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虔州城楼

 祥宏讲夷坚 2020-07-09

宋代段子:这是洪迈本人亲历的“闹鬼”事件。江西赣州的建春门外现在还有一座浮桥,是当地一处景点,历史上也一直在使用,我也去过,在那样一个场合,我宁愿相信当年的洪迈陪他父亲就是登上的建春门城楼。现在回想起来,有种今夕重来的感觉。

【原文】

绍兴十七年夏,先公南迁,予与季弟从行。八月二日至虔州,泊舟浮桥下,登城楼少休。

郡守曾卿端伯【慥】来见,曰:“此非馆处,独郁孤台可尔,而周康州先居之,明当去矣。姑为一夕留可也。”是夜,奉先公正中设榻,予兄弟席于旁。

丁夜,予起更衣,从北偏门出。一人正理发,发垂至地。时两仆宿门内,曰汪三、程七,予谓是此两人,呼之不应。复还视门内,盖寝如初。固疑之矣,又出焉。运栉尚未止,面对女墙,足太半垂在外,风吹其发蓬蓬然。心始动,乃还榻。

明日而先公言:“汝夜何所往?吾闻抱关老卒云,楼故多怪,每夕必出。”予因道昨所见者。是日徙于郁孤,竟夜不成寐。又闻周康州在馆时,有人从房中开三重门走出,意以为盗,呼其子尾逐之,门盖自若也。


【白话语音文字版】

洪迈自说:

宋高宗绍兴十七年(1147年)夏天,我父亲南迁,我跟小弟随行。八月二日到了虔州(江西赣州),把船停在浮桥下,我们一行人登上城楼稍事休息。本地太守曾端伯(名慥)过来见面,曾太守跟我父亲说:“城楼上条件不好,不太适合招待人。我们这儿只有郁孤台还不错,但是康州(广东德庆)的周太守已经先住那儿了,他们明天就走,你们暂时在城楼上忍一夜吧。”

这天晚上,我们在城楼一个房间的正中位置给父亲设了一张床榻。我们兄弟二人旁边各摆一张床陪着父亲。夜里四更天,我起来上厕所。我从北偏门出去。一出房间,我就看见一个人正在外面梳头。他头发特别长,一直垂到地上。这次我们带着两个仆人随行,他们住在门里,一个是汪三,一个是程七。我随口叫了仆人们的名字,但那个人没搭理我。上完厕所,我又回到门里,一看汪三和程七就在那儿睡着呢。我心里就起疑了,随即再出去看,只见那人还在梳头。他是面对着女墙,就坐在城墙上。他的腿脚大半部分都垂在城墙外,风把他的头发都吹起来了,那头发又密又乱。这时候,我心里就有点害怕了,也没去搭理那个人,于是又回到房间上床了。天亮以后,父亲问我:“你夜里干嘛去了?我听守城老兵说,这城楼上老闹鬼!每天晚上都出来。”听父亲这么说,我就说了夜里的经历。

后来,我们都搬到郁孤台去住了。到了郁孤台那天晚上,我就没睡着觉。后来还听到一个事儿:就是之前一直住在这儿的周康州碰上的。他家夜里睡觉的时候,周康州听到房间有声音,像是有人连开三道门跑出去了。他以为是盗匪,就赶紧招呼孩子说:“屋里有人,快去追呀!”但是等孩子们追出去发现,里外的门全都是锁着的。

【祥宏点评】:赣州的浮桥现在还有,算是当地的景点,就在赣州的建春门外;这是洪迈本人的亲身经历。他父亲洪皓的南迁背景是:洪皓作为宋朝使节,代表朝廷出使金国15年后还朝,但随即受到秦桧的排挤,因此南迁,安置英州(广东英德)。因为洪皓在朝中很有名,赣州太守专门来见面。这个曾端伯在很多宋诗词上能见到有关他的记载;郁孤台,现在也是赣州著名的景点,这地方唐朝就有了。宋代的辛弃疾有一首著名的诗歌里有两句:“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说的就是这里。郁孤台在赣州一座小山上。从太守的描述来看,这里接待能力有限。康州太守住着,洪皓一行就不方便去了;女墙,就是城楼垛子凹下去的部分,这里便于往外偷窥敌情,所以叫女墙。


(现在的赣州建春门及浮桥,桥下都用小船连缀)


《夷坚志》简介:

宋代大文人洪迈编撰的《夷坚志》是中国古代志怪笔记小说的顶峰。它卷轶浩繁,包罗万象,流传至今仍保存了206卷共2600多个宋代事件,是中华传统文化最伟大的宝库之一。

《夷坚志》的时空观深契佛法,与宋代文化领先世界的历史地位相一致。它表面看是一本奇人、异事、神怪大全,本质上却是最真实细腻的宋代社会生活实录,极具文献价值。

宋代社会生活塑造了此后中国人的心灵格局,《夷坚志》仿若是中国人的心灵大海。人们平时沉浮其中,茫然不觉,一旦凝神静思就会发现:

天下没有新鲜事,一切尽在《夷坚志》

故事专辑,长按收听

随手转发,积功累德

聚少成多,善莫大焉

(祥宏谈夷坚系列之4-士子与士大夫)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