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人不愿生孩子,因为怎么选都是hard模式!

 干嘛播客 2020-07-08

东亚少子化的范本是日本,去日本会看到老年服务员,老年出租车司机,老年空姐,我就奇怪了,年轻人哪里去了?

年轻人都在大城市,他们坐地铁上班,午休在便利店吃午饭,顺便翻翻成人杂志,下午等待下班,晚上去居酒屋喝酒,赶最后一班地铁回家。

这就是我对东京的印象,让人窒息。

婴儿潮的50、60后撑起了日本,他们的后代让日本整个垮掉。

年轻人不足,哪里敢责骂他们,老板雇员工的时候,非常尴尬,要么雇一个老年人勤快的,要么雇一个年轻人混吃等死的。

列举一批数字,日本的老年人口3000万,护理人口才120万,退休前人口与退休后人口比例在1:1左右,老年人口占比25%。

东亚的人口的老龄化,是一个正在进行时的问题,只会越来越严重,而没有半点的好转迹象。

你现在问身边的年轻人,首先是大龄剩男剩女,其次才是生育意愿,受教育的时间拉长,进入婚姻的时间延后,而人类的最好的生产时间刚好与中高等教育的时间是重合的。

可最搞笑的问题是,东亚文化是自称最重视家庭的,也有人归结到城市化导致的资源无法调节问题上。

我简单的跟大家说明下这个理论,大概的意思就是,一二线城市年轻人大量涌入,由于资源有限,男性在该城市留下的比例低,因为需要高薪买房,当然这是中国的婚姻传统决定的,所以女性的留存几率高,因为没有强制要求女性买房,导致适龄男女比例失调,女多男少。对的,没看错,虽然全国总体人口是男多女少,但大城市小气候造成了女多男少,导致在一夫一妻制情况下,女性在大城市结婚的概率降低。

所以才有个媒体专用词汇,叫做剩女,出现概率比剩男要大很多。

那回到三四线城市,不是刚好男多女少吗?

跟教育、医疗等领域一样,婚姻领域也存在着优质资源大城市集中的情况,女性在婚姻上是一次投入,终身保障的,所以对于男性的要求更为苛刻,而三四线城市的优质男性资源客观上较少,而受教育程度女性与男性比例相当,那就错在一定比例的错配的情况,为防止错配,有一部分女性就选择了宁缺毋滥的婚配策略。

说人话,其实就是好男人少,不够女的抢的,所以剩女问题特别突出。

还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韩国偶像剧的刺激,与日本平成宅男不愿谈恋爱的原因相似,看过了日本的爱情动作片之后,宅男们就产生了不切实际的幻想,非苍老师级别的不娶,既然可以被片子满足,真实的人类交往就显得毫无必要。可以与杨洋、李易峰在电视剧里谈恋爱,谁还看得上隔壁工位的程序员小刘呢?

但其实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就是,女性在过了27岁后,在婚恋市场上的价值就会降低,而男性的外观随着年龄的增长,分数会降低,但收入刚好随着年龄会增长,形成互补,那么就能看到,在物化男女的婚恋市场上,27岁就会出现一个大逆转,之前是女性强势,之后是男性话语权上升。

有人会问,女性的收入不是也是随着年龄增长吗?问得好,但是女性的收入上升会出现逆向淘汰,就跟女性的高学历一样,高收入男士对于女性的高收入无感,就像王思聪的说法,我交朋友不在乎有钱没钱,反正都没我有钱。而对女性的高知高收入有感的,恰是女性瞧不上级别的男性,当然也可以拿年龄来补足,比如近年来鼓吹的小奶狗,就是低龄温驯男性的别称,折射出强势大龄女性的恋爱期待。

那么就算有人学了我们的两性课收费专栏,成功的找到了伴侣,准备生孩子了,又会碰上几个问题。

一,钱不够。钱不够生了没法养,保姆一个月五千多,月子中心一天五千多,房子最少得三房需要大几百万,那么生个孩子准备的钱就是一千万,五百万买房,五百万养育以及教育经费,包括孩子的出国。

这是我一个至今不生孩子的朋友观点,我想了想,这小子应该是外面有小三了,拿这个搪塞老婆和家人,要么就是有隐疾,最惨的就是被商人洗脑了,消费主义圣经里说,要想让傻逼掏钱,先让傻逼们害怕,你生个孩子出来,如果没有让他得到最好的,你有什么脸面做父母?如果你老公没让你住顶级的月子中心,一天一个肾的那种,凭什么给他们家生孩子?孩子是跟他们家姓的好吗?养孩子跟你有什么关系?保姆、月嫂、爷爷奶奶照顾啊,独立女性当然是生完立马上班的啊!产后必须是来专业的恢复机构调养的啦!陪孩子会变老的,那是保姆和夫家的事情,你只负责貌美如花呦,来来来作个辣妈美容套餐先!。。。

其实消费主义和女权的逻辑,才是最大化的物化了一切,家庭这个单位被拆解为各个零件,女性就是贡献子宫的那部分零件,剩下的事情,由于男权的压迫,所以我们必须反抗,让他累死累活来报答我对他们家的大恩大德。精明的商人就掏出了刷卡机,我帮你证明,他是不是对你真心的。。。

文博对于聪明人的建议是,小孩花多少钱都能养大,养育质量没有成长质量来得重要,言传身教,哪部分需要花钱了?义务教育,能花多少钱?只要你不要不切实际,劝微信群里开跑车的家长善良,虚荣心花的钱才是最多的。文博对于笨蛋的建议是,养条狗,还有余钱再养只猫。

二、女性不想或者拖着生孩子的后顾之忧。女性在职场上有先天劣势,雇主都会刻意减少女性雇员,如果为了家庭生孩子,可能导致职场的发展受阻甚至丢饭碗,一个孩子耽误三年,多几个一辈子都毁了。但我们是不是得重新去衡量女性的职场定位,比如德国的职业女性的保障权益,或者高额生育补贴?很多人说生不起,其实就是女方生育上的收入损失。雇保姆的话,五六千一个月,不雇保姆的话,得有个人带孩子,大概率是女性做全职妈妈。

一二线城市的问题更加突出,要么老人进城带孙辈,要么雇保姆,家庭收入较低的无法在一二线城市团聚,出现短期留守儿童现象,就是子女至入学年龄赴一二线城市接受教育,之前都在老家由祖辈抚养。现实的经济与社会问题面前,文博对于我们的读者的建议是,趁着年轻赶紧生,等你还没感受到压力的时候给自己压力,一起面临一些问题,会让你们的婚姻牢不可破。文博对于非读者的建议是,养条狗。

三、多玩几年,再生孩子。曾经有个朋友跟我痛心疾首的表示,还没二人世界,就有了孩子,失去了很多生活本该有的美好。现在也有很多朋友抱着这种观点,想一起周游世界再生孩子。我只想说,越年轻身体越好,生的孩子越健康,生产的危险也越小。

更重要的是,年龄结构决定了你养育的轻松度,你越年轻的时候养育的压力越小,中年人养育幼子的压力会陡增,上有老人身体出问题,下有幼子得照料,工作上刚好也是关键期,多头挤压。所以错过了生孩子的时间窗口,再生孩子的可能性也会降低,事业上正轨了四十来岁想生个孩子,年纪大的老父亲住院要照料,工作承上启下离不开,哪里还有精力生孩子呢?

好了,就算跨过去了,恭喜你,你可以养儿防老了,由于只生了一个,天之骄子,全家独苗,宠的没边了,导致小子没经受过挫折,碰上点事儿就玻璃心,凡事急于求成,浑浑噩噩,终于在某次金融风暴中被割韭菜了,从此一蹶不振,怎么办?

你以为这是我编的故事?这就是日本老年人,子女中年失业或者不想上班,就出去打工养活子女。也有子女觉得养老成本太高,辞职回乡照顾老人。

作者:文   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