诸葛亮手中。直至11年后,诸葛亮病死在北伐途中,27岁的刘禅才接过朝政,真正开始行使权力。

刘禅对诸葛亮的感受如何?一方面是父亲的遗命"事之如父",另一方面自己成了橡皮图章,"政在葛氏,祭在寡人。"同在三国时代,和他情形相似的君主,是怎么想的呢:

大权旁落的汉献帝,曾对曹操说:"君若能相辅,则厚;不尔,幸垂恩相舍。"你干脆把我赶下台吧!愤恨之情溢于言表。

吴国孙权的接班人孙亮,15岁亲政时也是不能做主,权臣孙綝控制朝政,令其愤懑:"先帝数有特制,今大将军问事,但令我书可邪!"

可见当权而不能掌权,心有怨念是正常反应。更何况十五、六岁正是自信满满、自以为是、逆反成性的年纪,放现在,不服父母管教,一言不合、离家出走的都有。

刘禅心中没有想法不合逻辑。诸葛亮死后,刘禅一不许官员奔丧,二不准为其立庙。人们常用这两个证据说明他对诸葛亮的怨念,但仔细分析,这两点并不足以说明问题。

一、不许奔丧的缘故

不许奔丧的出处来自谯周,他当时在蜀汉任职"劝学从事"。一听说诸葛亮去世,立即起身奔丧。只有他一人因为动身早,得以前往,其他人则被诏书所阻:

"亮卒於敌庭,周在家闻问,即便奔赴,寻有诏书禁断,惟周以速行得达。"《三国志·谯周传》

首先,长官、师长去世,属下及门生故吏送丧,是东汉以来的惯例。只是,三国时期,国家处于风雨飘摇之中,政权交替之际,更是他国觊觎之时,因而,各国都对奔丧有了规定。

曹操临死时遗诏,文臣武将都不得擅离职守:

"天下尚未安定,未得遵古也。葬毕,皆除服。其将兵屯戍者,皆不得离屯部。有司各率乃职。"《三国志》

实力最强的魏国尚且担忧吴、蜀趁机举兵,更何况实力不济的蜀国。诸葛亮去世犹如国家栋梁倒塌,正是需要严防各种威胁之时,因而,不许官员奔丧是正常的行为。

不仅魏、蜀如此,吴国也是一样:

"吴令孟宗丧母奔赴。已而自拘于武昌,以听刑。陆逊陈其素行,因为之请,权乃减宗一等,后不得以为比,因此遂绝。"《三国志·吴主传》

可见奔丧在魏、蜀、吴官员都不得随意奔丧。刘禅此举一为惯例,二则也为国家的稳定,并非对诸葛亮的不满。就是他老子刘备死时,也是"三日除服",就是说:国丧戴孝3天就够了,之后正常工作。

二、为什么不立庙

按照礼法,秦汉唯有天子才可立庙。功臣获得的最高荣誉,就是配享帝王的太庙。给臣子立庙,不合礼制,虽然诸葛亮广受蜀国臣民爱戴,但他本人也一定不会同意僭越身份的做法。

"亮初亡,所在各求为立庙,朝议以礼秩不听,百姓遂因时节私祭之于道陌上。言事者或以为可听立庙于成都者,后主不从。"《襄阳记》

但诸葛亮在民间的影响力太大了,每逢年节,人们自发的在各地祭祀,各种路田祭、野祭。长此以往,也影响朝廷的声誉。在成都立庙被否定后,有人提议,在其墓地附近立庙,既存德念功、顺应民心,又不违礼法、不欺宗庙。刘禅深觉这个建议很有建设性:

"蜀人所在求为诸葛亮立庙,汉主不听。百姓遂因时节私祭之于道陌上,步兵校尉习隆等上言:'请近其墓,立一庙于沔阳,断其私祀。'汉主从之。"《资治通鉴》

公元234年,后主刘禅封诸葛亮为"忠武侯",在沔阳建"诸葛武侯祠"。所以,不能说刘禅因记恨诸葛亮而不立庙,而是在寻找一个可行的方案。

诸葛亮死后,刘禅也废除了丞相之职,这一职务在蜀汉是为诸葛亮量身定制的,是为了他权力最大化的权宜之计。因为这一官职自东汉就废除、改为三司了,刘禅的做法只是亲政后,恢复了常态。

三、命运共同体

夷陵之战,将蜀汉推到了衰亡的边缘,也把刘禅与诸葛亮的命运紧紧的结合在了一起。

战后不久,蜀汉的缔造者刘备退出了历史舞台,大批强将、谋臣殒命,半数的精兵丧生火海,舟船粮草损失无数,蜀汉不仅没能收复荆州,反而国力大伤,到了可能亡国的境地。

白帝城托孤,刘备看的明白,自己一死,蜀国风雨飘摇,需要一个能集大权于一身的人挽狂澜于既倒,唯有诸葛亮能胜此重任。因而教诲刘禅:"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

刘禅则是主少国疑,文臣、武将都可能各行其是,唯有全身心的倚靠诸葛亮,才能延续国祚。

"建兴元年,封亮武乡侯,开府治事。倾之,又领益州牧。政事无巨细,咸决于亮。"《三国志》

诸葛亮大权独揽,用三年时间发展生产、东和孙权,稳定住了政局。之后,发动南征,平定了叛乱,使蜀国无后顾之忧。直至北伐,诸葛亮为了蜀国的发展,为了恢复汉朝的理想殚精竭虑。

诸葛亮死后,有人以为刘后主不为其立庙是对隙,因而见缝插针,李邈上书诋毁诸葛亮:

"今亮殒殁,盖宗族得全,西戎静息,大小为庆。"《华阳国志·卷十》

是否北伐是国政,有异议也属正常。但因诸葛亮的死而庆祝。李邈的说法严重伤害了刘禅的感情,因而大怒,把他关进牢里处死了。

结论:

刘禅对诸葛亮的不满,更多应该是源于他那犹如父辈的教诲和管教:

"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出师表》

寻常人家的孩子都不耐烦听长辈说教,何况是一个与你有君臣名分的少主呢?只是诸葛亮身在其中,诸事力求完美,教育刘禅上,没有做到因材施教。

刘禅对诸葛亮的后代极为看重,把女儿嫁给了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并对其一路提拔,这也说明了他对诸葛亮的感情。

诸葛亮自比管仲。管仲相齐,总览国政,齐王放心的吃喝玩乐。但管仲适时的让齐王出出风头,在诸侯之会让使其尝到霸主的滋味。如果将刘后主与齐桓公想比,他缺少了这样的机会。这可以说是诸葛亮的遗憾,这份遗憾加上严格的管教,刘禅可能会对相父诸葛亮有所怨言,但绝无怀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