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费溥泉用温中降逆通利化痰法治少阳寒热往来呃逆医案研读

 人在囧途9 2020-07-09

怀着空杯心态研读名家医案,一案一故事,一医一人生。

病者:

俞左,住胡墅大关

原因:

先为寒热,间日而作,继为呃逆,发时有声。

证候:

寒往热来,呃逆频发,饮食未能如常。

诊断:

脉息虚细,苔色微黄,症由肝及于胆,胃气失降所致也。

疗法:

当以疏和止逆为法。

处方:

统青蒿,新会皮,刀豆子,全瓜萎,姜竹茹,公丁香,旋复花(包煎),大腹皮,柿蒂,煨姜,红枣。

复诊:

呃逆止,寒热平,惟中焦失运,胃纳不开,腹膨作胀,肝脾失司,脉弦舌黄,复仿煎法增减。

二方:

制川朴,制半夏,佛手片,陈櫞皮,川郁金,炒枳壳,大腹皮,全瓜蒌,姜竹茹,旋复花(包煎),神曲。

效果:

四剂,膨消胀愈。胃纳如常而愈。

本案引自(《全国名医验案类编续编》)

注:

新会皮:陈皮。

刀豆子:温中降逆,补肾元。

丁香:温中降逆。

【评析】

本案为邪在少阳,经气不利,胆热犯胃,胃失和降,故见寒热往来,呃逆频作。费氏重用青蒿,清透少阳邪热,并配以降胃气诸药,使邪热得清,胃中逆气得平,气机宣畅,呃逆痊愈。

【呃逆简介】

呃逆以喉间呃呃连声,声短而频,难以自制为主症。病因有饮食不节、情志不遂、体虚病后等,发病在膈,与脾、胃、肺、肝、肾等脏腑病变有关,基本病机为胃气失降,上逆动膈。治疗以理气和胃降逆平呃为原则,应分清寒热虚实,在辨证论治的同时,适加降逆止呃之品,以标本兼治。若在急慢性疾病的严重阶段出现呃逆不止,往往是胃气衰败的危象,预后不佳,应予警惕。呃逆相当于西医学中的单纯性膈肌痉孪,而其他疾病如胃肠神经官能症、胃炎、胃扩张、胸腹腔肿瘤、肝硬化晚期、脑血管病、尿毒症,以及胸腹手术后等所引起的膈肌痉挛之呃逆,均可参考。

【作者寄语】

如仍有疑问、体会,欢迎评论区留言、互动、交流,如有收获,欢迎点赞、转发、收藏,如果喜欢我的创作内容,欢迎关注我 @古今医案研读 ,每天都会为大家分享名家医案及健康知识,谢谢大家的耐心阅读。如需问诊,可点击主页快问中医,按步骤详细描述病情,并拍一张舌面照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