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坡,一个时代远去的背影

 优游哉客栈 2020-07-09

在大足当地,最出名的山不是有精美石刻而享盛誉的宝顶山,也不是拥有历史久远的刻、正位于大足城的北山,而是与当地人生活息息相关的大坡。

如图:

双桥镇一角,高楼后面是大坡。

 龙水湖畔,远处烟波浩渺,大坡之玉龙山只有一个淡影。

大坡在大足下半区东边,是巴岳山最南段,一山之隔的永川区称之为西山。

大足人口口相传的还是大坡的叫法,就像大院子里“狗娃”一样透着亲热。

坡在大足农村是使用频率最高的口语之一,老家门前是对门坡,屋后是后头坡,高有几米的云朋坡,住着覃姓人家的覃家坡,曾经长满青杠树的青杠坡...

90年代以前,大坡与大足人生活息息相关。

老家离大坡20里地,我所知道的,早已过世的婆曾经上大坡背柴(公去世早),父母去大坡背柴,几个姐去大坡背柴,过去农村几乎家家如此。秋末初冬相对清闲,重要的农活已经忙完,正好赶在入冬前储备整个冬天的柴火。

因为路途远,要赶在午饭前回家,所以一般5点钟就得起床。

“背柴”是重体力活,用的工具是最大号的背篓,另扎一条绳子。背篓紧紧实实装满之后不算完事,还要一直往上堆,最后用绳子从高高的堆尖上跨过,尽力绷紧后固定,一背柴一百多斤,看起来像座小山。所以背柴人的早饭会难得地奢侈,家里攒起来换钱的鸡蛋油煎之后煮汤,猪油也比平时足了许多。

说到这里想起当年一个广为流传的笑话。几里地之外的一个本家小伙上大坡背柴,回来的路上与人口角起了撕打,因为早饭吃得太饱,不凑巧内急,一使劲没憋住拉裤子上,羞急之下大喊:“你个龟儿子,把老子粑粑都打出来了!”这个笑谈流传太广,以至于后来谈对象时女方忍不住嘀咕:就是那个被打出粑粑的唆!

冬天的早晨亮得晚,去大坡的路上还是漆黑一片,小路上的青草满是露水,天冻时会罩上一层白霜,不知不觉濡湿鞋子和裤管。一路走,浓稠的黑色不知不觉褪去,天渐渐放亮,乳白色的晨雾漫山遍野...

背柴成了那个年代过来的人难以忘怀的记忆。

山脉被叫做坡,就像“狗娃”的叫法透着城里人无法理解的亲热,当地人对大坡有着无法言喻的感情。

晾晒谷物的季节,清早总要习惯性望望东边,太阳即将从大坡后面出来,那片天空的云彩预兆着这一天太阳的大小。傍晚收粮回家路上,歇下担子忙里偷闲远望,天边大坡如黛。

80年代,同院的大伯家着急修房。大堂兄白天去大坡上侦查,等到夜里,带上队里的年轻人走夜路摸上大坡,把白天选好的大树偷偷砍倒抬回家,作为建房的屋梁。赶在春节前挨着老屋撘好两间偏房,一间做猪圈,一间做婚房。春节里二堂兄兴高采烈把二嫂娶回家。

老丈人一次酒后说起他上大坡挑煤炭的糗事。

大概是六十年代,他还是个没成家的年轻人,和队上一大帮后生去大坡煤炭厂挑煤,30几里路程,空手走路也要3个小时,他们天没亮出门,上午赶到煤炭厂。

上大坡挑煤,并非去到那里掏钱买煤,而是等着煤炭厂把够不上级的煤石煤渣倒弃废料场,一窝蜂上去挑拣出其中的煤炭。老丈人他们运气不好,一直等到傍晚才有废料出厂,忙完后已经天黑。他们中有人搭讪认识了堆料场的看门人,竟然是珠溪的乡亲,于是在那里借宿一晚。

料场里堆着山一样的好煤。三更天不到,他们悄悄起来把箩筐里的孬(四川话念pie)煤全部换成大块大块的净煤,箩筐塞得满满实实,又堆起尖,恨不得衣兜里也揣上几块。然后赶紧挑上沉甸甸的担子提心吊胆离开,出去后撒开脚步小跑,一口气走出五六里地才敢歇下大口喘气。因为贪心装得太满,好多人半路上累得受不了,一路走,一路把筐里的煤炭无可奈何地往外拿,刚开始舍不得,咬牙扔掉一块,走一段路后又扔一块,到了最后箩筐的堆尖都不见了。回到家,累得够呛,囫囵扒几口饭倒头就睡,直到第二天好多人都没能起床。

这不是光彩的事,以前从没听老丈人提起,这次大概多喝了酒,言语间还对当年的看门人不无担心,不知道那个老乡有没有麻烦。我说,你们那么多人,又夜深人静,看门人能不知道?只是人家故意装睡。

那个时代谁都不容易啊,尤其是农民。

那个时代的人和大坡一样,自然淳朴。

大姐二姐也去大坡挑过煤,只是眼力差,挑回来的煤常常混有煤矸石,没有火力,燃不通透,尽冒烟,呛得人在屋子里待不住。

与大堂兄年龄差不多的另一家的堂姐嫁去大坡脚下,村人觉得不值,因为传统观念里山区条件差,用当地话说,是“屙屎不生蛆”的穷地方。“平原大坝”才值得媒婆夸耀。

2000年我去到大坡的长河煤矿,遇上多年没见的堂姐,她有着远超过实际年龄的农村妇女的粗粝和风霜,这个曾经总是嚷着要给我做媒的堂姐,与印象中出嫁的大姑娘完全对不上号。交谈中得知,她家在附近,在煤矿打零工的堂姐夫得了矽肺病,养病在家。

九十年代后期,再也没人上大坡背柴和挑煤了。

曾经与院子里的姑娘们一起上大坡背柴的堂姐,早已定居云南安宁的堂兄,他们这一代人如同那个年代的大坡,渐渐的淡出了时代的视野。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