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抱怨老师作业太多,不如改变自己,与孩子一起逆袭!

 干嘛播客 2020-07-08

最近关于教育的两则新闻,都让人非常沮丧,一则是家长怼老师,嫌作业太多,小孩压力太大;另一则是说老师批评家长不批改作业,学习不好长大跟他父母一样。

电影《大师兄》里有一幕,说有个学生有注意力不集中的毛病,考试一直考不好,最后压力太大,跳楼自杀,没死成,媒体给予了非常广泛的报道。这让当事的学校和班主任压力很大,班主任老师接受教委调查,说,我肯定有责任,这没有问题。但是自杀人数一直在升高,难道不是我们的体制出了问题吗?考试压力为什么这么大?

考试压力是小不了的,杭州的小学四年级开始,就已经决定了孩子的未来,四年级到六年级的成绩决定了小升初,初中按照比例划分学生志愿,升高中的时候,平均一半的学生与普通高中无缘。

这比起我那会儿的竞争,还算是客气的了。

我记得我报高中志愿的时候,老师为了保证升学率,逼我填写了差一点的高中,当时我气愤异常,回家与母亲商量,老娘说了一句很酷的话,你的命运自己做主,后来去学校把志愿卡拿回来,改成自己想去的学校。

当然,我考上了,如果没考上的话,就会拉低母校的升学率,但我想告诉大家,教育权是他妈写进宪法的,升学率是考核学校的,为了他的升学率耽误你的未来,这不是耍流氓是什么?

制度之所以被异化,因为没有配套资源支持,新闻里的两件事情,其实可以通过自习课完成,把该做的作业和批改都放在校园完成,但这几年自由主义政策盛行,都得让学生自己决定自己的学习,像极了白左的政治正确,听起来很美,做起来很丑。

想要孩子通过教育改变命运,题量不能少,一万小时定律对于考试,是最明显最有成效的,考高分,无他,唯手熟尔。

听信了自由主义的所谓快乐学习、素质教育的家长,妄想学习靠自觉,小孩读书全靠天分等等逻辑。

真有这么简单就好了。

其实谁心里都清楚,只不过有的人不想花心力在孩子的教育上,毕竟这是一场军备竞赛,除了钱还有时间和精力。

其实认清楚形势,教育的负担必须得有,毕竟还是一个竞赛场,用成绩说话,是最为公平的形式,虽然还有教育资源不平等的问题,但至少教材是一样的。

比起举孝廉和推荐制,一刀切的考分,能让屌丝顺利逆袭,不至于产生阶层板结现象。

所以,让我来说,老师你换不了,学校你选不了,孩子目前的变数就只有你了。要么花钱校外补习,要么自己亲力亲为,重新去学习教材当孩子的老师。

要看到更大的格局,你的孩子不是跟同班同学竞争,而是全省的学生,他们终有一天会相逢,而只有你的努力,才能成为他的垫脚石,走后门也好、花钱补习也罢。

老师你有本事你可以给他换了,但考试只看结果,时间成本也得计算,毕竟还得重新适应。

所以,一般家庭的孩子,父母得更加辛苦,你们如果放弃了,那。。。我想应该会很舒服吧。。。

但我做不到,该培训班还是得去,该交作业还是得装孙子教,为了到达彼岸,这些苦都不算什么。

最害怕的,是子女成为只会抱怨体制的人,体制总有一天会改变,我们需要坐等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