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心理学家:永远不要公开表扬一个人

 竺言小聚 2020-07-08

我们每个人都喜欢被表扬,不喜欢被批评。当我们被表扬时,我们的自信心会提高,会证明我们之前所做的是正确的,我们会体验到正面、积极的情绪。

当我们被批评时,我们的自尊(与大众所说的自尊不同,心理学中的自尊是指个体对于自己能否完成某一任务的可能性的主观判断)水平会降低,我们会意识到之前所做是错误的,我们对自己的自我评价也会较低,甚至激发自我防御机制,我们体验到的也总是悲观、沮丧的情绪。

虽然人们都喜欢表扬,但表扬的方式、场合、甚至情况不同,效果也截然不同。

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考了高分,父母很开心,狠狠地夸奖了自己的孩子,并满足了孩子的一个心愿,孩子由此受到了正强化,为了获得父母下一次更多的表扬和奖励,他们会更加努力地学习。

心理学家:永远不要公开表扬一个人

如果一个家庭有两个或者三个孩子,其中一个孩子考了高分而其他孩子考得不理想,那么情况就会不一样。

考高分的孩子得到了父母的表扬,他可能会更加努力地学习,但其他两个孩子会心生芥蒂,他们或许考得不是很好,但也曾努力学习过,难道就活该被冷落、忽视?

同样的事情也可能在职场中发生,如果一个主管下面只有一个下属,那么当下属被鼓励、表扬的时候,他会因正强化而提高工作效率。

但若是小组里面还有其他人,当某一个员工得到表扬而另外的员工只能当看客时,他们心中就会产生不公平感,或许会导致他们的工作效率降低,进而影响小组的整体工作效率。

心理学家:永远不要公开表扬一个人

公开表扬的本意是鼓励某一人,激励其他人,但为什么现实生活中的公开表扬往往会收获不好的后果呢?

社会比较机制

随着个体的不断成长和自我意识水平的不断提高,其自我评价的需要越来越强。

费斯汀格认为,任何一个具有自我意识的人,都需要评价自己的状态,并明确自己和周围世界的关系。个人的行为定向,是建立在明确自我评价和自我与周围世界关系的评价基础上的。

但在现实生活中,许多时候并不存在个人可以信任的绝对评价标准,这时人们就需要将自己与他人进行对比,才能够形成明确的自我评价。

这种将自身状态与他人状态进行对比以获得明确自我评价的过程,就是社会比较。

心理学家:永远不要公开表扬一个人

社会心理学家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来对人们社会比较的对象的选择进行了大量研究,结果表明,当不能确定自身状况的社会评价意义时,人们倾向于选择与自己社会特征共同的人进行比较。

正是由于这一原因,同辈群体在人们社会化的过程中具有重要影响。

对于父母的孩子和公司的员工来说,他们也需要进行明确的自我评价,以认识自己到底有多少价值以及在同辈群体中的地位。

公开场合下只表扬一个人,无形中激活了人们的社会比较机制。

在被表扬之前,人们之间本就存在着社会比较,而表扬这一行为则是加强了人们的这种心理倾向,使得人们更加清晰地认识到地位、实力的高低。

心理学家:永远不要公开表扬一个人

被表扬者的地位提高,而被忽视者地位相对降低,这无疑导致了被忽视者的自尊水平降低,并且产生不公正感,也导致了他们较低的自我评价。

此外,如果被表扬者是离自己很远的人,或者是比自己弱很多的人,亦或是比自己强很多的人,那么被忽视者就会感到较少的心理失衡。

但被表扬者若是与自己朝夕相处、与自己实力相近、与自己年龄相近的人,即社会特征共同的人,那么被忽视者就会感到强烈的不平衡。

正如马云挣了一个亿,我们毫无感觉,但若是我们身边最亲近的朋友刮彩票中了五百万,我们就会很不是滋味。

研究发现,人们的自信心状况直接决定着社会比较的性质,同时也会影响社会化后果的指向。

根据自我价值定向理论,一个具有良好的自我肯定感的人,在进行社会比较的时候,倾向于向上比较,即选择比自己优秀的人作为比较对象。

如果个体没有建立良好的自我肯定感,就会选择不如自己的人作为比较对象。而公开表扬一个人通常导致向上比较,所以其他人会变得不自信,感觉自己受到了打击。

因此,表扬某个人的时候也应该注意方式和场合,要考虑所有人的感受,把群体的感受放在核心地位。

- The End -

作者 | 神奇小小

第一心理主笔团 | 一群喜欢仰望星空的年轻人

参考资料:《Social Psychology》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