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军旅纪实】刘自强(湖南湘潭)||曾经军旅:第37章. 分队长

 昵称70808387 2020-07-09
军旅
原创文学与
您一路同行 

曾经军旅

湖南湘潭    刘自强

第37章 分队长

当兵四年,前后经历了六位班长。未去部队之前就有接兵班长,去到部队后有新兵班长,下到老连队每年换一位分队长,让我一位位尾尾道来。

这个年代是飞速发展的时代,是信息技术革命日新月异的时代,能够让我在这浩瀚无垠的人海中,分别找到各个时期的班长和分队长,这本身就是个奇迹,在这和谐的社会里能遇上你就是一生的缘份。

记得那是七七年底七八年的初冬时节,严冬将近,天空飘着雪花,刮着刺骨的五六级北风,又叫砍头风,路上行人稀少,一般走路都不会迎着风走,而是背对着寒风倒退着走,水渠,池塘里到处结成了冰。当时我正处在征兵期间,心情无比激动,心里象有一团火,特别温暖,不知道什么是风,什么是雪,在我心里早已把所有的冰雪都已溶化。尤其见到接兵班长那一刻,全身热血沸腾,象见到了久别重逢的亲人。

接兵班长,约莫二十二.三岁的样子,姓雷,一般人都叫他雷参谋,我们都很喜欢叫他雷班长,还不知道参谋是个什么干部。他身高足有一米八,穿着一身干净合体,还显折痕的新军装,脚穿一双锃光发亮的新皮鞋,一招一式都带有一种军人的气质,一投足,一挥手都烙上了军人那种特有的印记。

脸上常带有两酒窝,给人以似笑还甜的感觉,总显得那么平易近人,和蔼可亲,脸上有北方人那特有的高原红,那真是人见人爱,花见花开的帅哥。炯炯有神的眉宇间透露着一种刚毅和干练,操着一口纯正的河北普通话,谈吐举止间显得是那么成熟,懂礼有学问,中规中矩,所有这些都与他实际年龄很不相匹配。从始至终都陪着我们进行初检,复检,社会调查和政审。

雷班长真名叫雷满军,河北晋州人,七二年十一月入伍,分在二大队(人民大会堂)四中队八分队。到湘潭接兵时已入伍有五个年头了,别看一毛头小子,可是一位经过培养煅练多年的老兵。

我二十岁才当兵入伍,他比我只大两岁多,跟他比较起来,那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上,太嫩了,就不是一个层次,一个档次。

听说雷班长最后当了一辈子兵,穿了一辈子军装,俗称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也不一定准确,雷班长就是个先例,从分队长,区队长,中队长,大队长开始,一步一个脚印,一年一个新台阶,直至零三年,官至司令部副参谋长副师职离退休,現定居北京。

他是我的表率,也是我的楷模。认识这样的班长,使我感到无比骄傲和自豪。

当接兵班长雷满军把我们交到新兵连时,他的任务就算全部完成,从此再也没有与他相见,一别几十年,现在就是迎面相见也不会相认,很是想念,终成一生的憾事。

迎接我们的是新兵排长钟国臣,(辽宁人,可惜英年早逝,在一八年,六十多一点就登西了),把我分到了新兵班长夏宝明手上,在新兵连的三个月时间内,从此与夏班长一起吃住,一起磨爬滚打,每天睁开眼睛见到的就是夏班长,他是江苏南通海安市人,五七年出生,比我年长一岁,七六年入伍,虽然只比我大一岁,却行使着父母亲代管的义务,从缝扣子,衣服开始,系鞋带,洗刷被单,叠被铺床,吃饭穿衣,扫地抹灰,事无巨细,样样要管,社会上的一些不良习惯和恶习都在这里得到彻底的改变和改造。

尤其是在军事训练方面,从稍息,立正开始,稍息时,脚要向左前方伸出去二十厘米,立正两脚尖打开成六十度,抬头,挺胸,收腹,两眼平枧,嘴要闭,两肩要平,两手自然垂直,五指并拢,中指紧贴两胯外侧裤缝中线。

踢正步从一步一动分解式开始,上身要保持正直,两眼平视,闭嘴收颚,一手平抬在胸前,离胸口十厘米,五指尖弯曲,手掌朝内,手臂成水平状态,另一手向后摆动,成七十五度夹角,手指弯曲,大母指紧贴食指,两手交替前后摆动。

踢正步同样要抬头,挺胸,收腹,一脚向前绷直踢出,脚掌与地面保持十五厘米,从胯骨以下到脚尖要保持一条直线,另一只脚站立原地,不能弯曲,脚掌用力抓稳地面。

最难受的就是这分解式,训练一天下来,腰酸腿疼,全身象散了架,四肢无力,有时会当场腿抽筋,痛得眼泪双流,钻心的痛,只能马上座下,两手用力握住自己的双脚尖朝后攀,两腿平地要用力伸直,保持此姿势不变几分钟或十几分钟,自然好转,继续训练。

发现动作不到位的,动作差的,开小差的,夏宝明班长会耐心地,手把手一遍一遍地教你,有时也会罚你站墙根,蹲马步,人家都休息,让你围着操场跑步,说实在的,真还不如去训练。

就是要通过这三个月的军事训练,达到提高军事动作的一体化,标准化,内务整洁化,生活作风军事化,改掉社会上的一些不良习惯,叫你就要答到,叫你站立,就不能座下,一切行动听指挥,养成良好的生活和作息习惯,逐步培养成为一名合格的军人。

这时新兵班长夏宝明的任务也总算完成了,目的达到了。新兵连开一个总结大会,给每位新兵发放领章,帽徽,这时新兵才算真正成为了一名军人。会后举行文艺大联欢,什么湖北黄梅戏,东北二人转,湖南花古戏,晋剧川剧,天津快书,山东快书,唢呐,笛子,二胡,一齐上阵,管你好歹,想唱就唱,只要大家开心就好。把这三个月军训中所发生的不愉快事件和艰难困苦一扫而光,迎接等待着明天新的任务,准备踏上新的征程。

来到了我们日思夜想的中南海,下到一大队四中队一分队后,迎接我们的是七三年老兵朱元孝分队长,他比新兵班长夏宝明资格还老,他有一米八高,山东泰安人,有着山东大汉的体魄,但不臃肿,干练的身躯,匀称的四肢,显得是那么得体,精明,所有的军事训练,军体,拳术都是顶呱呱的,用一句谒后语,那叫满姑娘咳嗽无淡(谈)。

他原本是在二分队,七七年调任一分队副,七八年任分队长,我与他相处了整整一年时间,在这三百六十五个日日夜夜里,是他带领我们出操训练,是他教我们新兵怎样站岗放哨,怎样接人待物,生活上的缝补浆纱,扞皮包饺子,热了叫你脱衣,冷了叫你添衣服,什么时候该晒被子,感冒了,受伤了,他会很负责地把你送到医院,虽然他是五五年六月出生的,只比我大了两岁多,可兵龄比我早了五年,就象一个大哥哥一样关心着每一个新兵,我们分队总共有六个新兵,有张广军,任涣勃,周宏伟,张克生,已故的刘俊库,郝贵龙,分队长都要面面俱到,今天找这个谈心,明天找那个做工作,他虽然是一个班长,却是我们朝夕相处的好战友,也是我们必须面对的顶头上司,外出休假要他批准,就连上厕所也必须向他报告,事无巨细,吃喝拉撒全都归他管。

七八年底,部队转业了一批七三年以上服役的老兵,朱元孝分队长转业到了长庆油田,八二年调中原油田行政管理处上班,石油系统工作一辈子,直至二零一四年退休。这正是:

青年从军老不回,

投身国防永不悔,

石油战线一辈子,

终将此生献社会。

送走了老兵,新兵就成了老兵,新老交替,历史的轮回,朱元孝分队长转业了,理所当然的副分队长朱礼成就升任分队长,单力提升任副分队长。

朱礼成分队长是四川岳池县人,七六年入伍,个子不是很高,大概一米六八的样子,但四肢很发达,尤其是手臂的力量,比常人要多几分力气,做起军体和拳术来,要比别人协调有力,特别是长拳及八挂拳,打得是密不透风,几个人都别想靠近他,就象汽车一样,底盘低有优势。我还跟朱礼成分队长学习了一套猴拳,曾经部队组织部份分队干部培训,请来了地方上的一些武师,专门传授各种拳术,刀,枪,剑,棍,朱礼成分队长学习了全套技能,他是唯一的一位全能分队长,在拳术,队列,军体方面都是数一数二。可惜在埋没了人才,因为都是万里挑一,要是放在任何一个部队都可能提干了,没有遇到一位好伯乐,再好的本事没有一个好平台,没有人赏识你也枉然。

他还有一个外号叫拚命三郎,清楚记得,朱礼成分队长为了练好双杠其中某个动作,把手臂都摔断了,为了工作,为了训练是可以不要命的人。就因为他有这种不服输,爰钻研,善社交的精神,复员后在社会上也混得风生水起,傲立群雄,一生虽然也有跌宕起伏,但还是一个万人瞩目的成功人士。这正是:

藏龙卧虎警卫团,

建功立业数川郎。

万里挑一独枝秀,

光宗耀祖创辉煌。

在所有班长里,要数第五位单力分队长,与我相处时间最长,而且经历过大裁军的整编合并,从四中队到二中队始终在一起,他是吉林省,怀德县,公主领镇人,他有一绝活,拉得一手好二胡,在所有演出中,在他当兵的几年中,都有他参加,经常代表,去到其他部队和地方上慰问演出,我在新兵连的时候,就曾经听过他那万马奔腾的"赛马"曲,和特别伤感的"二泉映月",那真是百听不厌,他那拉二胡的神态如痴如醉,听"赛马"可以使你群情激愤,赏“二泉映月"听得让你伤心断肠,凄惨荒凉,由不得潸然泪下。

他个子不是很高,没有传说中的东北大汉形象,一米六多一点,倒象南方人的特点,五短三粗,别看他体不大,个不高,但在所有军事方面毫不逊色。

他有一半时间是在大队部和警卫团部练习二胡,为每年的春节,端午节,五一,七一,八一,十一,中秋节演出而练习作准备。在分队就象走亲戚串门。

在四中队时他是分队副,合并到一大队二中队四分队时他已升任分队长,向细良任分队副,其实是向细良基本上管理着分队,由于单力是城镇户口,当了四年兵后,家里崔促赶紧回家安排工作,直至一八年从市总工会主席位置退休,与乐器五线谱打了一辈子交道,玩了一辈子二胡,只要拨尖,玩也可以玩出大名堂。他是五八年一月出生,比我大两个月,七七年当兵,比我早一年,无论从年龄,兵龄都是我当之无愧的大哥。

单力复员后,向细良当之无愧的成为了分队长,区队长王树华找我谈话,决定任命我为三分队长,可等到宣布时,我却成为了向细良的帮手,任四分队副,与分队长的配合相当合作顺利,分队的工作和军事技能,在中队都是名列前茅,我们是同一年入伍,又是湖南老乡,他是湖南岳阳市汩罗人,诗人屈原是他邻居,我们有很多共同语言,他家有十姊妹兄弟,他是老满,我家有八姊妹兄弟,也是老满,所以趣味相同,都有苦难的童年,懵然无知的少年和情犊初开的青年,可以说我们无话不说,一起畅谈理想,一起畅想未来,还曾经在一起做过一些违规但不违法的事,象我和向细良,二分队长廖泽义,十分队长李政建一起,找到二院薄一波的卫士长,要求首长合影留念,首长同意并亲切接见了我们四人,一一握手并合影留念。

至今都成为我们之间离不开的话题和共同美好的回忆。虽然只隔百十来公里,自从部队分别后就再也没有联系过,好在今天的信息非常发达,让我们彼此建立了微信,随时可以打电话和视频聊天,相聚只是时间的问题,不久的将来一定能够在一起共叙衷肠,畅享生活,规划怎样渡过这晚秋的夕阳红。


前文回

曾经军旅:第1-3章#第4-6章#第7-9章#第10-12章#第13-15章#第16-18章#第19-21章#第22章.防骗绝招#第23章.我的青少年时期#:第24章.自卫还击#第25章. 修堤和田园化#第26章  我的父亲¥第27章.我的母亲#第28章.北京印象#第29章.陈子龙传奇 #第30章. 知青#第31章.我的大嫂#第32章. 我的大哥#第33章. 我的战友任涣勃#第34章. 奋斗历程#第35章. 群主无价#【军旅纪实】刘自强(湖南湘潭)||第36章.  副队长甄德贤

作者简介

刘自強,南省湘潭市人,五八年出生,七八年四月入伍,服役,八三四一部队,地点北京中南海,八二年十二月退伍,高中文化。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