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让你“恐婚”的原因,不是婚姻可怕,而是“缺乏自信”

 老友手札 2020-07-08

文:老友手札 普通心理咨询师

谈到婚姻,不知道现在的你是期待,还是止不住的担心呢?

前段时间应朋友的邀请,在一个平台里做公益直播,到现在也算是有两个月了。期间认识了不少朋友,也因为这些朋友大都年轻,让我也觉得自己重返了十七八岁。

在这里要感谢这些相遇。

不过,在他们接触的时候,也发现了其中一些朋友对自己现在的感情、未来的婚姻都挺悲观的。甚至一些朋友,还不到二十岁,就明确的表示自己未来不会结婚。

回顾回顾自己做辅导的这些年月,确实遇到了不少恐婚的朋友,其中有年轻的、有成熟的,其中既有男性,也有女性。

而如果现在的你,对于婚姻也有一些恐惧,那不如我们就一起来看看"恐婚"的本来面目吧。

在看到"恐婚"的时候,首先你联想到的是什么呢?

在听一些朋友阐述"自己为何恐婚"的原因时,他们会提到"我怕未来被婆婆排挤"、"我怕未来对方会出轨"、"我担心对方对我不好"、"我不想生孩子"、"我怕疼"、"我怕被婚姻伤害"……

假如自己未来的婚姻真的会出现这些,那想想确实还是不结婚的好。

但这只是我们联想到的,而为什么看到"恐婚"我们会不自觉的联想到这些呢?

就像看到当下的这些字,我们会自动理解这些词句背后的意思一样,看到"恐婚",我们的大脑也会自动去解读这两个字。

而解读并不是单纯解读"恐婚"两个字的意思,也会自动联想到"我觉得基于什么因素会出现'恐婚'",接着就诞生出了"一堆可怕的婚后问题"。

有点"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感觉,不是么?

不过,虽然我们确实是在刻意解读"恐婚",但是我们联想到的东西并不是没有意义的。

如果你接触过一些确实"恐婚"的朋友,你会发现他们也在担心刚刚我们联想到的理由。

联想和事实如此一致,说明了这些原因确实有"能够勾起我们害怕"的成分。

而我们究竟在害怕些什么呢?

故事本身

记得之前跟一位非常担心另一半在未来会出轨的女性交流的时候,她始终都在抓着"未来存在这种可能"这个事实,并且始终想要"寻找证据,来说服自己,让自己能够安心"。

整个交流的过程大概是:

"他现在对我并不是特别好,那未来就可能对别人好,然后出轨";

"他现在处于事业的积淀期,所以可能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在事业上,然后给你造成了'对你不是最好'的假象,但他如果不这么做,你们的未来也没有什么保证";

"嗯,好像也是。但是,他平时接触的女性很多,我怕他把持不住";

"他作为化妆品行业的人员,接触女性这是必然,但是他也把头像换成了你们的合照,这不就等于承认你了么";

"但我还是放不下,我担心他还有其他的微信,现在的男人不都是有好几个微信么"

……

然后就这样她提出疑问,我给出回答,安抚了由这个疑问诞生的焦虑,又诞生出新的焦虑。

出轨,是谁都不希望出现的。这种"不希望"赋予了"出轨"二字、“出轨”本身以及这种可能性非常大的冲击与压力,以至于当她在面对的时候,内心会不自觉的犯嘀咕、焦虑、恐惧,然后陷入无穷无尽的担心里。

而类似的还有婆媳问题、孩子教育问题、彩礼问题、融入与相处问题等。

故事背后

出轨因为我们"不希望它出现",而具备了非凡的冲击力与压力。

于是,为了避免它的出现,我们想尽办法想要让这个可能性降到最低,甚至变成没有。接着,就会像刚刚的那位朋友一样,只要有任何的疑问、可能,就会想要去"把火苗浇灭"。

但是问题是,可能性这个东西,在未来没有到来前,它就必然会存在,是我们不可能完全浇灭的。

所以,为了解决问题,我们还是应该在看到"故事本身代表的影响力"之后,将目光挪到"故事背后",探寻背后包含的一些东西。

"我怕未来被婆婆排挤"、"我怕未来对方会出轨"、"我担心对方对我不好"、"我不想生孩子"、"我怕疼"、"我怕被婚姻伤害",这些因素看起来都不怎么相关,但是你有没有发现,它们的背后还是有一些统一的东西呢?

"被婆婆排挤",就代表着婚姻可能满是冲突,并不安稳,而"不想生孩子"也可能让婚姻变得不安稳;"对方会出轨"除了不安稳,还附带了不安全感,"对方对我不好",这也同样附带了"不安全感"等。

不安全感、满是冲突、不安稳,这些因素,本来就会加重我们的生存焦虑、本来也是我们极力想要避开的,现在它们不仅出现了,还让我们对未来的期待破灭,那产生恐惧就没什么奇怪的了。

故事在未来

不可否认的是,无论是现实还是影视作品里,任何一段婚姻都伴随着大大小小的摩擦、各式各样奇奇怪怪的问题,以及难以避免的冷战、谎言、侵犯、不信任与第三者。

这些活生生的例子,就好像在告诉我们"你的未来,也会遭遇这些"、"你的婚姻,也会出现这些"。

都还没结婚呢,就看到这么多负面的东西,内心诞生出恐惧,似乎也是理所应当的。

但这里的理所应当除了"我被这些信息吓到"外,还有我们对未来的恐惧。

像刚刚说的,如果有一些"具备重大影响"、"可能带来伤害"、"可能带来损失"的可能性存在,我们是会想要极力把它们消灭在萌芽中的。

可是,也还是像刚刚提到的,可能性是存在于未来的,未来在没有到来、没有变成当下或过去的时候,我们往往很难知道究竟会发生什么。那么"可能性在未来到来前必然存在"就成为了一个不可辩驳的事实。

虽然,我们通过考量另一半的原生家庭、人格、能力等方面,获得了关于"未来可能会如何"的痕迹,但也难以保证我们看到的信息是全面的、真实的,难以保证未来的另一半和自己是不会改变的。

所以你看,在现在谈未来,不仅永远不可能消灭所有可能性,还会陷入"越分析,找到越多可能性"的窘境。

而这其实很正常。因为未来本身就是不确定的,而不确定就代表着充满了各种各样的可能性。

那么,未来的不确定性,就会滋生出失控、不安、焦虑。那这时候,导致恐惧出现的原因,也就包括了"未来本身就不确定"这一点。

回归自身

昨天在跟朋友闲聊的时候,他跟我说,"跟你聊天挺没意思的,因为最终都会绕到自己身上,似乎成长自己才是唯一的解决办法"。

我就反问他,"现在的你,或者说你从小到大,什么时候父母说什么你就听什么、做什么了呢"。

他讪讪一笑,也没有再多言语,不过我知道他已经明白了我的意思。

而在恐婚这个问题上,我们当然也跳脱不开这个因素。

未来虽然充满了不确定性,但就是因为充满了不确定性,才说明同样存在变好的可能,而让"好的可能"变得越来越大的原因,便在于我们自己如何经营、如何把握;

排挤、出轨、不信任、谎言等,虽然我们确实可能会遇到,但这些是每个人都会遇到的。只是不同的是,那些知道如何解决的人,内心不会慌乱,而没能力解决的人,才会陷入恐慌中不可自拔;

故事本身再有影响力,这影响力也是基于"我们不愿意接受"、"我们不希望它出现"、"我们想要逃避"等因素才产生的。

是的,我们并不是只因为"未来充满不确定性"而恐惧,而是我们对自己没有信心,不相信自己可以经营好婚姻;我们并不是只担心"未来会出现的种种",更担心自己没能力应对、解决,只能遭受伤害;之所以执着于自己期待的生活,就是因为我们知道,现在的自己缺乏接受不同、接受失望、接受现实的能力,很难凭借自己的努力获得期待的未来,于是逃避一些东西,而逃避则增加了“这些东西”对我们的影响力。

我并不会跟恐艾、焦虑的朋友过度深入的探讨他们所害怕的东西,因为“害怕的东西”最多只是诱发恐惧的因素。

恐婚,也是同样的。婚姻、未来、不确定性等,都只是诱发我们的恐惧。

恐惧,虽然会带来不好的感受,但是它的存在,也使得我们能够远离危险、保证生存、避免一些不必要的损失。

而上面那些我们探讨的因素,都和"未来存在风险"、"自己要遭受损失"相关。由此,我们会产生恐惧就是十分正常、且自然的反应了。

但是还是希望能够再次明确的是,相对于糟心事、可能性、冲击,我们更在意的是"自己应对不了"、"自己解决不了",以及由此产生的焦虑、失控、不安。

如此种种,不就是在说明“我们不仅意识到了风险,更意识到自己没能力、没信心应对这些,所以用恐婚来提醒自己‘你还没准备好’”么?

而一些朋友确实做了准备,比如严格挑选对象、严格考评另一半、减少付出、减少社交等等,但即便遇到好的另一半,如果自己缺乏经营婚姻的能力,那么该出的问题还是会出的;而面对眼前的问题,如果自己没能力解决,那经不起问题折腾的婚姻,不仅短寿,也更加不可能满足我们的期待。

所以,从这个角度出发,结合上面提到的四点,我有这样一些方向想分享给你:

1、 不要只活在期待中,因为现实并不是只有期待;

2、 承认并接受世界还有我们不喜欢的那部分;

3、 不断强化自己,让自己有能力给自己安全感;

4、 不断贯彻自己,并认真过好眼前与当下;

5、 不断磨砺自己,提高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6、 不要被感情冲昏了头,主动学点相关的知识。

每个人的未来都充满着可能性,而决定未来会往哪个方向发展的核心因素,在于我们自己、在于我们自己当下怎么做。

同时,只有自己确实能做到、意识到自己确实能应对,才能给我们足够的踏实感,不是么?

感谢朋友你的阅读。希望我的文章能协助你看到世界真实的样子。祝好。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