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致命的归因偏差,它才是教育的最大陷阱

 止观观止 2020-07-07

01 什么是归因偏差?

家长和老师,为了教育出一个优秀的孩子,他们可能把一些偶然要素误以为是导致孩子不出色的重要原因。

如果孩子教育失败了,他们通常会把责任推到外界因素和孩子身上。

比如,孩子考试没有考好,我们会本能地责怪孩子没有用功读书,没有认真答题,或者考试时太粗心大意。我们很自然地认为,没有考好就是孩子自己的问题,他们这些地方没有做好。

我们得出这些原因的现象,就是归因。而归因偏差说白了就是,事情做成功时,原因都是自己有能力,自己很厉害。失败时,则力图把责任推诿给外界和他人。

如何理解归因偏差呢?其实,它就是大多数人都具有的,有意无意地将个人行为及其结果,进行不准确归因的现象。

简而言之,就是没有找到事件背后的真实原因和本质原因。

在孩子的教育过程中,归因偏差就是我们常见的陷阱。


02 如何避免归因偏差?

卢梭说过:三种对孩子不但无益反而有害的教育方法是:讲道理、发脾气、刻意感动。

这些方法是不是很多父母,每天都在熟练地演绎着?

当我们在教育孩子时,我们很自然地把自己放在道德制高点上,我们习惯性用成人的思维和逻辑来面对孩子,却很少站在孩子的立场上去看待孩子的问题和成长。所以,我们根本无法真正理解孩子,我们不懂他们的想法,也就不能有效地解决教育中的困惑和问题。

避免归因偏差,首先要做的就是,爱和尊重。

电影《驯龙高手》中有个片段。

部落统领斯托利科依靠自己的武力驯化了无数的猛龙,但面对最强大的夜之怒龙却没有办法。斯托利科的儿子小咯咯也渴望像父亲那样成为驯龙高手,但因为年纪小,力量弱,他根本驯服不了任何龙。

有一次,小咯咯意外撞见了夜之怒龙,一阵惊慌后,小咯咯发现它受伤了,小咯咯很同情它,于是不理会什么驯龙规则,他用心陪伴着夜之怒龙,帮它疗伤,和它一起玩耍。一段日子后,传说中凶猛无比的夜之怒龙,竟然成了小咯咯的最好玩伴,不仅如此,它还成了小咯咯的专属侍卫,代号“无牙”。

夜之怒龙,就像那些父母口中不听话的熊孩子一样,教育好他们,需要也许不是打骂,而是爱和尊重。

关爱孩子,尊重孩子的天性,这样才能抵达孩子柔软的内心。


其次,顺应孩子的兴趣爱好。

日剧《垫底辣妹》中,女孩耶加是一个浓妆艳抹,整天沉迷吃喝玩乐,不思进取的“坏”孩子。升学考试中,高中生的她只有小学四年级的水平。面对这样的垫底学生,老师坪田想到了一个办法。

他决定按照耶加的喜好,投其所好,吸引她的注意力。于是,坪田老师告诉耶加说,日本第一私立大学里头有很多帅哥,耶加可以把这个大学当作高考志愿,他会耶加补课。耶加同意了,但坪田老师有个规定:耶加每错一道题,就要当中卸一道妆。

耶加听完,吓坏了,害怕卸妆的她,开始了玩命学习。

有时候,耶加觉得太难了,想半路放弃,坪田老师就会鼓励她说:“虽然你的答案都是错的,但答得挺有创意的。”

就这样,耶加为了心中向往的学校,虽然她更多的是关注学校里的帅哥,在坪田老师的鼓励和教育下,最后成功考上了日本第一私立大学,完美逆袭,甚至可以说,她做到了大多数人难以实现的目标。

顺应孩子的喜好,善加利用,才能激发她心底的热爱和动力,她才会自主自发地好好学习,为了自己的喜好去努力奋斗。


最后一点,允许孩子用自己的节奏来成长。

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就像含苞待放的花蕾,不同的品种,花期也不一样。

教育孩子,就是静待花开的过程。我们要耐住性子慢慢等待,允许孩子用自己的节奏来成长。

这一点,我在女儿身上特别明显。

她小时候,长牙比很多孩子都晚,别的孩子六个月左右就开始萌牙,她一周岁前后才开始;学走路也很很晚,别的孩子普遍在一周岁左右就能学着走路,她却直到一岁半,才愿意自己扶着东西站着,愿意被大人搀着慢慢走。

在我们看来,她是典型的“慢一拍”,基本上在小时候,她的成长节奏明显慢于其他人。

后来读书了,她一如既往的保持自己的节奏,在我们急不可耐,几近抓狂时,幸好她的数学老师,及时和我们做了沟通。

她告诉我们,女儿很聪明,不要轻易批评她。她有自己的想法和思路,让她按照她的节奏来,她会是一个很棒的孩子。

于是,我们开始尊重她的节奏,别的孩子学琴两年,就可以考取四级,她要学三年;别的孩子看一篇作文范文,就可以模仿一篇出来,她要看一本书;诸如此类,不胜枚举。

如今她升入四年级了,各科学习都很优秀,不仅如此,她还是游泳校队的种子选手。

当我们放弃用成人的速成理念去要求女儿时,她按照自己的步伐,不慌不忙,带给我们惊喜和欣慰。

她也许没有那么快的领悟力,但她执着认真,她能耐住性子琢磨,成功有早有晚,谁又能否认迟到的成功不是成功呢?


03 好的教育,一定要避开归因偏差

有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在孩子的教育过程中,不论是老师也好,父母也罢,当孩子教育得成功时,他们都很容易将一些偶然因素归结为成功的要素,而孩子没教育好时,他们会不由自主地将责任推到孩子身上,或者是其他外界原因,很少从自身反省。

当出现归因偏差时,孩子的诉求和问题得不到本质解决,而父母继续在错误的归因上渐行渐远,所以生活中我们常见的情景就是:不听话的熊孩子,和情绪失控的父母同时共存。

有效教育,就要避开归因偏差的陷阱,真正认识我们的孩子,明确知道他们属于哪一种类型。尊重这些先天因素,用爱去敲开孩子的心门。

否则,一味用成人的强权去要求孩子按照你的喜好去成长,归因偏差就会越大,我们离自己的教育初衷也会越远。

当有一天,我们可以和孩子平等共处,懂得对孩子谆谆诱导,懂得共情和尊重,懂得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花朵,他们都有自己花期和节奏,我们就会发现,原来真正有效的教育是无形的,它像春雨一般,润万物而细无声,它也像杠杆一般,找到支点,轻松撬起千斤。

和天下父母共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