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普通家庭的孩子,想跃上另一个阶层会那么难?原因很现实

 贝丫妈妈 2020-07-08

现阶段的中国,大多数孩子的家长都是工薪阶层,他们没有海量可利用的人脉,更没有充裕的资金。但是,工薪阶层家庭的孩子出生之后,也背负着父母极大的期望,他们渴望孩子将来能够拥有比父辈多得多的资源和财富。

可是,对于普通家庭的孩子们而言,想要比父辈拥有更美好的未来,到底该怎么做呢?

如果父母没有出众的才华,但是在平凡的工作中兢兢业业,对生活充满了乐观,尽自己所能让小家庭更温馨。那么,孩子在家庭中就能够感受到温暖和自信,他对自己的未来就会充满期待,他就会更努力去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

如果平庸的父亲在工作中受了气无处发泄,回到家看孩子妈妈不顺眼,找茬吵架,而受了委屈的妈妈不得不把火气发泄在更弱小的孩子身上。

那么对于这个贫困家庭的孩子而言,真是雪上加霜,因为压抑的家庭氛围比贫穷更让人喘不过气来。

对于家境普通的孩子而言,本就没有多余的钱上课外辅导班,如果家长再不费心为孩子营造轻松愉悦的氛围,那么,孩子成绩怎么可能会好?就更不用奢谈寒门出贵子了。

工薪阶层的家庭不可避免会面临经济的压力,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家长能够很好的控制情绪,避免发脾气,避免给孩子传递焦虑,而是帮助孩子建立延迟满足的能力,教会孩子自己努力争取想要的东西,这个孩子就会积极乐观健康向上。

但是,如果把经济的压力,把对生活不满的情绪发泄到无力反抗的孩子身上,那么这个孩子也会消极的对抗生活,消极的应对人生。

经济条件一般的家庭,无法在经济上做到让孩子想出国就出国,想学习绘画就学习绘画,但是至少可以教给孩子乐观的心态和自己承担生活的能力,或者帮助孩子树立为目标而奋斗的信心。

这样的家庭成功的孩子比比皆是,农村出身、参加了3次高考考上北大的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从做小买卖起家的刘强东。所以,聪明的家长不那么重视学历,而是教会孩子变成一个终身的学习者。

因为在这个快速发展的社会,只有拥有终身学习的能力才不会被社会淘汰,如果家长教会他们学习的能力,让他们在走上了社会,走上工作岗位之后,保持持续学习的能力,这样的孩子未来也必然不会差。

也有一些工薪阶层家庭,对孩子的唯一要求就是考上大学。

可是,考上大学就意味着孩子未来一定会拥有一份满意的工作吗?

那些千辛万苦挤进了年年扩招的大学的孩子,毕业之后依旧面临着就业的压力。因为找工作的时候,老板并不关心你毕业于哪一个大学,只会关心你能干什么,你能为公司创造多少效益。

还有一些普通家庭出生的孩子,他们的父母觉得自己太过于平凡,但是希望下一代改变命运,因此对孩子的期望特别高,但这并不利于孩子的成长。

只要下一代比我们更好,家庭的教育就是成功的。毕竟,路要一步一个脚印的走,阶层也要一个一个跨越。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