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转载]<中医基础理论>的学习记忆方法

 月少xfmvhp31f6 2020-08-03

<中医基础理论>的学习记忆方法

中医基础理论》由于中医学理论抽象、方法独特,语言晦涩、医理深奥,对于学生而言难以理解,也难以掌握和记忆。因此通过归纳异同,总结规律,帮助记忆,可以通过先记忆后理解方式进行学习。特将本人在二十余年学习与教学的经验体会总结如下,但愿对学生学习与复习有所裨益。

   1.学习记忆方法

   1.1歌诀记忆法。将一些难以掌握的内容编成歌诀,进行记忆。如十二经脉的走向规律可以概括为“举手直立,阴升阳降”。十二经脉在四肢部位的分布可以概括为“内侧前中后,太阴厥少阴;外侧前中后,阳明太阳。”

    1.2归纳记忆法:对于相关或相似章节的内容,注意从整体把握,找出其共同规律,以帮助学生进行记忆。如藏象学说中五脏中每脏的内容都分为:主要生理功能、生理特性、五脏与形窍志液时的关系三部分;而五脏的生理功能中又可分为:含义、表现、生理病理三部分;五脏与体窍的关系,则可从体窍的作用、体窍与脏腑气血的关系、生理病理表现三部分来记忆。如此,掌握规律,执简驭繁,即可事半功倍。

1.3 比较记忆法。对于有些容易混淆的内容,则注意鉴别,找出其异同。如:

①精气血津液中血与津液的比较。相同点:来源相同、性质相似、功能相近;不同点:运行有别,血行脉中,津液则可行脉中,可行脉外;其相互关系,血与津液可以相互转化,故有津血同源,津血互化之说。     

    ②六淫病因的比较包括:除认真六淫共同的致病特点和各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外;还应比较其致病特点的异同,如具有独特的性质和致病特点的邪气:为百病之长者——风邪,有明显季节性者——暑邪,易袭阴位者——湿邪,易伤肺者――燥邪,易困脾者——湿邪,易扰心者——火邪等;六淫中具有部分相同的性质和致病特点的邪气,如属阴的邪气——寒邪、湿邪;易伤津者——火、燥、暑邪;既伤津又耗气者——火邪、暑邪;只伤津不耗气者――燥邪,等等。

    这类内容还有:痰与饮;津与液;营与卫;瘀血与血瘀;内寒与外寒;伤寒与中寒;实热与虚热;外感六淫与内生五邪;等等。

    1.4图表记忆法。将内容繁杂、形式相近的知识进行归纳,绘成图表,既简单明了,又有助于记忆。如事物五行属性的归类表;五脏与形、窍、志、液的关系表;五行生克关系图;十二经脉走向、交接图;津液的生成、输布、排泄图;六腑之间相互关系图,等等。

1.5综合同名法。                                       

①“府”:血之府——脉;

                 孤之府——三焦;

          玄府——汗孔;

          中精之府(中净之府)——胆;

          肾之府——腰;

          精明之府——头;

          奇恒之府——脑、髓、骨、脉、胆、女子胞。

    ②“海”:气海——膻中;

            血海——冲脉;

             髓海——脑;

             水谷之海――胃;

             阳脉之海——督脉;

             阴脉之海——任脉;

            十二经脉之海-冲脉。

    ③“门”:飞门——唇;

             户门——齿;

             贲门——胃上口;

             幽门――胃下口;

             阑门——大小肠会;

             魄门——直肠下端;

             气门——汗孔;

             命门——肾;

             产门——阴道下端。

    ④“本”:气之本——肺;

            生之本——心;

            仓廪之本——脾;

            罢极之本——肝;

            封藏之本——肾;

            先天之本——肾;

            后天之本——脾;

            脏腑阴阳之本——肾。

    ⑤“之余”:血之余——发,

                         筋之余——爪,

              骨之余——齿。        

  1.6寻异记忆法。寻找相关内容中的不同之处进行记忆,如:

    ①在脏腑中:孤府―三焦;孤脏―脾;娇脏—肺;华盖—肺;既属于六腑又属于奇恒之府者—胆。

②在六淫邪气中:有明显季节性者-暑邪;为百病之长者——风邪;但伤津而不耗气者——燥邪。

③在十二经脉中:手三阴经从胸走手,而手太阴肺经则起下中焦;阴经在四肢内侧的分布规律为“内侧前中后,太阴厥少阴”,而足三阴经在下肢内侧内踝上八寸以下为“厥阴太少阴”,等等。

       2.结语

       在《中医基础理论》的学习中要注意紧扣教学大纲,熟悉教材内容,掌握教材重点;注意联系生活及临床实际,做到将深奥的医学理论融入浅显的实例之中,理解中医理论;认真总结归纳,及时消化记忆。如此,则能抓住重点,掌握基本概念与基本原理,培养中医思维,为其他课程的学习、为中医的临床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