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速写文明的嬗变 点亮大同的火种

 白莲经农舍 2020-07-09

《礼记.礼运》里讲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以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这是古人对“大同社会”这一文明社会的描述及向往。文明社会,是指表现出较高发展阶段的社会状态,是在国家管理下创造出的物质的、精神的和制度方面的发明创造的总和。文明社会离不开高度发展的政治与文化,前者是其重要依托,后者为其主要表象,下面就从政治和文化等方面简要谈谈我国文明的嬗变。

(一)文明的起点

中华文明起源于好几千年以前的原始社会,《山海经》等上古神话以及三皇五帝的传说当可视为中华传统文化的滥觞。彼时原始部落之间的成员关系,部落首领与成员之间的关系,部落与部落之间的关系,甚至包括人与自然的关系等,每种关系总和的约定俗成后的规则表达,这应该就是最初的文明,只不过可能是一种比较原始的、初级的、本能的文明初阶而已,这是道家最为念想的远古时代;也有人说,文字应该是文明的肇始,想想也是,自仓颉造字“惊天地、泣鬼神”以降,有文字聚成文章,有文章上形文化,有文化乃可教化,有教化始得文明,这道理自然也说得通,否则儒家学说又怎会于后世一以贯之呢;但我不这么想,我想我国的文明“起源”于中国人对文字的一种敬仰,只有心怀对文字的敬仰,经验才得以书写,知识才得以传承,技能才得以教授,教化才得以普及,规则才得以总结,文明才得以最终呈现。余秋雨先生在《中国文脉》里谈到农夫路见有写过字的纸必尊敬捡起而入炉焚之,渔民出海每带字纸压舱底方敢出行,此等关于“敬惜字纸’之事,我想这应该才是文明的起点吧!

(二)文明的呐喊

自禅让废退,大禹传启后,中国就此进入“家天下”的模式。夏朝信天命、商朝敬鬼神、周朝重人事,由此“命、神、礼”构成当时文化常态,并以此形成古代社会文明。而周王室日渐式微,周天子虽贵为“天下共主”,然“天下大乱”“礼崩乐坏”已是既成事实。春秋有三传,其实无义战;三家齐分晋,战国更凶残。各诸侯逐鹿中原,争相问鼎,流血千里,血流漂杵。野蛮分裂的社会状态,急需有人发出文明的呐喊。诸子百家由此纷纷登上历史舞台,竞相争鸣,并共同筑就了中华文明的精神高峰,就如易中天先生说的“中国人(华人)的文化性格或心理,十有六七是孔子和儒家塑造的,另外三到四成则来自道家、法家、墨家,还有其他民族”。时代寻医问药,众家献计献策。儒家着眼于掌权人,墨家着眼于天下人,道家着眼于每个人,法家着眼于朕一人。孔子主张“亲亲之爱”,认为“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而墨子主张“兼相爱”、“别相恶”,认为“生于无政长”,因此得“尚同”;杨朱说,咱不拔一毛乎,而孟子云,吾取义成仁也;道家讲“无为”,寻求虚、静、淡,而法家重事君,追求势、术、法,由此种种,不一而足,纸短言长,难以尽述。有如易中天先生所说:“墨家关注社会,留下了社会理想,这就是平等、互利、博爱;道家关注人生,留下了人生追求,这就是真实、自由、宽容;法家关注国家,留下了治国理念,这就是公开、公平、公正;儒家关注文化,留下了核心价值,这就是仁爱、正义、自强。或者说墨家留下了建设家园的美好理想,道家留下了指导人生的智慧结晶,法家留下了应对变革的思想资源,儒家留下了凝聚民心的价值体系。”不同的呐喊发出了震耳欲聋的响声,这声音穿越历史而来,直达天际,又直击人心,朝野上下因此凝聚,新的社会形态由此出现,中国从此进入了长达几千年的“大一统”模式。

此外,还有爱国诗人屈原在不断“天问”无果自我投江后,除了给中国人一个历史的记忆和现实的祭奠外,更重要的是给中华文明强化了爱国的内涵,虽然说现代人理解错了诗人的“国”(指楚国),让“楚国的三闾大夫”爱上了现代意义上的“国”,但这又有什么关系呢,精神一致不是吗?

                                         (三)文明的庇护   

其实一切理念之争的背后,归根到底是利益之争。诸子百家的争鸣,最终由习惯往后看的不同于道、墨、儒家,而强调与时俱进、承统前三家的法家最后惨烈问政。秦国历经几代君主的励精图治,在“极心无二虑,尽公不顾私”的商鞅的夯基下,在信奉“老鼠哲学”的李斯的操持下,在韩非子学说拥趸者秦王嬴政的“横扫六合,并吞八荒”下,最终建立了强大的多民族融合的中央集权制度。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中华文明得以传承,是在法家及秦始皇的庇护下乃得以完成。虽说其“燔诗书而明法令”,做出“焚书坑儒”的惊人之举,是对中华文化的戕害,但不可否认的是其颁布的“书同文、车同轨、量同衡、行同伦”的政策,是中国历史进程中的一次伟大改革运动,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一个里程碑。“书同文”即统一文字,确立官方语言标准,为秦朝领先于当时世界上社会体制而做出了不朽功勋,正因为如此我国文明才得以绵延至今,而不至于湮灭。历观世界其它古文明,为何最终“毕竟雨打风吹去”,“因为那些文明的割裂、分散、小化,都与文字语言的不统一有关”(余秋雨语)。“秦为天子,二世而亡”,徒叹奈何,个中原因,难以细述,但"百代都行秦政法"(不过得补充一句易中天先生的话,法家的“法”为“非法之法’,是统治阶级与人民群众之间的“不平等条约”),由此奠定中国2000余年政治制度基本格局,中华文明也得以生生不息,绵延不绝。

     (四)文明的震荡  

西汉以来,魏晋之后,佛教传入并大举盛行,加之陆上丝绸之路的开辟,北朝民歌的吟唱等,使中原文明得以跳出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的囿限,极力往西北突进并得以和欧洲等地文明相融合,最终使得历朝历代朝野上下同受感化,由彼时文明的有益补充,最终发展为多元统一的中华文明,并使唐宋王朝达到封建盛世文明的巅峰。但至明清时代,外行“闭关锁国”,内构“文化恐怖”,竟致我国文化几沦为凋敝之地步。君不见,欧洲大陆几次重要的工业革命,彼时在我“天朝”眼中皆视为“奇技淫巧”,资产阶级文明刚欲萌芽,却即遭扼杀;君不见,“强弩之末”的王朝为加强统治,大搞特务机关,大兴“文字狱’,“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除市井坊间小说盛行外,士人们不敢乱翻书,乃重回故纸堆,埋头深研音韵训诂,至此我国文明裹足不前。

从主流文化上来看,封建集权制度下,文化必须依附于政治,这是不争的事实,但政治凸显的“历史周期律”,却使得我国文明高低起伏、震荡不已,却未能有更高建树,甚而差点衰亡。两千多年来,从政治层面看,中国“大一统”的政治格局大体确立后,其他朝代虽有“王安石变法”“一条鞭法”等封建集团内部的改革,以及诸如“大泽乡起义”太平天国”等众多农民起义,但无非是换汤不换药,只是对整个封建体制的修修补补,并未动其根本,封建王朝这架马车仍是不断震荡前行,直至民主革命吹响胜利的号角;从文化层面看,政治未变,文化难改。自儒生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理论为封建统治阶级御用,进而成为“帝王之术”后,儒家也就堂而皇之地走入君王的朝堂,进而成了所谓的“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虽然儒家理论不断沿革,从孔孟学说的“三纲五常”等、程朱理学的“存天理,灭人欲”等、以至王阳明的“致良知”等,在不断被打扮,不断被逼仄,不断地震荡的情况下,最终还是不敌西风东渐,不敌“十月革命,一声炮响”。不过不可否认的是范仲淹、苏轼、文天祥、史可法、林则徐等士大夫“心忧天下”的家国情怀却在历史的天空中不断闪现,以儒家思想“仁爱、正义、自强”等为主的核心价值文化不断地在士大夫,乃至“引车卖浆者流”的身上不断流淌。

         (五)文明的重构

近代以来,由于封建思想的日渐落后,综合国力的日渐衰竭,“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换来的当然是“华人与狗不得入内”“落后就要挨打”。这百年来,中国的仁人志士不断寻求救国方案,而我国文明却因儒家文化的失势,殖民主义的侵蚀,德赛先生的召唤等而显得迷惘泛化和无所适从,中华文明迫切需要重新得到建构。

虽有孙中山先生《建国方略》的宏伟蓝图的提出,奈何军阀混战,列强环伺,外敌入侵,内乱不已,中华文明几欲断裂,重构任务无法实现。“东方红,太阳升”,在毛主席的领导下,中国人民最终选择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而且是有中国特色的,重构文明的历史重担终于交到了中国共产党的肩上。在此期间虽然也走过了不少的弯路,但没有路会是白走的,拨乱反正、自我纠错不也是政治智慧的高度体现,不也是一个政党强大生命力的表现吗?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都对重构文明作出了重要指导,社会主义文明的五个文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社会文明及生态文明)的重要表述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诚信、敬业、友善)的大力倡导,难道不是对我国文明的具体阐述吗?

由古巴比伦、古埃及、古印度、古希腊、中国并称的五大文明古国,前四个确实都已作古,只有我泱泱中华古国历经磨难而至今屹立不倒,整个文明历程虽有损伤,但未曾断裂,并得以清楚地保留。整个中华文明延续至今,“路漫漫其修远兮”,新时代有新文明,新文明有新内涵,随着社会主义文明价值体系的构建,“吾将上下而求索”,秉点亮的文明火种走向世界的“大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