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苏轼半生贬谪始终洒脱,却因得一种病写首千古惨词,读完让人想笑

 美诗美文的世界 2020-07-09

说起苏轼,相信大家一定不会陌生,就算对苏轼这个人不熟悉,也一定听说过“东坡肉”这道菜名。不得不让人感叹说苏轼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吃货,甚至还以自己的名字作为菜名,难怪林语堂先生称苏轼为“不折不扣的乐天派”。但是看上去豁达开朗的苏轼,却有着极为坎坷的一生,他一生仕途坎坷,更是遭遇多次贬谪,他的一生简单总结就:不是被贬就是在被贬的路上。

不过也多亏了苏轼乐天派的性格,即使被贬到了荒凉之地,他也能开心地吃着东坡肉,并且还写下了很多千古名作。因为他总能够在生活中找到一些小确幸,成为继续生活的支撑点,比如“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苏轼一直都是一个很会给自己找乐子的人,然而就在他58岁那年,他写下了一首叫做《行香子》的词,堪称千年惨词。在他以往的词作中,不管是“江海寄余生”还是“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中都隐隐表达了他对生活的不满,但是对人生还抱有希望。可是在《行香子》中,却透露着满满的倦怠和失望,到底是因为什么原因让他的思想发生了这样大的转变呢?原来那一年他生病了,不过并非大家想象中的绝症,而是痔疮,实在是叫人哭笑不得。

那么这首词究竟写了什么呢?昨天晚上下了霜,凛冽秋风把梧桐叶都吹落了,我无法直视我日渐衰老的容颜,秋风问我为什么如此闷闷不乐,我没有回答,而是在风中写了几个字:我这阵子病了。

苏轼的痔疮是在7月份发作的,持续了两个月之久,其实得痔疮这件事对于别人来说算不得大事,可是对于苏轼来说却如同末日降临。因为古代的医疗技术并没有那么发达,更重要的是他是一个大吃货,得痔疮意味着忌口,看着美食却无法入口,这是一件多么令人煎熬的事情。再加上正值初秋,仕途也颇多坎坷,多重打击之下,他写下了这首与他性格不符的千年惨词。

若说起苏轼的人生轨迹,可比这首诗要惨多了。他在21岁进京参加科举考试,他的文章震惊了考官们,因为写得太好了。然而却被主考官欧阳修认为文章出自自己的弟子曾巩之手,为了避嫌,苏轼只得到了第二名。然而就算事情澄清之后,苏轼也只能继续当这个第二名,好在他凭借文章在京城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就在他准备大展拳脚的时候,却传来母亲去世的消息,于是他只能回家守丧三年。好不容易守丧期满,他再次通过科举获得了第一名,然而在三年之后,他的父亲又去世了,他只能再一次辞官守丧。后来再次出仕,不久后又遭遇人生转折点“乌台诗案”,开始半生贬谪的仕途,可谓凄凄惨惨戚戚。

不得不说苏轼的一生真的很坎坷,或许换做另一个人的话,早已经熬不下去了,然而苏轼却苦中作乐,从未熄灭过对生活的热情,他之所以能够成为“宋词一哥”,获得那么多后世之人的追捧,或许恰恰是因为他这种即便身处逆境也能够洒脱乐观的心态,这一点哪怕时隔千年,依旧值得我们学习。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