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常璩与《华阳国志》

 东方欲晓10 2020-07-09

到崇州,《华阳国志》馆不得不去,那是蜀地最著名的地方史,是研究蜀地的重要文献,当然《华阳国志》及其作者不得不说。

常璩大约是生于公元291年,在公元361年去世,字道将,郡江原人,就是今天四川崇州市人。《华阳国志》是常璩的得意之作,是中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一部地方志,分为《巴志》,《汉中志》,《蜀志》,《南中志》,《公孙述》、《刘二牧志》,《刘先主志》,《刘后主志》,《大同志》,《李特、李雄、李期、李寿、李势志》,《先贤士女总赞》,《后贤志》,《序志并士女目录》等,全书共12卷,约11万字。记录了从远古到东晋永和三年巴蜀史事,记录了这些地方的出产和历史人物。《华阳国志》赞誉了中国西南地区文化悠远,记载描述了诸多中国西南的历史人物,以此抗衡中原、扬越,反抗东晋士族对蜀人的轻藐。因为资料新颖可靠,叙述有条理,文词典雅、庄严,符合古代士流的爱好,所以能够流行,成为千百年来地方志著作的取作准则,一部影响深远的史学巨著。它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一部地方志,是一部名闻中外、影响深远的史学巨著,是研究我国西南地区山川、历史、人物、民俗的重要史料。

常氏为江原(现崇州)望族,最早发源于河南境内,相传常氏为黄帝臣常先之后。史载西周武王胞弟卫康叔之孙食邑于常(今山东省滕州市),即以邑为氏。另有一支常氏为吴国王族之后,春秋之时,吴国公之后封于常(今江苏省常州市),其后人以常为氏。吴国被灭后,其子孙迁徙各地。越国有大夫常寿过,西汉有右将军、长罗侯常惠。汉代,常氏一支迁入江原,并逐渐发展为当地大姓,据《水经注》:“文井江又东,迳江原县。县滨文井江。江上有常氏堤,跨四十里。”可见此地为常姓集聚之地。汉魏以来,蜀中常姓出仕者不绝于书,并以治经史而著称于世。东汉时期有侍中、长水校尉常洽、侍御史常诩,三国时期有常勖,曾任光禄郎中、主事,尚书左选郎,除郫令,专治《毛诗》《尚书》。

江原常氏为为蜀中大族,族人大多研究学艺、擅文文辞、喜爱撰写文章。两晋时期有常宽,字泰恭,举秀才,任侍御史,除繁县令,晋元帝时拜武平(今越南北部)太守,后卒于交州(今越南河内)。常宽以明经著称,专治五经、史、汉,曾著《蜀后志》《后贤传》《梁益篇》等。其弟常骞,曾任魏郡太守、湘东太守、新都内史,专攻《诗经》。公元301年(西晋永宁元年),李特在蜀地率流民起义。当地士族纷纷举家迁往他乡。常氏以常宽为首,跟随杜弢等人迁徙到荆湘一带。

常璩,字道将,秉承家学渊源,常璩当时年幼,家境贫困,没能迁徙,改为依附青城人范长生。李特死后,其子李雄继续率领农民起义军。公元304年(西晋永兴元年),李雄建立成汉政权,常璩一族受到李雄的安定抚慰。在氐族人李氏建立的大成政权曾任散骑常侍,掌著作。编著《梁益宁三州地志》和《蜀汉书》。公元333年(成汉玉衡二十三年),李雄派遣李寿夺取宁州,招还流民。常宽等人也回归蜀地。此时常璩已四十岁,刚回归蜀地的族人都来依附他。李期、李寿在位时,常璩为史官,最先他交好北方的黄河流域。李势即位后,常璩升任散骑常侍,因成汉动乱而忿怨。一直信服巴西龚壮言论,向往东晋。

东晋元和二年(346年)桓温伐蜀,常璩也劝李势降晋,随后成汉政权灭亡,归于东晋,常璩迁徙东晋首都建康,任为参军。他撰写《蜀平记》《蜀汉伪官故事》《华阳国志》。《华阳国志》成书于东晋穆帝永和四年之后,史称《华阳国志》是常璩的抒愤之作,因到江左以后,常璩并未受到重用,心情比较忧郁,故史载“江左重中原故族,轻蜀人,璩时已老,常怀亢愤,遂不复仕进,裒削旧作,改写成为《华阳国志》,其立旨在於夸诩巴蜀文化的悠远。”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常璩在《华阳国志》的序志中说:“夫书契有五善:达道义,章法戒,通古今,表功勋,而后旌贤能。”说明了志书的价值和作用,对中国方志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梁启超称其为“方志之祖”,学者朱士嘉认为它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方志,学者张舜徽也称之为“方志之祖”。历史学家任乃强先生说:“其一书而兼备各类,上下古今,纵横边腹,综名物,揆道度,存治要,彰法戒,极人事之变化,穷天地之所有,汇为一帙,使人览而知其方隅之全貌者,实自常璩此书创始。此其于地方史中开创造之局,亦如正史之有《史记》者一。……我国两千年来,地方史志不下万种,无非流行一时,旋成覆瓿。惟璩此书,虽仅方隅之事而能流行全国,迄今研究封建社会史者犹必重之。此其在历史发展阶段中,代表性强,足以抗衡正史者三。” 《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历史》谓“该书是后世地方志的创始”,《华阳国志》开创了把历史、地理、人物三方面内容结合记述的新体裁,对后世地方志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此书体例完备,资料丰富,考证翔实,受到历代的重视。范晔著《后汉书》,裴松之注《三国志》,曾大量采用其文,崔鴻著《十六国春秋》、郦道元《水经注》、刘昭注《后汉志》,都吸收和采用了《华阳国志》,因此《华阳国志》在我国地方志的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是我国现今最早以志为名、保存最为完整的一部志书,成为今天我们研究古代西南地区历史、文化、民族和地情极有价值的一部著作,被中外史学界称作“中国地方志初祖”,誉为“中国古代文化遗产的精华之一”。

常璩的作品还有《蜀记》、《巴汉记》、《南中志》、《蜀李书》、《益部士女总赞》等,这些为写《华阳国志》奠定了基础。李雄时期,常璩撰写《蜀纪》。此篇初名《蜀记》,曾单行。后来改为《华阳国志》之一篇,称为《蜀志》。《巴汉记》,到李寿时流传于北方。永和中,收入《华阳国志》,始分为《巴志》与《汉中志》二卷。李寿取宁州后,常璩纂述《南中志》。《南中志》成书较晚,取材于杨终《哀牢传》,谯周《南中异物志》,魏完《南中志》等书,另外还大量记述北还流民的传说。后来收入《华阳国志》时,全用《南中志》旧文,未有增改。汉兴初,常璩取《汉纪》所载公孙述事,像陈寿书一样,将内容分为《纪》、《传》两部分,称为《蜀汉书》,正文共九卷,合《自序》共有十卷。因为李势将该书送给石虎,已删除常氏《自序》,改称《蜀李书》,所以北方的文士最先传抄。又名《汉之书》、《汉志书》等,后来改写为《华阳国志》一部分。成汉时,常璩撰有《益部士女总赞》一篇。常璩入晋后,将其收入《华阳国志》,并在各个人物下添加小传,改写为为《先贤》、《后贤》两篇。

《华阳国志》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地方志,它不仅记载有从远古至东晋穆帝永和三年(公元347),今西南以及陕甘鄂部分地区古代史地、人物的丰富内容,而且在书中弘扬起了“大一统”、“民本”、“旌昭仁贤”等旗帜,这源于常璩高远深邃的史识。常璩不仅在书中高扬“大一统”思想,而且还身体力行,为促使国家统一作出了实际贡献,又在门第森严之际,倡扬“以民为本”,呼吁“选贤任能”,这些无疑超越了时代的拘囿。

刘琳在《华阳国志校注·前言》里指出:“从内容来说,是历史、地理、人物三结合;从体裁来说,是地理志、编年史、人物传三结合。”常璩将历史、地理、政治、人物、民族、经济、人文等综合在一部书中,这点无论是从体例上还是内容上,都具备了方志的性质,但又明显区别于传统方志只偏重于记载某一地区的特点,这种区别,正是常璩之《华阳国志》在中国方志史上的一个伟大创举,也是《华阳国志》千百年来能挺拔于方志之林并成为方志之鼻祖的主要原因之一。

对这个史学家的崇拜,无疑是至高无上的,因为他开辟了中国地方志的先河。现在四川乃至西南的许多史学文献均引用他的《华阳国志》,这对于蜀地历来远离中央政权统治的中心、远离中央政府史学家的记录无疑起到了很好的补充作用。在史学方面,他完全可以与汉朝蜀地的扬雄媲美。就是我现在写的许多文章中,也经常引用常璩《华阳国志》的记载。

          2015721日于崇州常璩与《华阳国志》常璩与《华阳国志》
 常璩(网络照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