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渭河文化

 黑龙江波涛 2020-07-08

骑行日记 - 20190928 骑行渭河灞河浐河

 

​渭河水文化历史悠久,绚丽灿烂,博大精深。纵古观今,无数文人墨客留下许多千古流传、脍炙人口的诗词,吟颂渭河之势、之风、之俗,形成了渭河诗词文化。本文阐述了渭河诗词文化形成的历史背景,从农业、经济、交通等六个方面作了初步探讨,并阐述了构建人水和谐等一些启示。

   

   渭河水文化历史悠久,绚丽灿烂,博大精深。纵古观今,无数文人墨客留下许多千古流传、脍炙人口的诗词,吟颂渭河之势、之风、之俗,形成了渭河诗词文化-构成渭河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初步进行了研究,供探讨交流。

    1 造就渭河诗词文化的历史背景

   渭河流域是中华民族、中华文化的重要发祥地。渭河发源了我们民族各种元典文化。神农氏生于渭河的姜水,黄帝与炎帝促成华夏族的形成。后稷教民嫁穑,把历史推进农业文明时代。在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史中,渭河流域有3000多年一直是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早在约4000多年前,我国第一个王朝--夏,就在渭河流域立国建都。西安自西周、秦汉乃至隋唐,先后有13个朝代在此建都,历时长达千年。唐长安城因渭、泾、灞、浐等河流环绕而享有"八水绕长安"美誉。

历史上的渭河一直是一条水量丰沛、冲淤平衡、水环境良好的"生态型"河流,曾有"一泓清波、鸟欢鱼跃、百舸争流"的优美景象。渭河流域山清水秀,水运繁荣,美丽富饶,人水和谐。渭河的诗词文化起于周秦,兴盛于汉唐。现存的文献典籍和历代诗词歌赋中,对于渭河及其两岸生产生活的记载很多,大都令人神往。《诗经》描绘过这里良好的生态和纯朴的民风,《尚书》记载了这里的政治文明,《周易》流动着渭水的灵光,《周礼》则贯之以数千年礼仪之邦。作为十三朝都城的古长安是文人名士常常聚集的地方,关于渭河的诗作颇多。

2 渭河诗词文化的研究类型

   渭河诗词文化内容涉及流域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主要有政治、经济、军事、历史、哲学等方面。笔者初步对这些诗词按其反映的内容不同进行了分类。

   2.1农业篇

    4000多年前,周始祖后稷在关中的杨凌(今名)"教农稼穑,树艺五谷"。《诗经》的《閟宫》曰:閟宫有侐,实实枚枚。赫赫姜嫄,其德不回。上帝是依,无灾无害。弥月不迟,是生后稷,降之百福。黍稷重穋,稙稚菽麦。奄有下国,俾民稼穑。有稷有黍,有稻有秬。奄有下土,缵禹之绪。后稷之孙,实维大王。居岐之阳,实始翦商。至于文武,缵大王之绪。致天之届,于牧之野。这里叙述的是渭河流域是农业的起源地。《诗经》的《敝》中有"齐子归止,其从如雨。敝笱在梁,其鱼唯唯。齐子归止,其从如水"。引水灌溉是农业进步的标志。秦始皇曾在渭河最大的支流泾河建郑国渠,《史记》载"用注填阏之水,溉泽卤之地四万余顷,收亩皆一钟,于是关中为沃野,无凶年,秦以富疆,卒并诸侯。"唐代诗人温庭筠"蜀山攒黛留晴雪,簝笋蕨菜萦九折。江风吹巧剪霞绡,花上千枝杜鹃血",反映了渭河流域人们采摘蕨菜的欢乐情景。盛唐时,京辅地区呈现一派"秔稻漠漠,黍稷油油"的兴旺场面。唐代诗人白居易的《渭水垂钓》中有如下诗句:"渭水如镜色,中有鲤与鲂,偶持一竿竹,悬钓在其旁。",说明渭河在唐朝是鱼类丰富,让人恨不得穿过时光隧道回到唐朝。元代王冕的《渭河道中一》"平地连沧海,孤城带渭河。行人俱汉语,舟子半吴歌。 野草惊秋短,鲂鱼出水多。只怜乡国远,处处有胡笳。"也表达了此意。正是因为渭河的滋润和灌溉,促使关中千里沃野,物产丰盛。

   2.2 经济篇

   渭河对历代经济的发展进步产生过重要影响。尤其在汉唐时期渭河流域经济发展处于当时世界领先地位。正是渭河及其支流的支撑作用,使长安城成为国际大都市。唐代推行睦邻友好、对外开放政策,先后同亚非欧72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外交关系,呈现出"百蛮奉遐赆,万国朝未央"(唐诗句)的盛况,通过陆地和海上丝绸之路交易,使长安城成为最大的国际商贸都会。《资治通鉴·德宗纪》中有"九姓胡冒回纥之名杂居京师,殖货纵暴"的记载。在长安城经商的外国商贾成千上万。商业中心主要集中到东西两市。东市"市内货财二百二十行,四面立邸,四方珍奇皆所积集"。唐代诗人元稹在《估客乐》诗中留下:"经游天下遍,却到长安城。城中东西市,闻客次第迎。迎客兼说客,多财为势倾"的诗句。

   2.3 交通篇

诗经《柏舟》:泛彼柏舟,亦泛其流。泛彼柏舟,在彼中河。昔日的渭河水系水源充裕,水量丰沛,两岸郁郁葱葱,河中流水清澈。古人曾以"长天一色渡中流,如雪芦花载满舟。"的诗句来描绘渭河的壮观景色。渭河连接黄河,内河航运相当发达,除了用于农业灌溉,主要承担着漕运,是千年古都重要的交通生命线。从春秋时期到秦汉、隋唐,渭河都是重要航道,通过渭河水运,黄河下游的粮食等大批物资源源不断地运进了长安。"秦穆公十三年(前647),就曾"以船漕车转,自雍相望至绛",输粟济晋救灾,史称"泛舟之役"。此后,历代都以渭河为贡道,输送漕粮、木材。至汉武帝登基以后,令人兴工开挖漕渠,漕渠建成后,漕粮运输改从漕渠。由关东漕运入京的粮食数额每年达400万石;元封年间,更一度高达每年600万石。东汉诗人杜笃追忆、描绘渭河水运盛况说:"鸿渭之流,径入于河。大船万艘,转漕相过。"。唐代漕渠把昆明池与渭河、黄河连通,船只可由水路直入都城,史料记载渭河上运粮船的承载能力约在六七百石 (30吨左右),足见当时渭河航运盛况和规模。温庭筠《渭上题三首》"目极云霄思浩然,风帆一片水连天"反映的就是渭河运输的发达和壮观场景,足见那时的关中平原,水天一色,不是江南,胜似江南。到宋代渭河也具有行船和水运之利。史载宋代秦岭北麓的斜峪关曾经是造船业的中心,年产木船600余艘。

2.4 源头篇

   自古以来鸟鼠山因是渭河的发源地而闻名,"三源孕鸟鼠,一水兴八朝",吸引无数文人墨客访古探胜,著书吟诗,赞颂恩泽千里的渭河,赞颂这座山。《尚书·禹贡》和《水经注》中都明确记载:"鸟鼠同穴之山,渭水出焉"。据《山海经》郭璞注说,因鸟鼠"同穴止宿"而得名,描述鸟鼠山"其阳多金,其阴多玉,其上多白虎,多凡丹雘"。隋大业年间,隋炀帝西巡,从渭河源头的浊源河摆渡,留下了《西征临渭源》:惊涛鸣涧石,澄岸泻崖楼。滔滔下狄县,淼淼肆神州。《渡北河》(北河指渭源县北的渭河):桃花长新浪,竹箭下奔流。可见当时的渭河横流,源头风景秀美,令这位天子乐而忘行,诗兴大发。北周庾信《望渭水》:树似新亭岸,沙入龙尾湾。犹言今瞑浦,应有落帆还。曾官至监察御史的北宋大诗人张舜民在《鞏州首阳铺鸟鼠同穴》中留下"谁能穷物理,目送渭波东"的感叹;民国年间诗人杨景熙有《鸟鼠山》诗云:"名山矗立万千年,详注水经代代传。导渭探源来大禹,穷奇搜异有前贤。峰头烟锁当空月,洞口风生薄暮天。曾否穴中同鸟鼠,诗人多少费评盏"。《渭水东注》一诗中:"闲眺城边渭水流,长虹一道卧桥头。源探鸟鼠关山月,窟隐蛟龙秦地秋。远岸斜阳光射雁,平沙激石浪惊鸥。一帆风顺达千里,东走西安轻荡舟"。那高高的拱桥虽可看出当年"东走西安轻荡舟"的舟船之高、江水之大,可现如今拱桥下渭河的水却浅薄得连茵茵的芳草也盖不住,更别提"荡舟"了。当代著名历史学家顾颉刚先生1938年考察渭水源头也曾发出了"疑问鼠山名,试为答案歧千古;长流渭川水,溯到源头只一盅"的疑问。

    2.5 风景篇

   由于渭水与长安关系密切,古人往往把它们联系起来,因而有"秋风生渭水,落叶满长安","渭水桥边独倚阑,望中原是古长安"的佳句流传至今。西汉文学家司马相如在著名的辞赋《上林赋》中写道"荡荡乎八川分流,相背而异态",描写了汉代上林苑的巨丽之美,以后就有了"八水绕长安"的描述。杜甫曾有诗云:"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丘处机"天下风光何处好。八水三川,自古长安道",关中八景之一的"灞柳风雪""水清碧如带,柳絮随风舞",《阳关三叠》中"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关中八景"之一的"咸阳古渡"至少在明代还存在,那时的渭河仍具有"沽舟泛泛,渔艇悠悠,黑鳗赤鲤,浮沉于绿水之中;白鹭青鸟,出没于烟波之上"之绝美风光。

    "泾渭分明"是我们耳闻能详的关于渭河的一个成语。原指渭河清、泾河浊,"清者自清,浊者自浊",在两河的交汇处,如此奇妙的景象长达数里,绵延不绝。《诗经·邶风·谷风》:"泾以渭浊,湜湜其沚。",并有"泾渭相入清浊异"之说,大概是这则成语的一种雏形,比喻界限清楚或是非分明。唐代大诗人杜甫《秋雨叹》中有"浊泾清渭何当分"的诗句,宋代朱熹也有"泾浊渭清,二水会合清浊益分"之言。隋薛道衡《奉河临源应诏》:八川兹一态,万里导长波。惊流注陆海,激浪象天河。唐朝大诗人李白眼里的"渭水银河清,横天流不息"(《君子有所思行》)。明朝杨继盛《经渭水喜雨途中》"随车甘澍南山遍,澈底清流渭水长。"这些都显现了渭河的大河气势和秀美。

   2.6 述怀篇

   山水常常是古今文人墨客述怀咏志的最好载体,渭河因其雄壮和秀美更是备受青睐。战国时期荆柯刺秦王,留下"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豪迈诗句。隋炀帝《示从征群臣》:讵敢惮焦思?安枕于上京!北河秉武节,千里卷长旌。李频在《东渭桥晚眺》诗中写道,"秦地有吴舟,千墙渭曲头,人当及照立,水彻故乡流"。李频的老家在浙江的富春江,他站在东渭桥上看到的景色是舟船往来,河水清澈,倒影林立,使他想起了故乡富春江的秀丽景色。王维吟咏的"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渭川田家》)。描绘了渭河流域初夏乡村的黄昏景色,清新自然,诗意盎然。诗人以幅田家晚归图,反衬自己归隐太迟以及自己混迹官场的孤单、苦闷。杜甫《哀江头》"y少陵野老吞声哭,春日潜行曲江曲。江头宫殿锁千门,细柳新蒲为谁绿。忆昔霓旌下南苑,苑中万物生颜色。昭阳殿里第一人,同辇随君侍君侧。辇前才人带弓箭,白马嚼啮黄金勒。翻身向天仰射云,一箭正坠双飞翼。明眸皓齿今何在,血污游魂归不得。清渭东流剑阁深,去住彼此无消息。人生有情泪沾臆,江水江花岂终极。黄昏胡骑尘满城,欲往城南忘南北。"白居易的《建昌江》"建昌江水县门前, 立马教人唤渡船。忽似往年归蔡渡,草风沙雨渭河边!"。唐朝卢纶《奉陪浑侍中上巳日泛渭河》"青舸锦帆开,浮天接上台。晚莺和玉笛,春浪动金罍。"唐朝诗人岑参《过渭州经渭水思秦川》"渭水东流去,何日到雍州。遥将两行泪,寄向故乡流"。宋代大诗人陆游《七绝二首》"中原北望气吞天,万里平胡壮志坚。抚剑茫然思往事,提刀入梦渭河边。"元代王冕《渭河道中四》"海气团云白,江风吹浪寒。飞鸿离塞远,独鹤唳更阑。慷慨论时事,羁栖笑楚冠。萧萧黄叶下,回首望长安。"元代张爽怀念三国一代明相、军事家诸葛亮的《武侯庙》诗曰"长蛇成八阵,渭水战鼓鸣。"让我们仿佛看到了渭水两岸的剿杀征战兵马的身影,从中我们也听到了民族史诗的雄浑旋律。

  3、研究渭河诗词文化带给我们的启示

   3.1渭河诗词文化凝练着渭河水文化的精华

   渭河诗词文化是渭河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在与渭河打交道的过程中形成了特有的思想观念和情感,从而以水为题材创作了许多神话传说、民间故事、诗词歌赋、绘画摄影、曲艺戏剧、文学作品、科学著述等,这些都是人类精神财富宝库中的璀璨明珠。水常常是诗人、作家和艺术家灵感的源泉,许多文学名著和脍炙人口的诗文都十分鲜明地刻有水的印记。要传承发展渭河水文化,对渭河的诗词文化进行深入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3.2 渭河诗词文化浓缩着流域经济社会的文明发展史

   人类文明的发祥与发展与水密不可分。尼罗河孕育了古埃及文明,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诞生了古巴比伦文明,印度河催生了古印度文明,渭河及至黄河哺育了华夏文明。在原始社会,劳动、生息、繁衍在渭河流域的先民们,在与大自然的斗争中,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化,使渭河流域成为中华民族的摇篮。直到殷商,虽然都城几经迁徙,但都离不开渭河流域。周秦以后,渭水和泾水流域获得充分发展。"关中"成为最重要的经济文化中心。著名美籍华裔历史学家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曾分析,秦所以能统一六国,军力的强大只是表征,内里是因为粮食的富足。关中农业底气之丰足,又有赖于渭河水系较之其他地方更早有了像郑国渠那样的灌溉系统。是渭河使关中强大,周公、秦皇、唐宗是沾着渭河的水,才在历史舞台上写下了周秦汉唐四个大字的。唐以后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和人口的增加,都城迁移,渭河逐渐失去了往日的光环,但渭河在华夏历史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在这些描述渭河的诗词中足以见证。

   3.3 渭河诗词文化体现着水与河流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

   人的生存一刻也离不开水。《管子水地篇》中说"人,水也。男女精气合,而水流行"。水是大自然的精灵,也是大自然的主体。由于水对人的重要性和河流的基本特性和功能,自古以来,人类就傍水而居,依水而生,随着自身生产力和适应自然能力的不断提高,逐渐由小溪傍向河流的上、中、下游扩展和迁移,随着航海技术的出现和发达,人类又进一步向沿海聚集。华夏民族起源在渭河流域上游,夏、商时代在渭河的支流泾河流域一带,西周建都西安,八水绕长安是其中的重要因素。秦统一中国后,扩建都城咸阳,"引渭水贯都,以象天汉"。唐朝建都长安,利用长安八水主要是渭河进行城市生产生活和娱乐供水。唐代许多大诗人对渭河当时盛景的吟颂可见一斑,诗词文化处于鼎盛。唐代以后,经济发展,人类仍是奔水而居,由关中向中国中部转移,向南方水域发达的地方谋求生存和发展。渭河诗词文化也随此而有所萎缩。

   参考文献:

    [1] 李宗新,《水文化文稿》 .远方出版社,2002.12.

    [2] 张 骅,《善治秦者必治水》. 香港天马图书,1999.10.

    [3] 中共渭源县委、渭源县人民政府编印《渭水源头》,1995.11.


骑行日记 - 20190928 骑行渭河灞河浐河

骑行日记 - 20190928 骑行渭河灞河浐河

奔流了无数岁月,曾经波涛汹涌的河流,而今却被人们所忽视了。

一条孕育了中华远古文明的河流,至今它两岸依旧布满着扑朔迷离的谜团。

这河便是渭河,一条令无数寻访者心潮澎湃的河流。

一条河流,竟是那么多王朝的根基

7月18日清早,一场久违的豪雨,洗去多日的酷热,取而代之的是,碧绿的山川,在清凉的日子里惬意寻访。上午8时,我们冒雨离开兰州,前往渭源。渭源县是古老渭河的发源地,也是黄河上游古文化发祥地之一,境内融汇了仰韶文化、马家窑文化、齐家文化等三大古代文化。从兰州出发,一路上,走临洮,过会川,上午十一点多,途经五竹镇后,抵达渭源县城。

和我们同行的,都是来自文化、考古等方面的专家,一路上话题自然紧紧围绕着渭河展开。渭河古称渭水,是黄河的最大支流。在远古时期,大禹就疏导过渭河源头。渭河从这里出发后,流经陇西、武山、天水等地,然后,流经陕西的关中平原,最终在潼关附近汇入黄河。

纵观全国的河流,人们似乎找不出一条能和渭河相比的河流。因为这条河流的古今变化太大了。古代的渭河是汹涌澎湃的大河,而今它却处在几乎断流的境地。古代渭河两岸,植被丰茂,而今却是黄土沟壑纵横。在数千年前,渭河两岸曾经每隔5公里远的距离就有一个史前文化遗址。而今,渭河两岸许多地方,山大沟深,交通不便,文化发展落后。

一条河流曾经有多么神奇,而今就有多么安静。这条河养育了中华远古文化的河流,始终是人们无法绕开的母亲之河。7月18日下午16时,第十次玉帛之路《渭河道》文化考察活动,在渭河源头的渭源县正式启动。参会的有关专家认为,渭河上游是解开中华民族文化起源的钥匙。在渭水流域有距今八千年的大地湾文化,而传说中伏羲成长的古成纪地区,也是大体是渭水上游地区,黄帝炎帝出自清水轩辕谷,曾经渭河两岸的远古文明如同星火一般灿烂。

顺着黄河及其支流渭河泾河的流向,夏、商、周、秦四大王朝中的三个夏、周、秦,先后入主中原,建立了国家政权。大禹出自西羌,导河于积石,他的儿子启建立夏王朝;周人依托泾水渭水发展了先进的农耕文化;秦人靠着渭水河谷,从西而东,最终夺取了天下。实际上,不仅是夏、周、秦三个王朝,依托渭水流域夺取了天下,在秦之后汉、隋、唐三个王朝的兴起,都和渭水流域密不可分。在徐州长大的刘邦,参与秦末农民战争,先被分在汉中,而后“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夺取了渭水流域的精华关中,才开创了汉家天下。而隋文帝杨坚,也是以关陇为根基,才扫平四方。唐王朝就更不用说了,起兵晋阳的李渊,夺取关中,而后西进,灭了占据兰州、天水等地西秦霸王薛举后,才进一步击败各个地方势力。

为何某个小势力,占据了渭水流域,忽然间就强大了许多,具备了争夺天下的实力呢?难道他们得到了某种神秘咒符的加成,猛然就成长得无人可抵的模样么? 如果有,那么这种咒符究竟是什么呢?就让我们先从渭水源头开始一探究竟吧!

五竹寺,一座睥睨江山的寺院

大凡江河源头,寻秘探源,人们总会有一些纷争和不同的观点。不论是黄河,还是长江,都概莫能外,渭水源头也是如此!到了渭源不久,当我们询问探秘渭河源时,当地人就告诉我们,关于渭河源头有大三源和小三源之说。

不过,我们首先要去的地方,却不是渭河源头。而是一个叫五竹寺的地方,据说,这个地方很神奇。究竟如何的神奇,就让我们过去先看个究竟!

五竹寺的大名早已听闻过多次,但真正走进这座寺院却是第一次。离开县城,往南而行,重复走了一段前一天的路,大概到一个叫黑鹰沟的地方,车就拐到了山里。山路早已经过硬化,干净整洁,但对于我们奔驰中巴而言,却有些狭窄,每到转弯的地方,司机邵师傅都要小心地放满速度,慢慢地转过。

大约半个小时后,车在半山腰一处缓坡上停了下来。我们前面,有个看不出规模的寺院。或许是看不到后面建筑群落的缘故,山门看上去略显局促,也不甚雄伟,甚至于有些寒酸。好在,斗拱飞檐,油彩鲜亮,看上去不至于过于破败。心想和这座寺院的传奇不符啊。

五竹寺修建在海拔2300米许的山崖上。据说,原先并不叫五竹寺,而是叫秀峰岩寺。早在隋唐时期,就有人在此修建寺院了。而给寺院蒙上一层迷雾的却是在明朝建文年间。进山门,过道中,一壶开水,刚刚烧开,呼哧呼哧地冒着热气,并伴随着阵阵呜呜声。而“山僧”,却在寺院深处扫地等客来。果然,这是个有些出尘脱俗的寺院。

再往前走几步,站在三清殿的廊檐下,眼前忽然一亮,一种睥睨江山的大气,就磅礴而来。原来,我们所处的位置,已是在一处断崖之上了,正是眺望山川的好地方。眼前万里江山尽收眼底,顾不上其他,先尽情地放眼四望吧,只见远方,苍山如海,田野如畦,进入我们视野的,是绿色的山川起伏不定,白色的山崖如同森森白骨,金黄的麦田已经在收割了。

五竹寺是一座修建在悬崖边的寺院,山门在缓坡一面,而寺院却修建在悬崖边,凿洞为窟,搭栈为廊。通过窄窄的栈道,将分布在悬崖上的石窟,完整地联系了起来。两千多米的海拔,也使得这座寺院能有将悬崖对面的山川尽收眼底的气概。我们在三清殿、财神殿、观音殿前穿梭往来,时而寻找最佳的观景位置,时而拍照留念。

这座小小寺院,山门之内却别有乾坤,似乎有种掌控万里江山的气势。由此看出,这里曾住过眼界不凡之辈。当地民间传说,建文帝及其大臣郭节,曾在此避难,隐居在此,他们削发为僧,植红、黄、白、绿、蓝五色之竹于禅院中,自称“五竹僧”,寺因此得名。

难怪,原本让人心态平和的寺院,却让人生出睥睨万里江山的帝王之气,根源在这里。

不能不说,这里是眺望渭河的一个好地方。这也让我们对这里的山川地貌,有了一个比较直观的了解。离开五竹寺后,我们继续下一站,寻找渭河源。

过一线天后,一溪流水依然哗哗,据说渭河源就在前面

渭河源自然是我们寻访的重点,在渭源县文化部门的相关人士带领下,先前往渭河源景区。

进入景区,是一个巨大的禹王广场。历史上大禹曾导渭于鸟鼠,因而这里不仅修建有禹王殿,而且还举行祭祀禹王大典。流经这里的清源河,是渭河三大源头中最长,水量最大的一个。当地政府依托清源河的丰富的自然景观,全力开发这里的旅游资源。

参观禹王大殿后,我们乘坐电瓶车去寻找清源河的源头。这是一个看起来简单,实际却颇具挑战性的行动。要真正找到清源河源头,先要乘坐电瓶车,走上四公里,然后走登山步道,走上20多分钟,才到“大禹导渭”的山崖下,挑战才算开始。先要攀登的极其陡峭的悬崖台阶,基本是用巨大石头简单堆砌而成,再加上护栏而已。故而高低不平,攀登有些吃力。十几分钟走完台阶后,算是到了半山腰,山路变成了一线天。

所谓一线天,就是巨大山崖形成裂缝,宽处两米许,窄处一米左右,以前人们通过这里,必须趟过半米左右的河水逆流而上,现在为了开发旅游,在河中布置了列石,用巨大的石头,排列成供行人通行的石凳。我们踩着这些石头,在有些昏暗的光线下,抓着时断时续的铁链,小小翼翼地通行。同时还要不时避让对面来的行人。

如此走上十几分钟后,才算出了一线天。这时,我们面前出现一个山沟,清源河的源头就前方四公里的地方,河水极其旺盛,轰鸣着从山间奔腾而出。山谷中长满了灌木丛,要走到清源河的源头处,只能徒步而行,来回至少需要五六个小时,考察团成员斟酌再三,只能放弃进一步行动的计划。

渭源地处西秦岭山地和黄土高原之间,地形地貌以及植被给我们两种截然不同的感受。在渭河源景区,我们看到的是西秦岭山脉的高大陡峻,山上往往植被密布。而在渭源县北部,山坡比较缓慢,山上植被比较稀少。这两种截然不同地理现象,让我们感叹不已。

渭河就是诞生在这两种地貌之间的,既有黄土高原的厚重,也有西秦岭山地的严峻。一条兼有两种不同风格的河流,注定它就是一种多面的,复杂的,令人难以琢磨的河流。

渭河源头一般有三支,这三支在县城汇合,才算是形成了真正的渭河。这三大源头,有发源于鸟鼠山的龙王沟源(禹王河),有清源河、还有锹峪河。一般人们将鸟鼠山的渭河源头称为文化源头。这里的品字泉,是历史上认为的渭河源头。近些年,人们重新审视了渭河源头,目前大体有两种意见,也就是当地人士所说的大三源和小三源两种观点,其核心观点是清源河为渭水新源。但是,目前人们尚未取得统一意见。

实际上,这两种源头的争论,就是黄土高原和西秦岭山地两种源头的争论,也是两种不同文化的折射。

一条河流,竟然事关天下兴衰(小标题)

实际上,自古至今只要牵扯到渭河源的话题,总是被蒙上了种种的神秘色彩。大禹是有记载最先抵达渭河源的人。他的行程就充满了迷雾。在《尚书·禹贡》中说“导渭自鸟鼠同穴,东会于沣,又东会于泾, 又东过漆沮,入于河。”

大禹导渭河,是从鸟鼠山开始的。关于鸟鼠山,有资料是这样说的:鸟鼠山西南出自秦岭余脉,东北抵达陇中黄土高原,绵延百里,既是渭河的发源之地,又是洮河与渭河的分水岭,其主峰在县城西南二十五公里处,上有沟壑三条,称之为'三条沟’,清泉三眼,称为'品字泉’,是渭河的直源。

大禹导渭,基本上将渭河的流向弄清楚了。可以这样说,大禹导渭不仅疏导了渭河,而且也比较早的提出了渭河流域的开发。但关于这条河流的源头,却留下了诸多的谜团,最大的一个就是渭河源头的“鸟鼠同穴” 。

不过,在在渭水源头,不仅有 “鸟鼠同穴”这种奇特事物,而且有多种比较奇特的动物。在渭河源头,还有一种白虎,经常出没,而且历史时段非常长。《山海经·西次四经》中就说,鸟鼠同穴之山,其上多白虎。”《华阳国志·巴志》中有“秦昭襄王时白虎为害。”秦昭襄王就是修建了战国秦长城的秦国国王。而渭源恰好是战国秦长城所经过的地方。除了有白虎,还出白玉。不过,这种白玉究竟出在啥地方却不得而知。

那么,鸟鼠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动物呢?自古至今,无人为之付出心血。有人说,其鸟为鸆,其鼠为鼷,言下之意是一种鸟鼠杂交的动物。也有人说,鸟鼠同穴,说的就是蝙蝠,蝙蝠住在山洞,头像老鼠,而能飞,这不就是鸟鼠吗?还有一种说法,就是鸟鼠是两种动物,鼠是一种兀儿鼠,而鸟则是一种本周儿,这两种动物各有特点。兀儿鼠是一种形状像老鼠,而尾巴粗大的动物。本周儿则是一种雀类,灰白色,这两种动物,经常在一个洞穴中活动。

而在民间传说中,鸟和鼠原本是一对恩爱的夫妻,妻子勤劳,丈夫懒惰,他们祖祖辈辈居住在渭水源头,生活过得清苦,但为人忠厚善良。后来,发生了故事,妻子变成了鸟,而丈夫变成了鼠。他们经常在一起,就成了传说中鸟鼠同穴。

近些年人们研究认为,鸟鼠同穴中的鸟,实际是一种褐背地鸦,这种鸟曾经飞翔能力高超,可惜时间久了,翅膀退化不能飞了,结果双脚却发展十分有力。有人则进一步提出一种推论,现代人虽然有老鼠过街人人喊打的观念,但在远古时代,人们却对鼠有一种崇拜,十二生肖中就是以鼠打头的,这就是一种明证。鸟鼠似乎是两个不同部落,分别以鸟和鼠为图腾,活动在这里。

但细细分析这些说法,都无法令人信服。然而,这并不妨碍我们对渭河的进一步认识。在大禹导渭之前,渭河流域已经有着非常古老的远古文明。在渭河流域,早在二十万年前就有人类活动。到了距今6万年时,甘肃秦安大地湾一带就有人类的生存,3.8万年前,武山人已经活跃在这块土地上了。在距今8千年时,大地湾文化已经成为西北最早的远古文化。

而在渭河流域,以陇山为界,大体将渭河分为东西两大板块,陇山以东是关中平原,为农耕区,而陇山以西,则是游牧区。在以渭河为界,渭河以北,大体属于黄土高原区,以南则属于秦岭山地。而渭河最大支流的泾河的支流马莲河流域甘肃庆阳一带,则是周人先祖发展农业的地方。这两种并存的地域,注定使渭河流域能有得天独厚的经济文化发展条件。

渭河流域也是古老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东西方的文化交融,注定使这里能够吸收到更多的文化和科技。比如汉代天马,就是从费尔干纳盆地,沿丝绸之路而来的。比如佛教,也是沿着渭河河谷进入关中,然后向东传播的。

一条河流虽然不长,但兼具农耕和游牧的优势,能产粮食,能出骑兵,有盐井产盐,有便利的信息交流通道。再加上东面黄河天险的阻挡,函谷关等关塞,足以守护安全。自然就成为帝王之地。这似乎就是历史上,占据整个渭河流域后,王朝猛然成长壮大的秘密。

然而,如果渭河流域被割裂了,也意味着一个王朝走上了下坡路,东汉末年,羌人造反,西北动荡,后渭河上游的董卓带凉州兵进京,东汉彻底衰败。安史之乱后,河西、陇右大军东援,渭河上游丢失,唐军只能固守陇山一线,唐王朝从此一蹶不振。

没有想到, 一条河流,竟然暗藏着事关数个王朝的兴衰的密码。

骑行日记 - 20190928 骑行渭河灞河浐河


骑行日记 - 20190928 骑行渭河灞河浐河

骑行日记 - 20190928 骑行渭河灞河浐河

继续沿河滩路向东
骑行日记 - 20190928 骑行渭河灞河浐河

试运行的北客站到机场的城际铁路
骑行日记 - 20190928 骑行渭河灞河浐河

渭河滩水草丰美
骑行日记 - 20190928 骑行渭河灞河浐河



皂河入渭口
骑行日记 - 20190928 骑行渭河灞河浐河

灞渭桥,灞河入渭口
骑行日记 - 20190928 骑行渭河灞河浐河

灞渭桥上秦岭七十二峪
骑行日记 - 20190928 骑行渭河灞河浐河

夕阳下的灞渭桥更加壮观
骑行日记 - 20190928 骑行渭河灞河浐河

  同尼罗河孕育了古埃及文明、幼发拉底河孕育了古巴比伦文明、印度河孕育了古印度文明一样,黄河的最大支流渭河在中华文明的孕育过程中其作用也是举足轻重。《山海经·夸父逐日》载:“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可见,在古人的心目中,渭河是与黄河同等重要的河流。先民的活动遗迹表明,华夏文明的人文始祖大多出现在渭河流域,渭河是华夏文明的主流和正源,是真正意义上的“母亲河”。近年来,“渭河文化”的概念迅速升温,有识之士预言:如果充分挖掘、持续开发,渭河的历史文化可以震惊世界。  

  千百年来,有关渭河的诗词歌赋数不胜数,璨若珠玑,它见证着渭河历史的悠久与文化的灿烂。从古老的《尚书》到《诗经》,从神话《山海经》到《周易》,渭水从来就与中华文化如影随形。

  地理概况  

  渭河发源于甘肃省渭源县的鸟鼠山。相传,大禹当年在鸟鼠山用那把开启人类文明的铁锨,凿出泉水,引发了渭河,故沿线的人民又亲切地称它为“禹河”。渭河的源头是一个仅容一只大碗的石穴,曰“品字泉”,即所谓“长流渭川水,溯到源头只一盅”。《山海经·海内东经》载:“渭水出鸟鼠同穴山,东注河,入华阴北。”而北魏郦道元《水经注》也有同样记载。隋朝薛道衡有诗《渡北河》曰:“桃花长新浪,竹箭下奔流。”北河即指当时渭源县北的渭河,可见当时源头河水之丰、景色之美。渭河发源后,流经甘肃、宁夏、陕西,最后在陕西潼关注入黄河,全长818公里,总流域面积13.6万平方公里。其中最大的川地为陇西川,长71公里;最长的峡是宝鸡峡,长130公里;峡下的河道388公里,贯穿整个“八百里秦川”。唐代的张籍《登咸阳北寺楼》诗曰:“渭水西来直,秦山南去深。”渭河一路纳川容溪,收河携峪,最终,浩浩汤汤,向东奔流。  

  历史上的渭河流域气候温润,水草丰茂、沃野千里,被人们誉为“天府之国”。那时的渭河支流充沛,大河泱泱,水碧浪青,鸟飞鱼翔,充满着诗意情怀。诗仙李白当年曾登上终南紫阁秀峰,北观渭河,感慨道:“渭水银河清,横天流不息。”清人朱集义有诗赞美道:“长天一色渡中流,如雪芦花载满舟。江上太公何处去,烟波依旧汉时秋。”即便就是在二十年前,人们在几十公里之外,远眺渭河,只见其就像一条白色的飘带蜿蜒东去。远古的渭河充满着豪情与气势,它波光粼粼,沉雄宽广,滋润着流域两岸的千年热土。

  重要航道

  历史上的渭河曾经是重要的航道,有过“一泓清波,鸟欢鱼跃,百舸争流”的怡人景象。秦穆公十三年,就曾“以船漕车转,自雍相望至绛”,输粟济晋救灾,史称“泛舟之役”。此后,历代都以渭河为贡道;汉唐时期,江南的粮食和其他物资,都是溯黄河而上,转渭河运入长安。由于渭河与长安的密切关系,贾岛才有“秋风吹渭水,落叶满长安”的佳句,而近人徐世昌也有“渭水桥边独倚阑,望中原是古长安”的吟唱;温庭筠的《渭上题三首》曰:“目极云霄思浩然,风帆一片水连天。”可以想见,当时的渭河真可谓烟波浩荡、白帆点点、荷苇无边、渔舟唱晚。不是江南,胜似江南。吟诵过“江南好”的白居易也曾赞渭河“渭水如镜色,中有鲤与鲂”,忍不住也要“偶持一竹竿,悬钓在其旁”了。冷朝阳诗曰:“晚来清渭上,疑似楚江边。鱼网依沙岸,人家傍水田。”  

  由于船运的发达,北宋时,渭河流域的造船业兴旺。资料记载,如今眉县的斜峪关曾经是北宋时期重要的造船基地,年造木船600多艘。元代王冕《渭河道中》曰:“平地连沧海,孤城带渭河。行人俱汉语,舟子半吴歌。野草惊秋短,鲂鱼出水多。”宽广的水面,丰饶的物产,充满生机的虫鸣鸟翔,渭河流域呈现着一派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胜景图。据媒体报道,2008年9月2日,在临潼以北的渭河古河道发现了一只载煤的古沉船,船宽3米,长20米,称得上是古时的一只“巨轮”了。经初步推断,此“巨轮”的年代大约是在宋元以后的明代,其发现真实地印证了渭河船运的历史状况。由于当时渭河水量充沛,不仅长安往下游行船便利,就是逆流而上,也可行舟。民国年间诗人杨景熙有诗云:“闲眺城边渭水流,长虹一道卧桥头……一帆风顺达千里,东走西安荡轻舟。”说明民国年间,起码渭河的中游,是可以行船的。  

  有船,就得有渡口,“咸阳古渡”便是渭河的著名景观之一。明代马中锡有诗:“野色茫茫接渭川,百鸥飞进水接天。僧归红叶林间寺,人唤夕阳渡口船。”清人朱集义诗画俱佳,他在《渭阳古渡》的画上题文曰:“轱舟泛泛,渔艇悠悠。黑鳗赤鲤,沉浮于绿水之中;白鹭青鸟,出没于碧波之上。樵士羊肠而往,牧童牛背而归。歌苎斗草,曲唱采莲,助诗家无限精神,是为一景。”有河必有桥,渭河之桥始于咸阳。汉唐时,有渭河三桥:东渭桥,中渭桥,西渭桥。李频在《东渭桥晚眺》中写道:“秦地有吴舟,千樯渭曲头。人当及照立,水彻故乡流。”李频的家乡在烟水江南,“秦地有吴舟”道出了水路交往的遥远,也勾起了他的思乡之情。三年前,随着渡口最后一只渡船的停止摆渡,作为长安八景之一的“咸阳古渡”永远淡出了人们的视野。

  滋养秦川  

  渭河贯穿了整个关中,它以一腔甘乳,浇灌着秦川肥沃的土地。以渭河为主,长安周围还有许多水系环绕。司马相如在他的《子虚赋》中曾经形容长安周边的河流风貌,“荡荡乎八川分流,相背异态”。自此就有了“八水绕长安”之说。因了渭河及其水系的滋养,千百年来,整个关中风调雨顺,旱涝保收,物产丰富,是名副其实的“米粮川”。古老的秦川翻动着一幅幅阡陌纵横、牛耕人随的风景画。王维在《渭城曲》中唱道:“渭城朝雨浥清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在《渭川田家》中又描绘说:“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岑参的《登总持阁》诗曰:“晴开万景树,愁看五陵烟。槛外低秦岭,窗中小渭川。”富饶的秦川历来是诗人吟诵向往的地方。  

  诗海徜徉,难以计数的诗词歌赋记载着渭河曾经的美丽以及人水自然的和谐,令今人读来仍是无限向往。遗憾的是,近些年,哺育过千百万秦川儿女的渭河却遭受着严重的污染和断流的危险,人们不由得发出了“救救渭河”的呼喊。如今,省市两级政府高度重视渭河治理,渭河西安段的生态工程已经启动,整个渭河的治理规划已经开始。期待不久的将来,渭河流域“一河清波,两岸绿色,鱼翔浅底,鸟语花香”的美景重现。​


骑行日记 - 20190928 骑行渭河灞河浐河

骑行日记 - 20190928 骑行渭河灞河浐河

骑行日记 - 20190928 骑行渭河灞河浐河

骑行日记 - 20190928 骑行渭河灞河浐河

骑行日记 - 20190928 骑行渭河灞河浐河

骑行日记 - 20190928 骑行渭河灞河浐河



骑行日记 - 20190928 骑行渭河灞河浐河

骑行日记 - 20190928 骑行渭河灞河浐河

骑行日记 - 20190928 骑行渭河灞河浐河


让渭河重新涵养中华文明

从炎黄到夏商周,再到秦汉唐,甚至延伸到西安事变,整个历史都在渭河这部水幕电影里面流淌。中国最强盛的一千年历史其实就是喝渭河水的千年史。

·渭河流域的文明,奠定了中国人的文化心理结构,也奠定了中国社会最早的政治制度、社会管理、经济管理的基础等。

·渭河文明本身就是一种开放的文明,现在更应该以开放、融汇、创新的思路来策划和挖掘渭河文明。希望渭河成为中国北方科学化、现代化、系统化、生态化流域治理典范。

肖云儒:让渭河重新涵养中华文明

让渭河重新涵养中华文明

“渭水给关中土地以乳汁,我们怎能还她以污浊;渭水给三秦城市以美丽,我们怎能还她以丑陋;渭水给陕西人心灵以温润,我们怎能还她以枯竭!”这是我省著名文化学者、陕西省文联原副主席肖云儒,曾经在他的《一条河流与一块土地》文中所表现出对渭河现状的一种忧思。

由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省国土资源厅、省环境保护厅、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省水利厅、省林业厅主办,省推进西咸新区建设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与本报承办的陕西史上规模最大的“走渭河”人文生态考察活动,得到了肖云儒的密切关注。近日,就渭河文明的传承与发扬,以及渭河现状的治理,这位心系渭河未来发展的学者接受了本报记者的专访。

渭河是一位过度劳累、忍辱负重的老母亲

“在我心中,渭河就是一位过度劳累、忍辱负重的老母亲!”采访一开始,肖云儒就表达了自己对渭河不堪重负的忧虑和伤感。

肖云儒认为,渭河对于中华民族有着最大的承担,有着最大的功劳,但是也承受着最大的耗损。她曾经是那样的丰腴、美丽,并让我们感到自豪,而现在却苍老、干瘪。她养育了十三个王朝,使国家变得强盛,但她自己却衰竭了。让渭河重新涵养中华文明

“中华水网犹如一片绿叶,而渭河就是中华绿叶中的主脉络之一,作为中华文明的发祥地,她的流淌,使得我们的民族年复一年的回黄转绿,她的枯荣与整个民族的兴衰息息相连。”肖云儒说道,从炎黄到夏商周,再到秦汉唐,甚至延伸到西安事变,整个历史都在渭河这部水幕电影里面流淌。

“我一想到渭河就有这样一种感觉:辉煌中伴着苍凉,自豪的背后是无比的自责。自责我们为什么不能很好地照顾我们的母亲?”

喝渭河水的历史是中国最强盛的历史

让渭河重新涵养中华文明肖云儒认为,渭河是中华文明无可争议的发源地,更是中华文明的“元点”时代。

“中国古代文明、社会经济、社会管理的雏形等大都发源于渭河。周礼通过礼乐界定人际之间的基本层级关系,秦制作为中国最早的、成熟的社会文化、经济、管理制度沿用至今,汉儒找到了中国人民的核心价值观,唐朝的开放,更是形成了中国包容、多元的文化和思维格局。可见,渭河流域的文明,奠定了中国人的文化心理结构,也奠定了中国社会最早的政治制度、社会管理、经济管理的基础等。”肖云儒说。

肖云儒饶有兴趣地告诉记者,从古代和近代史来看,中国最强盛的一千年历史其实就是喝渭河水的千年史。《史记》将关中,即渭河流域最早称为天府之国,半个世纪后,汉中、蜀中等地才被称为“天府之国”。让渭河重新涵养中华文明

“据当时记载,关中占全国人口的三分之一强,占全国面积的三分之一弱,但却拥有全国六成以上的财富,而当时咱们中国的经济就已占世界经济的一半以上。可以说,渭河以自己的丰腴和富饶,养育了我们民族的强盛。”肖云儒激动地说。

渭河是萌易、生道、立儒、融佛之地

渭河不仅是中华文明的元点,更是中国古典文化的源泉。

肖云儒指出,中国古典文化中的易、道、儒、释都与渭河流域有关系。其中,易在渭河得以传播,道在渭河生成,儒在渭河确立自己在民族文化中的核心价值地位,佛在渭河与中国本土文化相融,“可以说,渭河是萌易、生道、立儒、融佛之地。”

“《道德经》主张以柔克刚、弱水为强;道以水的形态和质地,萌生出东方独有的人生哲学;释是以理想来平衡现实;易是以阴阳相克相生和“三易(简易、不易、变易)来发现生活的辩证法。这些文化更近阴性,也就是近水。”肖云儒补充分析道,老子出函谷关写《道德经》到楼观台,就是沿渭河西行,玄奘从印度取经回来进入甘肃以后就沿着渭河东行。

民以食为天,而渭河以中国最早的人工灌溉系郑国渠、白渠(与蜀中的都江堰并称秦代三大水利工程),则成就了关中“天府之国”的饮食文化。肖云儒表示,渭河流域的农作物生产以小麦为主,因而老陕偏爱吃面,且面食种类繁多,肉夹馍、羊肉泡馍等闻名全国的小吃甚至已经成为西安文化的代名词。

“渭河对陕西地方民俗文化影响深远,比如渭河流域黄土的粘合性造成了关中民居文化所独有的土坯房和地窑;而秦人的刚强、彪悍也与渭河流域的土地禀赋有关系,为了争夺和捍卫这片沃土,居住在这里的人们必须成为强者。”

肖云儒颇有见地的谈起了渭河与关中民俗民风的关系,更是旁征博引地将秦腔也引入了这一理念当中。“秦腔与八百里秦川那种骨血中的联系,包括老腔等流传于渭河流域的原生态民俗艺术,都能表现出渭河既豪迈刚劲又苍凉衰败的感觉,充满了历史悲剧感。秦腔之魂,就是渭河悠远苍茫的涛声和回响。”

让渭河重新涵养中华文明全民族应该树立起水是生命第一元素的观念

“在当下,我们应该在全民族中树立起水是生命第一元素的观念,从'水旺则国运昌,水竭则国运衰’的角度,来宣传报道水的重要性,改变人们固有的水是最廉价资源的错误观念。”肖云儒满怀期待地说,我们要从总结经验和教训两方面入手来传承和发扬渭河文明,既要弘扬、更要反思,甚至将反思要放在弘扬之上,“我们一说要宣传渭河,就很容易想到歌颂渭河的辉煌。歌颂母亲河毋庸置疑,但是经验教训更应该总结借鉴,教训对于日后前进的作用超过经验。目前,面对渭河严重的污染与枯竭,我们应该把总结教训放在第一位。”

让渭河重新涵养中华文明肖云儒建议,从建设“关中—天水经济区”到打造国家级的西咸新区,以及西安国际化大都市建设的长远需要出发来考虑,要立足于现在世界最先进的科技成果,结合经济实力,把渭河的复苏一次做到位,甚至超前到位。避免出现因不停地修修补补而造成的人力、物力、财力上的浪费。此外,还要从现实与历史、继承与发展的结合中来思考渭河的建设,着重立足于创新和发展,“渭河文明本身就是一种开放的文明,现在更应该以开放、融汇、创新的思路来策划和挖掘渭河文明。”

“涵、清、济、节”四字治渭 促进“五个走廊”建成

那么,渭河自身的治理应该怎样做呢?肖云儒给出了这样的答案--抓住“涵、清、济、节”这四个字!

“涵”就是指涵养,即从秦岭、六盘山两个源头开始,尤其是靠北边的六盘山,渭河水源比较丰裕的支流在南边,而比较长、泥沙比较多的支流都在北边,一定要重视六盘山到关中北部这个黄土塬层面的绿化,以涵养渭河水源。

“清”是指渭河所有的沿途支流一定要防污,要用积极的手段防止中途污染。比如,黑河水库是西安的饮用水库,为了防污,专门成立了水警支队,保卫水流安全。治水清流应该有这样一种意识,变生活、生产用水为生态用水。

“济”是指“引嘉济渭”、“引洮济渭”等工程,用外地丰裕的水源补渭河水源之不足,但是这种“济”,务必要适度,即要在保证这些河流水量正常供应的前提下开展。

“节”就是指不仅要培养全民绿色生存、低碳生产的意识,更要将这种意识转化为切实的行动,培养人们节约用水的观念。这是一种“水德”,应将用水道德作为国民道德的重要内容重点宣传强调,并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理,绝不透支后代赖以生存的不可再生资源。

“通过以上四大方面的治理,我希望渭河成为中国北方科学化的、现代化的、系统化的、生态化的流域治理典范,而这个典范又与渭河流域五个长廊的建设是一体的,即渭河文化展示长廊、渭河生态景观长廊、渭河旅游景点长廊、渭河高新科技长廊、渭河高新农业长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