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岁寒说三友之竹

 碎玉h43ve28g9l 2020-07-09

岁寒说三友之竹
我国著名画家李苦禅在画竹的同时写诗赞竹道:“未出土时便有节,及凌云处尚虚心。”
在我国源远流长的文化史上,松、竹、梅被誉为" 岁寒三友" ,而梅、兰、竹菊被称为" 四君子" ,竹子均并列其中,可见竹子在我国人民心中占有重要地位,这是因为竹,心虚、节坚、常青、傲寒……
竹虽然没有杨柳那样婀娜多姿,没有桃李那样绚丽多彩,但它饱经风霜,立茫茫原野之上,扎辽阔大地之中,无论是百花盛开的暖春,还是秋风瑟瑟的深秋,无论是烈日炎炎的酷暑,还是雪花飘落的寒冬,它总是傲然伫立,碧绿常青,生机勃勃。其秆挺拔秀丽丶其叶潇洒多姿、形千奇百态;它四季常青,姿态优美,独具韵味,情趣盎然。当人们有闲情逸致漫步于青青翠竹之下时,一种无限舒适和遐意便会油然而生,难怪苏东坡说"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
竹子虽无牡丹之富丽,亦无松柏之伟岸,更无桃李之娇艳,但它虚心文雅的特征,高风亮节的品格为人们所称颂。它坦诚无私,朴实无华,不苛求环境,不玄耀自己,默默无闻地把绿荫奉献给大地。竹有节骨而志坚,因中空而虚其心。虽经狂风摧而宁折不弯,历尽雪霜压而青翠依然。故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曾作诗赞:”雪压竹枝低,虽低不着泥。明朝红日出,依旧与云齐。”
由于竹的喻志有节,多受名人隐士所爱。" 竹林七贤" 就是代表, 他们放旷不羁,常于竹林下,酣歌纵酒。从《诗·卫风淇奥》曰:“瞻彼淇奥,绿竹猗猗”,到郑板桥诗:“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难还坚挺,任尔东南西北风”,再看方志敏改诗:“雪压竹头低,低下欲沾泥。一轮红日升,依旧与天齐。”说明竹是一种文化,更是一种精神!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