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小知识:中医基础入门巩固学习【岐黄学社】

 光宇阵 2020-07-08

 简短回顾下中医基础理论的内容~

 《中医基础理论》一个没有“围墙”的中医学习,知病治病!
  当一个人不再为五斗米折腰
  唯一可能会令你生活没有尊严的时候
  就是你的健康出现了问题
  中医学是一门以预防为主
  关乎生命质量和生命安全的学问
  我们认为每一个家庭,至少应该有一个人系统的学习中医知识
  建立系统的中医思维,为家人健康保驾护航
  趁现在就可以0基础学习《中医基础理论》!
学点中医,关键时刻能救命!
  适合人群
  刚入学的中医学子!铁杆中医爱好者!对中医感兴趣的医疗从业人员!
 你将获得
  系统认识中医思想体系,了解中医的发病观、病情变化与治疗观念,深入走进中医,与老师以及中医爱好者一同交流,解答你对于课程的困惑。
  中医的基础理论是对人体生命活动和疾病变化规律的理论概括,它主要包括阴阳、五行、藏象、经络等学说,以及病因、病机、诊法、辨证、治则治法、预防、养生等内容。透过本次提供的这部中医基础理论讲座视频,您可以全面、系统学习相关知识。
中医基础理论主要内容可分为以下四部分:
(一)中医学的哲学基础:
  对中医理论体系形成影响较大的哲学思想主要有气一元论、阴阳学说、五行学说。
(二)中医学关于正常生命现象的理论知识
  主要有气血津液、脏象、经络、形体官窍等内容。
(三)中医学关于疾病的理论知识
  主要包括病因、发病以及病机内容。
(四)中医养生和治病原则
  养生即保养生命,包括强身,防病,延寿三项内容。其实施主要在于适应自然规律、重视精神调摄、加强体能锻炼、谨和寒热五味、防止病邪侵害等方面,并介绍了中医养生常用的方法。
  治疗原则主要讨论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和一些具体的治疗方法:如早治防变、治病求本、扶正祛邪、调整阴阳、调理气血、调理脏腑以及因时、因地、因人制宜等内容。

 回顾下主讲老师:
  刘文江老师:主任医师,国医馆主任,临床研究生。1989年毕业于陕西中医学院医疗系,师承于国家级名老中医张素清教授。2000年在北心内科进修。历任心内科副主任兼ICU主任、急诊科主任、名医工作室主任。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文化科普巡讲团巡讲专家,国家级名老中医学术继承人。擅长诊治:中医、中西医结合诊治高血压、冠心病、心肌炎、多发性大动脉炎、糖尿病及合并症、内科疑难病症等。
  中华中医药学会心病分会委员,国家发改委药品价格评审专家,陕西省营养师协会副理事长,陕西中医学会内科分会委员、心病分会委员,西安市医学会急诊院前急救分会委员。西安交通大学全国管理干部培训中心专题培训教授,西安文理学院干部培训中心特聘教授。西安交通大学医院管理研究项目组专家、高级培训师,北京国际医院管理中心特聘专题教授。陕西电视台(3套)、西安电视台(5套)健康栏目特邀健康养生专家。常年为健康管理师资格、营养师资格培训授课。2012、2013、2014年均被陕西省保健协会评为优秀公益健康科普专家。
更多内容点开咱们的中医基础理论课程视频详细学习哦~
中医部分小知识

{中医基础理论}中医学理论体系是以气一元论和阴阳五行学说为哲学思辨模式,以整体观念为指导思想,以脏、经络和精气血津液神等的生理和病理为基础,以证论治诊疗特点,包括理、法、方、药在内的医学理论体系。

1.最早建立辩证论治理论的中医经典是:《伤寒杂病论》
2.病,证,症区别
病是疾病,是一个完整的生命过程。
症是症状和体征的总称。
证是证候,是疾病某一阶段,某一类型的病理概括。
包括病变的原因,部位,性质,邪正关系。

3.阴、阳的特性

①普遍性:每一个事物或现象之中都存在着阴阳关系。
②关联性:事物和现象处于同一范畴或同一层面。不同范畴不同层面不存在阴阳关系。如日月,日为阳,月为阴;雌雄,雌为阴,雄为阳。但日和雌不存在阴阳关系。

③规定性:如凡是炎热的,光明的,向上的,运动的,兴奋的都为阳;凡是寒冷的,黑暗的,趋下的,静止的,抑制的都属阴,任何时候都不可反称。
④相对性:包括阴阳的对待性,转化性,无限可分性。

4.用阴阳学说说明人体组织结构?
六腑属阳,五脏属阴。五脏中,心肺属阳,肝脾肾属阴。
阳中之阳,心也;阳中之阴,肺也;阴中之阴,肾也;阴中之阳,肝也;阴中之至阴,脾也。
(五脏的阴阳划分,阳中之阳,阳中之阴,阴中之阳,阴中之至阴,阴中之阴)
咱们岐黄学社以往学习中,很多学友都在问,至阴是什么意思?
至”有到的意思“至阴”就是由阳到阴由阴出阳升降出入通达转枢意思。又为“气血生化之源”能化生精、气、血、津液提供充足的原料,并能充养先天之精,这正是脾属土的功能体现。所以,在五脏阴阳中,它归属于至阴。为阴中之至阴。
5.阳虚阴盛,阴虚阳盛?
    益火之源,以消阴翳(阳虚阴盛)
    壮水之主,以制阳光(阴虚阳盛)
6.五行的特性
木曰曲直,火曰炎上,土爰稼穑,金曰从革,水曰润下。

7.五行生克乘侮关系:脾之子为肺,脾是肾所胜。
8.五脏六腑,奇恒之腑的生理特点
(1)五脏的生理特点是化生和贮藏精气,五脏的精气宜保持充满,但必须流通布散而不应呆滞,故为藏精气而不泄,满而不能实也。
(2)六腑的生理特点受盛和传化水谷,六腑内应有水谷食物,但必须不能传导变化,以保持虚实更替永不塞满的状态,故为泻而不藏,实而不能满。
(3)奇恒之腑的生理特点是主藏精气。奇恒之腑中仅有胆与肝相表里。藏精气而不泻。
9.与肺主一身之气相关的气是(宗气

10.五脏各自生理功能
心:心主血脉:心行血,心生血;心主神明
肺:肺主气司呼吸:主呼吸之气,主一身之气;肺主宣发肃降;肺主通调水道;肺朝百脉;肺主治节
脾:脾主运化,脾气主升,脾主统血
肝:肝主疏泄,肝主藏血
肾:肾藏精,肾气调节全身阴阳,肾主水,肾主纳气



点击下方文字,学习更多!

>>>这个夏天“养心”为主~四字宝典:暑、热、湿、气。做好这四点,养生其实很容易

>>>如何护肝——记住这几个养肝食物以及食疗组方

>>>养肺之道:皮毛与鼻有毛病,要从肺考虑

>>>养脾之道:脾健则正气足,要增强免疫力必须固护脾!

>>>养肾之道:头发、牙、骨、脑髓的保养当然要从肾着手!

11.五脏与体,华,窍,液,志,时的关系

心:

①心在体合脉,其华在面

②心在窍为舌

③心在液为汗

④心在志为喜

⑤心在时为夏

肺:

①肺在体合皮,其华在毛

②肺开窍于鼻

③肺在液为涕

④肺在志为悲(忧)

⑤肺在时为秋

脾:

①脾在体合肌肉、主四肢,其华在唇

②脾在窍为口

③脾在液为涎

④脾在志为思

⑤脾在时为长夏、四时

肝:

①肝在体合筋,其华在爪

②肝在窍为目

③肝在液为泪

④肝在志为怒

⑤肝在时为春

肾:

①肾在体为骨,主髓,其华在发

②肾在窍为耳及前后二阴

③肾在液为唾

④肾在志为恐

⑤肾在时为冬

12.肾为先天之本:由于肾藏先天之精,主生殖,为人体生命之本原,故称肾为“先天之本”
脾为后天之本由于脾在后天生命活动中起着主导作用,故称脾为“后天之本”
13.五脏生理特性:
(1)心:为阳脏而恶热五脏。主通明,心气下降
(2)肝:肝气升发,肝为刚脏
(3)脾:脾气主升,喜燥恶湿
(4)肺:肺为华盖,肺为娇脏,肺气宣发
(5)肾:主蛰守位,主水,纳气
14.命门之火:肾阳
15.心为君主之官,肺为相傅之官,肝为将军之官,胆为中正之官,小肠受盛之官,胃为仓禀之官,大肠为传道之官,膀胱为州都之官。
16.六淫特点
风寒暑湿燥火为六淫。外感性,季节性,地域性,相兼性,转化性
18.大实有羸状,至虚有盛候
走窜痛多见于气滞及风湿痹病
灼痛为火邪伤络或阴虚火旺所致
隐痛见于虚证
20.脾虚失运,气不化水,水湿内停为(虚中夹实证)
21.热因热用,寒因寒用(反治又称从治)
22.阳气旺盛之体慎用温热药的依据为(因人制宜)
23.少火分为君火,相火,龙火,雷火
24.汗孔的别称:玄府,元府,汗空,气门
25.七冲门有哪些?
唇为飞门,齿为户门,会厌为吸门,胃为贲门,太仓下口为幽门,大肠小肠为阑门,下极为魄门。
26.脏与脏之间有什么关系?
人体是以五脏为中心,以六腑相配合,以气血精津液为物质基础,通过经络使脏与脏、脏与腑、腑与腑密切联系,外连五官九窍、四肢百骸,构成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此即五脏一体观。
五脏是人体生命的中心,与人体各组织器官和生命现象相联系。如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等六腑,为五脏之表;脉、皮、肉、筋、骨五体,为五脏所主;面、毛、唇、爪、发五华,为五脏所荣;舌、鼻、口、目、耳及二阴五官九窍,为五脏所司;喜、忧、思、怒、恐五志,为五脏所生;神、魄、意、魂、志五神,为五脏所藏;汗、涕、泪、涎、唾五液,为五脏所化等等。

五行系统归类您可以看下,这个比较详细,便于您加深记忆
五行之间是一种复杂的网络状态。因此,五脏的生克制化,亢害承制是一个复杂的立体网络结构。每一脏都具有五脏的部分功能,也是五脏的缩影和统一体。此即“五脏互藏”之意。
故曰:“凡五脏之气必互相灌溉,故各五脏之中,必各兼五气“(《景岳全书·真脏脉》)。我们在研究了各个脏腑生理功能的基础上,还必须研究在整体活动中脏腑机能活动的调节机制和规律。
换言之,必须从脏腑之间的相互关系来研究整体的生命活动。这对于认识人体生命活动规律和疾病的病理变化和辨证论治,均有重要意义。
根据阴阳五行学说,主要从生理功能方面来阐述脏腑之间的关系。
27.“五神脏”指什么?
中医学把神分为神、魂、魄、意、志,分别归属五脏,即“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肾藏志”,并称为“五神脏”。
28.什么是“神、魂、魄、意、志”怎么理解?
神、魂、魄、意、志,是对感觉、意识、思维等精神活动的概括。
神是依存先天之精生成而表现于外的生命活动。
魄是与生俱来的、本能的感知觉和运动能力。
魂是随心神活动所做出的意识、思维活动,睡眠时亦可表现为梦境及梦幻现象。
意是获得感性印象,形成的记忆、意念。
志是在意的基础上,形成理性意志、志向等的神志活动。
肝藏血,血舍魂;脾藏营,营舍意;心藏脉,脉舍神;肺藏气,气舍魄;肾藏精,精舍志。
29.经络系统的组成?
经络系统是由十二经脉、络脉(十五别络、孙络、浮络)、十二经部、十二皮部。
30.什么是十二经脉?
十二经脉:手三阴经、足三阴经、手三阳经、足三阳经
31.什么是十二经别
十二经别:十二经别是十二经脉别出的正经,它们分别起于四肢,循行于体内,联系脏腑,上出颈项浅部。阳经的经别从本经别出而循行体内,上达头面后,仍回到本经;阴经的经别从本经别出而循行体内,上达头面后,与相为表里的阳经相合。为此,十二经别不仅可以加强十二经脉中相为表里的两经之间的联系,而且因其联系了某些正经未循行到的器官与形体部位,从而补充了正经之不足。
32.什么是十二皮部
十二皮部:十二皮部是十二经脉在体表一定部位上的反应区。全身的皮肤是十二经脉的功能活动反映于体表的部位,所以把全身皮肤分为十二个部分,分属于十二经,称为“十二皮部”。
33.什么是奇经八脉
奇经:奇经有八,即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跷脉、阳跷脉、阴维脉、阳维脉,合称奇经八脉。
34.十二经脉的名称?
十二经脉的名称包括三部分,即手或足经、阴或阳经、脏或腑经。如手太阴肺经等。
35.体质的主要标志是:身体健康;发育良好;身体系统具有良好的功能;身体活动能力好;心理发育健全。
还有发病,病因,病机,体质分型,不同季节治未病等,更多内容点咱们的中医基础理论课程视频详细学习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