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庐州诗-下

 祥宏讲夷坚 2020-07-09

宋代段子一首千言叙事诗,虽然经过了将近900,当时人物事件历历在目,后续影响震撼人心来说,它记叙的一起神异事件类似情况历史上并不鲜见,这可以增进人们对于“灵魂”的探讨,殊为难得

【原文】

       况我义烈士,品秩非贱卑。

  凛凛有生气,为神复何疑?

  勺水不酹地,敢望壶与蹄?

  片瓦不覆顶,敢望题与榱?

  邦君寄民社,此责将任谁?

  既往不足咎,来者犹可追。

  傥依包孝肃,或依皇地祇。

  经营数楹屋,丰俭随公私。(原注:城中有后土废祠,孝肃公故第,皆爽垲,可附为宇)

  丹青罗像设,香火奉岁时。

  尚书名位重,正寝或可施。

  吕姬徇夫葬,义妇严中闺。(原注:有得吕尚书括发之帛归吴中者,夫人吴氏,持之自尽以殉葬)

  清贤列两庑,后先分等衰。

  当时同难士,物色不可遗。

  张陈李鲍韩,势必相追随。

  德章病而去,去取更临时。

  尊罍陈俨雅,剑佩光陆离。

  匠事落成日,醮祭蠲州治。

  青词奏上帝,册祝告神知。

  若曰物异趣,人鬼安同栖?

  兹焉卜新宅,再拜迎将归。

  悲笳响萧瑟,风驭行差池。

  穹旻亦异色,道路皆惨凄。

  巍峨文武庙,千载无倾欹。

  使君享安稳,高堂乐融怡。

  岂弟布惠政,吉祥介繁禧。

  遂纡紫泥诏,入侍白玉墀。

  斯民获后福,年谷得禳祈。

  坎坎夜伐鼓,欣欣朝荐牺。

  人神所依赖,时平物不疵。

  中兴天子圣,群公方倚毗。

  明德格幽显,和风被华夷。

  典章粲文治,昭然日月垂。

  臣工靡不报,秩祀当缉熙。

  四聪无壅塞,百揆钦畴咨。

  咨尔淮西吏,不请奚俟为。

  露章画中旨,施行敢稽迟。

  太常定庙额,金榜华标题。

  特书旌死节,大字刻丰碑。

  碑阴有坚石,镌我庐州诗。


相关故事(点击直读)富池庙诗词||合生诗词||善谑诗词-上||善谑诗词-中||善谑诗词-下


【白话语音文字版】


况我义烈士,品秩非贱卑。

  凛凛有生气,为神复何疑?

  勺水不酹地,敢望壶与蹄?

  片瓦不覆顶,敢望题与榱?

  邦君寄民社,此责将任谁?

既往不足咎,来者犹可追。
(简释+点评:这些被郦琼杀死的文武官员是死国难的,可算做烈士,而且他们官职品级也不低,这些人大义凛然,当然要给“神”的名分。现在对他们没有任何表示,连敬奉的一杯水也没有,更别指望有酒和牺牲这样的供品了;连个敬拜的小屋子也没,怎么可能还有题匾的庙宇呢?本地官员竟然要民间去私下祭拜,这是谁的责任?过去的就不说了,现在弥补为时不晚)

  傥依包孝肃,或依皇地祇。

  经营数楹屋,丰俭随公私。(原注:城中有后土废祠,孝肃公故第,皆爽垲,可附为宇)

  丹青罗像设,香火奉岁时。

  尚书名位重,正寝或可施。

  吕姬徇夫葬,义妇严中闺。(原注:有得吕尚书括发之帛归吴中者,夫人吴氏,持之自尽以殉葬)

  清贤列两庑,后先分等衰。

  当时同难士,物色不可遗。

  张陈李鲍韩,势必相追随。

  德章病而去,去取更临时。

  尊罍陈俨雅,剑佩光陆离。

匠事落成日,醮祭蠲州治。
(简释+点评:作者对这一未来祭祀英烈之庙的展望:北宋的包拯鼎鼎大名,他是合肥人,原来城中有个后土祠,已经荒废了,它原来是包拯的故居,位置不错,可在此基础上重新建个庙;或者依着城隍庙,再建个附属庙宇用来祭祀,丰俭随意,主要看官民可以筹集到多少钱。庙建好后,神像,逢年过节,要有专人侍奉香火;吕尚书名位重,可以放在正殿,吕尚书妻子姓吴,出事时人不在合肥,而是在老家吴中{苏州一带},当有人把吕尚书一缕头发包在布里带回给吴氏的时候,她竟然殉夫自尽了。所以建议吴氏随祀左右;另外那些烈士都可以列在殿中两侧,要按级别排列;同时死难的人都不要忘记,刚才说的“张陈李鲍韩”等人,当然得在,左司郎中鲍琚虽然是因病离去,把他请回来供奉也很正常。供奉的酒器要讲究,每个人像的穿着打扮,佩剑等物要像模像样。庙宇落成之日,要设醮搞祭祀,以蠲除州衙里的晦气)

  青词奏上帝,册祝告神知。

  若曰物异趣,人鬼安同栖?

  兹焉卜新宅,再拜迎将归。

  悲笳响萧瑟,风驭行差池。

  穹旻亦异色,道路皆惨凄。

  巍峨文武庙,千载无倾欹。

  使君享安稳,高堂乐融怡。

  岂弟布惠政,吉祥介繁禧。

  遂纡紫泥诏,入侍白玉墀。

  斯民获后福,年谷得禳祈。

  坎坎夜伐鼓,欣欣朝荐牺。

人神所依赖,时平物不疵。
(简释+点评:搞这祭祀活动,必写青词,这是上奏玉帝的,同时也告慰烈士们的在天之灵;都说物各有异,人鬼怎么能常住一起呢?现在把新庙盖好了,这些英烈的灵魂也不用在州衙里捣乱了,把他们从州衙迎请到新庙,一路上吹吹打打,风云变色,天地同悲。这样一来,庐州州城寰宇清澈,气象祥和,天人同顺,造就千年平和。后继太守享受安稳,其乐融融,老百姓安居乐业,这样的好举措,是生活繁盛的保障;这样一来,地方官很容易升迁成朝廷高官。老百姓也得福了,祈求丰收也有了个好地方,早晚认真供奉祭拜,这是人神都依赖的生活,天下太平和顺)

中兴天子圣,群公方倚毗。

  明德格幽显,和风被华夷。

  典章粲文治,昭然日月垂。

  臣工靡不报,秩祀当缉熙。

  四聪无壅塞,百揆钦畴咨。

  咨尔淮西吏,不请奚俟为。

  露章画中旨,施行敢稽迟。

  太常定庙额,金榜华标题。

  特书旌死节,大字刻丰碑。

碑阴有坚石,镌我庐州诗。
(简释+点评:中兴天子宋高宗很圣明,是百官可依赖的皇帝,我们现在的大环境和政策、民生都挺好,四方归服,天下推崇文治,诸事光辉灿烂,圆满和谐;现在你们淮西(主要指庐州)的这些官员为什么不把这事儿给搞好呢?还等什么呢?这个事儿朝廷需要知道,赶紧报上去,朝廷的太常寺应负责这个祭祀活动,包括以后的拨款才能到位,这也是朝廷的事,政策定好,史书写好,要大举表彰这些人的死节,并刻碑纪念,在这丰碑的背阴,要找一块坚石,在这上面刻上我这首庐州诗。
【祥宏点评】:诗写的诸般好:行云流水,叙事清楚,朗朗上口,历史典故,随手拈来,豪气豪迈,舍我其谁,人神天地,心服口服,不愧能生,状元儿子;从这首诗看其中一故事情节,吕安老尚书死难后,消息传回老家,他妻子吴氏殉夫。这个事情,抛开吕安老在淮西兵变中所做正确与否,就说宋代士大夫及其家属的气节确可一叹,有文化!全本夷坚志,点开免费听


(文图说明:《夷坚志》原文电子版文字主要来自“梦远书城”-特别致谢!再经中华书局出版的《夷坚志》校订;全部图片来自网络。)


《夷坚志》简介:

宋代大文人洪迈编撰的《夷坚志》是中国古代志怪笔记小说的顶峰。它卷轶浩繁,包罗万象,流传至今仍保存了206卷共2600多个宋代事件,是中华传统文化最伟大的宝库之一。

《夷坚志》的时空观深契佛法,与宋代文化领先世界的历史地位相一致。它表面看是一本奇人、异事、神怪大全,本质上却是最真实细腻的宋代社会生活实录,极具文献价值。

宋代社会生活塑造了此后中国人的心灵格局,《夷坚志》仿若是中国人的心灵大海。人们平时沉浮其中,茫然不觉,一旦凝神静思就会发现:

天下没有新鲜事,一切尽在《夷坚志》

随手转发,积功累德

解读祥宏谈夷坚系列之2-《夷坚志》中的“鬼怪”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