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也高考?太医院的试题看你能答对多少

 泰茗医讲堂 2020-07-08
泰茗医讲堂:纯正中医,医养结合。


清朝的宫廷医学经历了从建立、健全、全盛到没落、结束的过程。乾隆时期,太医院制定了一整套完善的医学知识传习与考核的制度,为宫廷医学发展至鼎盛打下坚实基础。

清朝太医院设院使、左右院判、御医、吏目等级别,其中,除了院使和院判,其他八九品御医、吏目、医士、恩粮等官员一律考试。


太医院考试分为两种,一是对肄业生的考试,一是对吏目以下医官的考试。

待到太医院医学馆学习的人,称为肄业生,也就是我们现代所说的在读医学生。肄业者每年要进行两季考试,在仲春、仲秋之时举行,由太医院堂官主持,所得成绩申报礼部注册登记。


太医院每六年还会举行一次“会考”,是太医院最隆重的考试。由院使、院判、礼部堂官主持,除御医免试之外,吏目以下医官一律参加。医官若想升迁,“会考”成绩则是重要的凭据,由礼部择优录取。


太医院的教学非常重视经典著作的学习,考试范围多为《医宗金鉴》、《伤寒论》、《金匮要略》、《内经》、《难经》、《脉经》、《本草纲目》等医书。乾隆四年,皇帝命太医吴谦编修综合性中医医书《医宗金鉴》,成为御制钦定的太医院教科书,太医院考试的试题答案皆以《医宗金鉴》为标准。

清代的医学考试制度分为六种,即墨义、脉义、大义、论方、假令、运气,兼顾医学理论和临床实践两个方面。


一、墨义

墨义即考察默写。例如:问“肝青象木”,考生则需默写《难经》原文。

二、脉义

脉义即考察脉学的内容,是方脉科医生必考的内容。例如:问“人之居处动静勇怯,脉亦为之变乎?”,这句话话是《素问·经脉别论》,考生则需回答对这句话的理解。而且,临床实践方面,由考官选择病人,考生切脉并做出结论。


三、大义

大义即考察天地之奥和脏腑之源的内容。


四、论方

论方即考察中药、方剂的内容。


五、假令

假令即考察辨证论治,属于论述题。由考官假拟某种疾病的症候和表现特点,考生作出诊断病确定治疗方法,类似于现代的病案分析。


六、运气

运气即考察阴阳及人身感应的知识。

太医院的考试试卷一般分为两题,一题偏向于理论,一题偏向于临床。


我们来了解几道清朝同治、光绪时期的太医院考试题目,看看自己是否都能回答出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