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段子:东晋葛洪的《神仙传》里面记载过很多“神仙”,有名有姓有社会关系,这些人动辄活几百上千年,白日飞升闪转腾挪似乎都不在话下。葛洪记述的这些“神仙”他认为都是真实存在的,本故事主人公遇上的就是一位《神仙传》式的人物。 【原文】 王道成先生者,蘷州人,旧射利江湖间为贾客。政和六年,忽遇异人三传内丹之妙,遂破家从王鼎学道,浮游东西二蜀。 鼎亦时见荆南市中,不与人交一谈,无能识其谁何者。身长七尺,广目美须髯,状貌如四十许人。荆南父老自儿童时盖已见之。一日,与道成饮,自通姓名曰:“吾洛阳人,唐武德初事秦王为御者,奔走兵间,后得仙法,隐华岳山中,以至于今。”酒酣别去,不知所往。道成本愚民,不能从其询访大业武德中事,且验其是否。 绍兴六年,道成见王晦叔于金川,讲宗盟之好,为作《古风》一篇与之曰: 龙种健儿须如棘,幼事秦府持鞭靮。 战尘扑面心已灰,径上山峰弄泉石。 乾坤变化五百年,人间未识地行仙。 布裘落魄荆州市,丹经祕法为君传。 散尽千金何所用,腹中气作蛟龙吼。 功成直欲投紫霄,尚爱岷峨山下酒。 年来我亦厌樊笼,乞取微言为指踪。 君不见叶县双凫缑岭鹤,古来度世多吾宗。 此篇见《颐堂集》中,不终言道成之究竟也。 【白话语音文字版】 王道成先生是蘷州(现重庆奉节)人,以前他就是个走江湖的生意人。北宋徽宗政和六年(1116年),他碰到异人三次向他传授“内丹之法”。他这人就发生变化了,抛家舍业跟着这位异人王鼎学道。他经常在东西二蜀(现四川地区)游历。王鼎也时常出没于荆南(现湖南地区)一些市镇,他不跟别人说话,没人知道他是谁,这个人身高七尺,大眼睛,大胡子很漂亮,看样子也就40多岁。荆南父老乡亲很多人从小就见过他,那时候他就这样子。 有一天,王鼎跟王道成在同一个酒馆喝酒,王鼎自通姓名,说:“我叫王鼎,是洛阳人,我在唐武德初年给秦王驾马车。因为厌倦了军旅生活,后来我得到了一个神仙之法,后来就隐居在华山里,一直到现在。”王鼎跟王道成喝的很高兴,最后分手。王道成也不知道他去哪了。王道成本是普通百姓,对唐朝事情所知有限,他无法从王鼎那里详知唐武德年间的事情,也无法检验王鼎所说是否属实。 宋高宗绍兴六年(1136年),王道成在金川县(川西)见到本文记述者王晦叔,因两人同宗,包括那个王鼎也姓王,这就有了不少共同语言,于是王晦叔给王道成作了一篇《古风》:(原文见上) (简释:他夸赞王鼎是龙种健儿,这样的英豪就该经历磨难。王鼎年轻时从军,给秦王李世民驾马车,他最后厌倦了军旅生涯,自己上华山修道去了。王鼎在人间已经活了500多年,人间都不认识他这位地行仙。他穿着朴素游荡在荆南市面,遇到了王道成,把内丹秘法都教给了他。修道人要钱没太大用,千金散尽,人生还是以修炼内丹为要。修炼到一定程度还是希望当神仙,到紫霄天上去。但是你王道成还是留恋人间美事,比如峨眉山下的美酒。我王晦叔也打算修仙了道了,麻烦你王道成给我指点一二,你知道“叶县双凫”以及“缑岭鹤”这两件事儿吗,看来古来修仙度世的人里面有不少都是姓王的!) 此篇记载见王晦叔的《颐堂集》,但是它最后也没说王道成的结局如何。 【祥宏点评】:这是个令人震撼的故事,这个王鼎竟然是给秦王李世民驾马车的,他自言生活于唐武德(618-626年)初年,武德是唐第一个年号,李渊的年号,故事记载发生于1116年,时间相差五百多年,这样的信息对一般人来讲不好接受,比如说你碰到一个40多岁的人,他跟你说他是明朝人,而且是从明朝一直活到现在,这等于是电影情节了;“叶县双凫”说的是东汉时期叶县县令王乔实际是个神仙,他经常去皇帝那里,皇帝纳闷王乔来得太频繁,后来派人偷看,说老有两只野鸭子在天上飞,后来把两只野鸭子抓了,原来那是王乔的鞋;“缑岭鹤”这故事说一个叫“王子乔”的神仙,在缑岭骑鹤仙去;故事提到的“内丹”是道家说法,比如说到炼丹需要有个炉灶,然后找些药物在丹灶里边炼,最后炼出金丹。内丹即等同于把人体当做炉灶,人的“精气神”当做是药物,这样经过修炼,就能炼出“内丹”。王道成学的就是这个;这个故事让我想起东晋葛洪写的《神仙传》,他书里描述了很多类似王鼎这样的人,能活好几百年、上千年;王晦叔是一位文章高手,有著作存世,《夷坚志》记载了不少他写过的事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