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段子:在湖北黄冈,苏东坡的遗迹比较多,因为当年苏轼被贬黄州,度过了一段苦中作乐的日子,这也是他人生的宝贵经历。黄冈的东坡遗迹也成为当地宝贵的文化财富,雪堂即是其一。 (宋画中的东坡雪堂) 【原文】 黄人何琥,东坡门人何颉斯举之子也。兵革后寓居鄂渚,每岁寒食必一归。 绍兴戊午,黄守韩之、重建雪堂,理坡公旧路,时当中春,琥适来游,梦坡公告之曰:“雪堂基址比吾顷年差一百二十步,小桥细柳皆非元所,汝宜正之。”梦中历历忆所指,不少忘。 明日,往白韩。韩如其言,悉改定。他日,有故老唐德明者,八十七岁矣,自黄陂来观,叹曰:“此处真苏学士故基也。” 【右二事韩守说。】 (现代的雪堂纪念建筑-湖北黄冈) 【白话语音文字版】 黄州人何琥是东坡门人何颉(字斯举)的儿子,金兵入侵后寓居在鄂渚(今湖北武昌),他每年寒食节都会回黄州(湖北黄冈)来。宋高宗绍兴八年(1138年),时任黄州太守的韩之美重建了东坡雪堂,而且整理了雪堂原来的故道。 这年中春时分(二月十五号左右),回到黄州的何琥过来参观游览复建后的东坡雪堂。那天晚上他梦到苏东坡了,东坡先生跟他说:“复建后的雪堂基址比我以前的原址差了120步,以前的小桥和细柳都不是现在这地方,你帮我提示改正一下。”在梦中,苏东坡跟何琥说了雪堂很多细节,包括具体位置等等。 第二天,何琥找到韩太守,说了东坡托梦,雪堂的位置和具体怎么改正。韩太守很听何琥的话,按照东坡梦中所示全部改好。后来有一天,有个过去的老人唐德明来了,他已经87岁了,他是见过原来的东坡雪堂。他专门从黄陂来到黄州,现场一看,长叹一声说:“这地方真是苏学士当年雪堂的故基啊!” 这事儿是韩太守本人说的。 【祥宏点评】:苏东坡在黄州相对于韩太守来说是40多年前的事情了,东坡的托梦看来是真的,因为有唐德明老人来作证;黄冈在1986年曾经复建了一座“东坡雪堂”,这是个纪念性建筑,就在黄州赤壁旁边的龙王山坡上,是不是宋代东坡雪堂的原址不太清楚;当年苏东坡被贬到黄州,建了一处房子,建起来的时候正赶上下大雪,他就在房子里四面墙壁上都画上了雪,所以这栋房子取名“雪堂”。苏东坡还写了一篇文章就叫《雪堂记》;宋代士大夫对苏东坡都很尊重敬仰,雪堂作为东坡遗迹,由韩太守复兴也很正常;黄冈与黄陂距离不远,黄陂现在是武汉的一个区。 (文图说明:《夷坚志》原文电子版文字主要来自“龙的传人”博客-特别致谢!再经中华书局出版的《夷坚志》校订;全部图片来自网络。) 《夷坚志》简介: 宋代大文人洪迈编撰的《夷坚志》是中国古代志怪笔记小说的顶峰。它卷轶浩繁,包罗万象,流传至今仍保存了206卷共2600多个宋代事件,是中华传统文化最伟大的宝库之一。 《夷坚志》的时空观深契佛法,与宋代文化领先世界的历史地位相一致。它表面看是一本奇人、异事、神怪大全,本质上却是最真实细腻的宋代社会生活实录,极具文献价值。 宋代社会生活塑造了此后中国人的心灵格局,《夷坚志》仿若是中国人的心灵大海。人们平时沉浮其中,茫然不觉,一旦凝神静思就会发现: 天下没有新鲜事,一切尽在《夷坚志》 故事专辑,长按收听 随手转发,积功累德 聚少成多,善莫大焉 (祥宏谈夷坚系列之4-士子与士大夫-现场交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