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苏辙回赠苏轼的一首词,不输哥哥,仅开头两句就让人肝肠寸断

 美诗美文的世界 2020-07-09

“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八大家”这句话至今还挂在四川眉三苏纪念馆里,这一门的父子三人便是是苏洵、苏轼、苏辙。其中以苏轼的文学成就最高,父亲苏洵也不差,唯有这苏辙的才学一直受到人质疑,似乎他是因为哥哥和父亲的名气才能入选得了唐宋八大家。其实不然,苏辙虽没有哥哥苏轼天才,甚至长期活在哥哥的光环下,但词作上的才华也不容忽视。

北宋张方平曾这样评价兄弟二人:“二子皆天才,长者明敏尤可爱,然少者谨重,成就或过之。”他这句话倒是说到点子上来了,做为兄长的苏轼确实更机敏可爱,写得了诗词,做得了东坡肉,如果要用武侠人物来形容他大概就是令狐冲吧。而为弟的苏辙却稳重,和哥哥的豪放派作风不同,他的词作多是政论和史论,善于在在论事中纵谈天下大事,表达自己的观点,代表作有《三国论》、《历代论》、《六国论》等,同样以武侠人物形容,他大概更像郭靖一些。

不过兄弟二人才情虽各异,感情却是极好的。苏轼有首名作叫《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首词初中要求全文背诵,因其朗朗上口,简直就是背会后一辈子都不会忘记。但很少有人知道,这首词正是苏轼在中秋节写给弟弟苏辙的。月圆之夜,想到不能和弟弟一家团聚,苏轼伤感无比,才写下了这首千古佳词。苏辙在知道这首词后,回复了哥哥一首同样词牌的《水调歌头·徐州中秋》:

水调歌头·徐州中秋

作者:苏辙

离别一何久,七度过中秋。 去年东武今夕,明月不胜愁。 岂意彭城山下,同泛清河古汴,船上载凉州。

鼓吹助清赏,鸿雁起汀洲。 坐中客,翠羽帔,紫绮裘。 素娥无赖,西去曾不为人留。

今夜清尊对客,明夜孤帆水驿,依旧照离忧。 但恐同王粲,相对永登楼

这首诗的大意是:自上次别离后,这已经是我们第7次中秋不在一起了。去年我看着月亮发愁想你,没想到在彭山脚下,却找到了朋友和我一起泛舟。今天晚上我还有客人喝酒相陪,但是明天却又要独债主在船上,想到这一股离愁就上心头。就像王粲一样,不能回家,只能站在城楼上远远地相望 。

与苏轼“明月几时月,把酒问青天”的豪放相比,这首词实在是内敛了许多。就连想对哥哥说声想念,都只能用开头的第一句“离别一何久,七度过中秋”来表达。这开头的两句,虽平实,却令人肝肠寸断,兄弟二人此时正受到排挤,过去的七年都无法在一起。对于苏辙来说,没有哥哥在身旁,哪怕有友人相伴,也是发愁的。

据说,苏洵给兄弟俩取名一轼一辙,是寄托了美好的愿望的。希望苏轼不要只做外表好看的饰口,要做个有真才实料的人;希望苏辙不一定要大富大贵,却能安稳避祸,快乐一生。事实上,兄弟二人本是同根生,虽性情不同,却福祸相依。哥哥被贬,弟弟也跟着遭殃;哥哥荣华,弟弟也得以安宁。苏辙一生虽活在哥哥的光环下,却没有我们想象的不满和愤懑,这或许就是苏家兄弟最豁达的地方之一,也是眉山老苏家,一门三杰的重要原因之一。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