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以《周易》之眼观世:人文的宇宙何以可能

 灵山白水 2020-07-08

文章来源:文旅中国 周洋

今年,这场席卷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让人们重新审视了自然与人文的关系。如何在自然环境的转息万变中把握平衡,在传统文化的人文关怀中汲取智慧,成为越来越多人在思考和关注的问题。

近日,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文化研究所举办了“汲古论坛”第七场。众学者围绕“以《周易》之眼观世:人文的宇宙何以可能”这一主题,就《周易》的宇宙观、时空观、天道观、“法”思维等视角对其中所蕴含的宇宙人文思想展开深入研讨。

以《周易》之眼观世:人文的宇宙何以可能

图片来源网络

《周易》约形成于西周初年,原来是占筮用的工具书,寄寓着深邃哲学原理的思维方法。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记载:“易道广大无所不包,旁及天文、地理、乐律、兵法、韵学、算术,以逮方外之炉火,皆可援易以为说。” 这部被视为先秦古经之首的文化经典,深刻影响了儒家思想哲学体系的建立。

《周易》提出:“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将卦象符号所喻示的天道哲思与人文世界作取象比类,打通天道与人文,从而隐喻了一个具有天道思维的人文的宇宙。

专家谈《周易》

首先应区分经、传、学

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副教授辛亚民认为,研读周易,首先应注意《周易》经、传、学的区分。

从《周易》流传的过程看,其经历了三个历史时期,分别是《易经》《易传》和历代易学。

- 对《易经》的理解,可以分为广义和狭义。广义的《易经》等同于《周易》,狭义的《易经》只是《周易》书中的一部分,它和《易传》是相对的,有时也被人称作《周易》古经。 《周易》古经包括六十四卦卦象、卦名和卦爻辞,一般认为成书于商末周初,文辞古奥,为当时的占筮服务,在占筮的外衣下包含着一定的逻辑思维和对世界的思考。

- 《易传》是战国时代学人对《易经》所作的解释,将占筮的典籍哲理化。

- 而历代易学,则为汉代以来的经学家和哲学家依据《易传》的解经原则,对《周易》经传所作的再诠释。

“《周易》的经、传、学经历了不同的历史时期,它们之间既有联系,又相互有别,不能混为一谈,学习时,应注意区分它们所处的时代特征。”辛亚民说。

此外,辛亚民特以《系辞传》为例,分析了《周易》的宇宙观,指出其具有对待性、动态性价值性三个方面的特点。由万物普遍存在的阴阳对待、阴阳转化,到生生之谓易的动态性存在,由宇宙生成的过程对应于人道价值确立的过程,为儒家的核心价值“仁”“义”建立了初步的宇宙本体论依据。最后通过卦爻辞的一词多义现象,阐释了《周易》卦象和卦辞具有兴发感动的艺术审美的思维特质。

时空无限 德性亘古不变

北京师范大学哲学院讲师崔晓姣从《周易》的时间和空间观念出发对人文的宇宙进行了解析。她认为,汉代《易纬·乾凿度》中说到的“易有三义”——“不易”“变易”“简易”,可以帮助人们理解《周易》的时空观。

她表示,在无限的时空中,亘古不变的是某种秩序或者是定位,以及其背后的“道”。它们安顿了天地万物。无论时空如何转换,它们都是凌驾于这种变化之上的。而对于《易传》乃至整个中国哲学传统而言,这个不变的“秩序”或“定位”的内涵,是德性。

具体到《周易》,是中正之德。与此同时,在《周易》的理解中,恒定之下有变动,世界整体是变动不居的,应当唯变所适。孟子评价孔子为“圣之时者”(《孟子·万章下》)。

另外,《周易》所讲的变动,也和不断更新及生成相关。“生生之谓易”(《周易·系辞》)。无论是恒常不变的秩序定位及其背后的理,还是变化本身,都是可捕捉的,始自于一些最为简单的元素或法则。阴阳两爻,阳健而阴顺,但可以变化无穷。在空间上,流行和定位也是相互结合的,《周易》既遵从秩序又打破秩序,六十四卦最后以既济到未济而收束,喻示着完结之后还要走向开放。

孔子的哲学突破、中道观和本体论

清华大学历史系思想文化研究所博士后杨家刚主要围绕三个方面进行论述,一是孔子的哲学突破,尤其是易学对孔子及儒家哲学的影响,重点关注孔子通过《周易》来贯通的天道和人事的关系;二是易学的中道观,即“时中”;三是易学的本体论,即“万物一体”。

他认为孔子用易学统合六经成为一个整体,其哲学思想实现了由明人事到明天道的飞跃。

同时,《周易》把先秦的“中道观”从政治治理的层面上升到“居中得正”的哲学层面,从而贯通了天道与人事。《周易》的中道观是根据外在的时间和空间的处境来保持中正,是一个动态的“时中”。

最后从本体论的角度指出,《周易》通过取象比类,把宇宙和人事统和到一整套符号系统中,启发了宋明理学“万物一体”的哲学思想,进而启发了唐君毅和安乐哲等学者提出的“一多不分”的中国宇宙自然观。

从书法的“法”视角分析

清华大学中国书法研究所博士后林书杰从书法的“法”视角切入,对《周易》《墨经》和因明之“法”进行了分析。他表示,“法”用其呈现方式参与到我们生活的一切之中,具体体现在有与无、可见与不可见、虚空与实有等等的相续之间、之中。包括人的起心动念,也都与法相关或相离。这可用《周易》一句话来概括:“在天成象,在地效法”。即:形上以象,形下以地。天以象观,地以法效。或者说,世间皆以法效,天上不离象。由此可用“形而上之谓道,形而下之谓器”来对“法”作具体的诠释。

在书法之“法”的阐述上,林书杰从沟通和转化、相续与分别、还原与悬置、消解与自明这四对关系展开讨论。他认为,书法之“法”中所蕴含的特殊的思维方式依然存活于汉字书写之中。因“形式”而导致的二元对立问题,书法可借助“形与神”的处理方式提供解决问题的参照。

《周易·贲》卦对“人文”的理解

最后,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博士后吴宝麟对各位主谈人进行了评议,并对其中涉及的论点进行了回应和阐发,补充了《周易·贲》卦对“人文”的理解。

她表示,“人文”“文明”最早都出自《彖传》对“贲”卦的解释。“贲”有文理、文饰的意思,因文理之美,引申为人(古代圣贤)的美德,也就是文化教养、教化能力。“贲”卦的解析让吴宝麟联系到中道,“我觉得中道也可以是指人的尊贵德性和创造力让人与天同德;但是人的局限与吊诡,则需要人保持警醒,不断效法天道,完善自身。那么,究竟是人带着某种洞见理解了宇宙,还是宇宙以深刻的秩序启发了人?我觉得,这两条线是互动互发的。” 吴宝麟说。


“汲古论坛”其名取意赵朴初先生为中国文化研究所题词“汲古得修绠,开源引万流”,论坛旨在研讨古典文史哲艺相关问题,关注跨文化、跨语际和跨学科议题,分享前沿新知,兼顾冷僻旧学,注重研究方法的更新和反思,力求不断促进人文相关专业学者的互动沟通。

自2019年3月以来,论坛已成功举办七场文化学术研讨,涉及书法、考古、金石、丝绸之路、数字人文等多个领域。

此次论坛,由中国文化研究所副所长喻静召集,中国文化研究所助理研究员谷卿主持。受疫情影响,论坛采取线上形式进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