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段子:“强力闹鬼”的故事在《夷坚志》里也不少,这指“鬼怪”直接干涉现实生活,把四处搞的乌烟瘴气,鸡飞狗跳,人影幢幢。这种事情在当代可能已经少见了,如果真有故事提到的这种地方,会不会成为旅游景点? 【原文】 温州城中一宅,素凶怪。先是仲监税居之,一家尽死。 后数年,吕监税者自福州黄崎镇罢官来,亦居之,常见仲君露首秃发往来西舍间。女子年十二三,最恼人,伺客至,辄映壁窥之而笑,翻弄什器,涂涴窗几,不可搏逐。 唯一妪颇恭谨,每女子出,必叱去。吕妻病,数日不愈,妪教之曰:“县君无它疾,但煎五苓散,下半硫丸,足矣。”吕以其言有理,亟从之,一服而愈。然人鬼杂处,家之百物,震动无时,或空轿自行于厅上,举室殊以为忧。他日,妪又告曰:“我辈相与共议,欲迎君作主,约用后月某日。此计若成,君必不免,宜急徙以避祸。” 吕以告胡季皋【襄】。季皋为福州干官时识之,亦劝使去。去之日,西舍男女数十辈骈肩出观,相顾嗟惜,似恨谋之不早也。后无复有敢僦舍者。 经一月未毕,邑胥挈家来,或告其故,胥笑曰:“我乃人中鬼也。彼罔两尔,何足畏?”处之不疑,群鬼亦扫迹。 【白话语音文字版】 温州城中有一处凶宅。先开始,有一位仲监税他们家住这儿,后来全家都死了。几年以后,有一位吕监税带着全家从福州黄崎镇(现福建福安地区)罢官来此租住。 吕家住这儿以后碰到的第一件怪事,就是吕监税经常看见仲监税的鬼魂在西边房子那儿走来走去,秃着个头。最恼人的鬼怪是个十二三岁的小女孩,每当吕家有客人拜访,这小孩(的鬼魂)就在房子前面的照壁上露头了,这当然很吓人。不仅如此,小女孩还经常翻箱倒柜地折腾,在窗户上、窗台上糊涂乱画,大家也抓不住她(因为她是个鬼魂)。幸好有位老太太算是比较恭敬谨慎,每当小女孩出来,这老太太就呵斥她,轰她走。 后来,吕监税的妻子病了,好几天都不好。那老太太(的鬼魂)跟吕监税说:“你妻子没什么太大毛病,你就煎五苓散,然后再下半硫丸,这病就能好!”吕监税按老太太的建议照办。他妻子的病真好了。但家里人感觉平时跟这么多鬼怪住在一起,很怪异,不舒服。屋里的生活物品经常无故震动,一顶空轿子没人抬就自己在大厅上移动,全家都很担忧这个事情。有一天,老太太来跟吕监税说了一个事儿:“我们这些鬼魂一起都商量好啦,想请你当我们的主人,约好下个月某天就办这个事儿。如果此事办成了,估计你就活不成了。所以你最好赶紧搬家!”吕监税把这事儿跟一个朋友胡季皋【单名“襄”】说了,胡以前做福州干官的时候认识的吕监税。 胡季皋劝吕监税劝赶紧搬走,吕监税听从了胡季皋的劝告,全家收拾东西,离开了这座宅子。走的那天,只见西边房子有好几十个男男女女(都是鬼怪),人挨人,人挤人,看着吕家人搬走,他们流露出惋惜的样子,好像遗憾这事没早定下来。吕监税家搬走以后,这宅子就没人敢住了。 过了一个月,有个本地的小官吏携家带口的来了。有人跟他说:“可别住这儿,这地方闹鬼很厉害!”这小官吏就笑了,他说:“我就是人中之鬼,他们不过是一帮魍魉,我能怕它们吗?”后来果然,小官吏家住的特别踏实,那帮鬼再也不敢出来了。 【祥宏点评】:这个故事属于“强力闹鬼”的事件,这些“鬼怪”跟现实生活重叠的很厉害,大白天大家都能看到,那小女孩的脸在照壁墙上冒出来和翻箱倒柜,说明鬼魂已能够干涉到现实生活。《夷坚志》也有类似的故事;监税,就是监管税务的工作;一个鬼魂(老太太)能出主意给人治病,也很匪夷所思,吕监税竟然能信她,而且病人还能康复,也是够绝的!所谓魍魉,有个成语叫魑魅魍魉,都是指鬼怪。如果按这小胥吏的说法,“人中之鬼”可能级别不一样,魍魉也怕人中之鬼,这有点讽刺的意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