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杂谈《葬花吟》的校改:侬耶?奴耶?

 昵称37581541 2020-07-09

作者俞润生,男,1938年生,江苏南京人。编审。原南京师范大学《文教资料》专职副主编,《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专职副主编。现已退休。曾任江苏省红楼梦学会秘书长。出版过《红楼梦文化面面观》(2009年12月南京大学出版社)等及红学论文多篇。







作者

俞润生

《红楼梦》第二十七回有林黛玉《葬花吟》,但各种版本有不同,尤其是周汝昌先生的校改,几乎到了味如嚼蜡的地步。

《葬花吟》五十一句,甲戌本有回后批语,其中有三条涉及《葬花吟》:

“余读《葬花吟》至再至三四, 其凄楚感慨, 令人身世两忘, 举笔再四, 不能下抵。有客曰:‘先生身非宝玉,何能下笔!即字字双圈,批词通仙,料难遂颦儿之意。俟看玉兄之后再批。’噫唏,阻余者,想亦《石头记》来的,故停笔以待。”

“不因见落花,宝玉如何突至埋香冡;不至埋香冡,又如何写《葬花吟》。”

“埋香冡葬花,乃诸艳归源,《葬花吟》又系诸艳一偈也。”

庚辰本也有类似的批语,说明《葬花吟》的情节设置及其艺术魅力。

1994年漓江出版社岀版王蒙评点《红楼梦》,对《葬花吟》多有评点,称:“不以林黛玉的名义,很难写这样的诗,写了也难流传,诗界是不能容忍这种‘灰’的,读者也不喜欢颓丧至此。小说家以小说人物的名义与心境推出自己的诗,确是髙招。”“内容并不新鲜, 但体物抒情无所不至。”

这些都说明了《葬花吟》早已引起红学专家的研究兴趣。本文不于研究。本文只对诗文刊本的异文记录如下:

闺中女儿,周汝昌本“闺中”作“帘中”。

无着处,脂本作“无释处”,周汝昌本作“无处诉”。

桃飘与李飞,周汝昌本作“桃飘与柳飞”。

明年, 周汝昌本作“明岁”。

……

怪侬底事,脂本作“怪奴底事”。

愿侬此日,周汝昌本作“愿奴胁下”。

尔今死去侬收葬,未卜侬身何日丧?周汝昌本作“尔今死去奴收葬,未卜奴身何日丧?”

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周汝昌本作“奴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奴知是谁?”

从这里可以看岀,周汝昌先生校改的《红楼梦》,其中第二十七回,改动最大的是“侬”与“奴”字。

世人皆知,侬,是吴语自称,或在特殊情况下称对方。一个侬字,吴语的柔软、甘甜、细腻表达怠尽,跃然纸上。一个十来岁的苏州小姑娘,因为父母双亡,投奔外婆,在南京大观园里,暮春葬花,“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

人道横江好,侬道横江恶。—— 唐·李白《横江词》

劝郎莫上南高峰,劝侬莫上北高峰。——杨维桢《西湖竹枝集》

鸡亭故侬去,九里新侬还。——《乐府诗集》

赫赫盛阳月,无侬不握扇。——《乐府诗集》

如果把这些诗句中的“侬”字换掉,那么,读起来就没有吴侬软语的感觉了,诗味顿减,了无特色。

奴,是旧时青年妇女的自称,带有自谦之意。“小奴家这厢有礼了”,是小媳妇恭手自白。《敦煌变文集·王昭君变文》:“异方歌乐,不解奴愁。” 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二:“若惜奴一个,有大祸三条。” 奴的应用,历史是很悠久的。但要区别:(一) 此处奴,不是奴才,与奴婢制度无关;(二) 和我国古代少数民族臣下对其主的自称不同。千万不能混同了。但不管怎么说,自谦称奴的人,一定会比自称侬的人,要大许多,要老沉许多。从林黛玉的年龄和性格考虑,似乎她不会选择“奴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奴知是谁”的说法,奴啊奴啊,真烦死人了!

《葬花吟》全诗抒情淋漓尽致,语言如泣如诉,声声悲音,字字血泪,满篇无一字不是发自肺腑、无一字不是血泪凝成,把林黛玉对身世的遭遇和感叹表现得入木三分。《葬花吟》写出主人公在幻想自由幸福而不可得时,所表现出来的那种不愿受辱被污、不甘低头屈服的孤傲不阿的性格。是为其思想价值。

为落花缝锦囊,为落花埋香冢;还要悲哭,还要作诗。这种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荒唐”举动,唯有痴情如宝黛者方能理解,也唯有发生在宝黛身上方能为世人所理解。

版本校勘是一门学问。对校勘文字的校改,必须言有所据、语有所本,不能任意妄改。侬耶,奴耶,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越剧《红楼梦》中有林黛玉的唱段: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贾宝玉不觉恸倒在山坡上,把怀里兜着的落花撒了一地。他哭了起来。真的,我们都哭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